文化立身_本报文化:报纸评论版的立身之本

  【摘要】“本报文化”是指一家报纸(报社)在长期的办报过程中形成的办报思想(理念),报纸定位,资源优势,以及从业人员自觉遵守的价值标准和操作规则。而报纸的风格必然是“本报文化”的具体体现。本文对《人民日报》2011年1-10月的“观点”版进行梳理,从立身“本报文化”的角度做一些分析。   【关键词】“本报文化” 评论 《人民日报》 “观点”版      创刊于2010年的《人民日报》“观点”版,经过今年初的改版,如今影响力大增,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国内外媒体的关注。笔者作为“观点”版的读者,作为新闻评论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对今年1―10月“观点”版的内容进行了一些梳理,试从立身“本报文化”的角度做一些分析。   从“文化”到“本报文化”   众所周知,“文化”的概念十分宽泛,一般而言,是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精神层面讲,是“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概括点说,也就是“人们形成的共同的认识,理念和思想,遵循的一定的规则,规范和秩序。”   由“文化”的概念派生,“本报文化”是指一家报纸(报社)在长期的办报过程中形成的办报思想(理念),报纸定位,资源优势,以及从业人员自觉遵守的价值标准和操作规则。而报纸的风格必然是“本报文化”的具体体现,报纸的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作品则不仅体现其个人风格,更是“本报文化”的鲜明体现。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的第一、世界前十的大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所拥有的政治资源是任何一家地方报纸无法企及的。这就决定了她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有恢弘的气度和更广大的包容性。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民日报人的建构,“人民日报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报社上下左右道道环节共同遵循的无形的规则。这从报纸的字里行间,从他们和读者的书信来往,从他们个人的博文中,都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概括起来说,“人民日报文化”体现在报纸上,给读者的印象就是庄重大气却不空泛;平和沉稳却不平庸,与时俱进却不激进;细致严谨却不拘泥。而报纸的这一风格,正是几代人民日报人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的具体体现。   2010年创刊的“观点”版就很好地体现了《人民日报》的“本报文化”。尤其是今年改版后的“观点”版,对“人民日报文化”的体现更加鲜明。   全新头条“本报评论部”   说到今年的“观点”版,最大的亮点就是推出的以“本报评论部”署名的头条评论。   《人民日报》的理论评论优势也是“人民日报文化”的内涵之一。这一优势,不仅表现在其理论评论文章影响力的广泛深远上,而且表现在社内深厚的“群众基础”上。《人民日报》的评论人才可谓高手云集,不仅评论部聚集了新老几代评论高手,而且从中走出数位副总编,范荣康、于宁、米博华这些国内评论界的大腕,都是从评论员到评论部副主任、主任到副总编的,从解放日报党委书记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的周瑞金,更是“皇甫平”的主力和领队,现任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及其手下一批男女干将,个个都在评论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评论部之外的其他编采部门还有一批高手经常活跃在《人民日报》及其它各大报上。在如此深厚的基础上推出的“观点”版和“本报评论部”文章,叫响国内外,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本报评论部”这个署名甫一出现,就让人眼睛为之一亮,这个署名不仅体现了《人民日报》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颇有新意,而且颇有深意。在今年第一期《新年致读者》中,“观点”编者开宗明义,声明“本报评论部”文章是署名评论,也就是说,它不同于社论、编辑部文章和“本报评论员”文章等不署名的评论。“本报评论部”和“本报评论员”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回旋余地却大多了,也可以写得更有个性。正因为有了这个回旋的空间,我们看到,该栏的评论不仅新意迭出,甚至高潮迭起。它围绕着领导干部思想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读者普遍关注的热点新闻事件,一个主题发表四五篇评论,从不同的角度正本清源,廓清思想迷雾,观点独到,论述深刻,陈言务去,生动犀利。它比一般的评论员文章生动,又比很多时评深刻独到,是《人民日报》思想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   今年1-10月,“观点”版共发表的34篇“本报评论部”的署名评论。像《树立公信从学会倾听做起》、(2月10日)、《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4月28日)、《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5月26日)、《警惕政府“无形资产”流失》(6月9日)《“消极腐败”是政党致命伤》(8月4日)、《走出“选择性治理”误区》(10月27日)等等,其观点的振聋发聩,言人所未敢言;其论证的无懈可击,让人击节三叹。   两个平台发言,实现多向度沟通   《人民日报》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各级党员干部,正因为如此,编辑的视角也就自然要集中在他们身上。但是,《人民日报》从根本上说还是“人民”的报纸,因为执政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宗旨。而要做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深入实际,想人民之所想,知人民之所愿。立身《人民日报》“本报文化”的“观点”版,必然要体现执政党的宗旨意识,为党员干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即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供交流的平台。同时,这也有利于充分发挥“本报文化”中的资源优势。于是,我们在《新年致读者》中看到编者的意图“观点版将始终力求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在党心和民心的共鸣中,始终保持《人民日报》评论的锐气、朝气。”而实现这三个“统一起来”的办法就是“突出版面评论性、思想性和权威性,强化群众、干部两个发言平台的作用。”可以说,今年以来的“观点”版始终围绕着这个编辑意图“做文章”,很好地实现了这个编辑意图。在“本报评论部”的头条之外,固定的专栏还有三个,即《谈治论理》、《议言广场》和《风凉画》。三个专栏同样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地诠释了编辑意图。干部和群众通过这三个专栏,在两个发言平台上各展其长,官员和学者在《谈治论理》中虚实相济,来自基层的读者在《议言广场》中给领导干部提供了鲜活的理政参考。官员和学者、干部与群众、干部与干部、群众与群众在同一个版面上多向度沟通,为思想和谐进而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可贵的参照系。   比如7月7日这期《谈治论理》的嘉宾之一是中共嘉善县委书记张明超,作为浙江省权力公开唯一的试点县,张明超在“治理者言”中从4个方面谈了“权力阳光运行”。即“厘权”――厘清县委的权力边界,决不越权;制权――对县委的权力主动约束限制,用制度固化权力;晒权――向群众公开县委有哪些权力,接受群众监督;行权――提高权力的执行力,防止惰政。   这期《谈治论理》的另一位嘉宾是浙江省委党校教授郭亚丁,他在“旁观者言”里,从4个方面指出了“嘉善样本”的核心价值所在。即:让“模糊权力”走向“透明权力”;着眼于监督体系的建设,体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全过程;运用整体观念和系统方法,来提升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整体功效;最大限度地扩大公众参与,主动打开权力体系,以达到交互作用,实现全社会的有效监督。   至于其他两个专栏也各有特色,《风凉画》借热点新闻独出机杼,漫画和讽刺诗文浑然一体,尖锐泼辣、对很多党员干部都不啻为一副开窍的清凉剂。而《议言广场》的短评,作者的广泛性最值得称道,很好地体现了《人民日报》文化内涵中的“全国意识”。这个专栏每期都发表三到四篇各地读者的来稿,有时还转发五六位网友的微博之论,不到2000字的篇幅里,容纳了这么多的读者之声,不仅扩大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权,也是各级领导干部了解民情民心、获取资政信息的权威、理性平台。和同一版面的《谈治论理》等专栏构成了官、民、学同台参政议政的和谐氛围。这样的政治交流恰恰是《人民日报》权威性和平民性统一、政治性和社会性统一、思想性和文化性统一的“本报文化”的最好体现。   立身“本报文化”办好评论版   如今的报界,大报小报、党报都市报,省报市报、专业报行业报都在办评论版,多的一周五六版甚至十几块版,少点的一周也有一版。但是这些评论版办得好的,有特色的并不多见。   对比《人民日报》的“观点”版,很多报纸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那就是立身“本报文化”去办好评论版。平心而论,一般报纸很难有《人民日报》那样的评论编辑和评论队伍。但地方报纸或行业报纸自身的“本报文化”,同样可以支撑各报办出有特色的评论版。培养本地作者,多评论本地新闻,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凸显本报文化特色的途径吗?也许,地方报纸的评论版没有“异质思维”、“沉没的声音”那样轰动全国乃至影响波及世界的评论,但如果能受到当地读者的欢迎,影响当地的舆论也就足够了。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高教司编:《中国文化概论》,北师大出版社,2004   ②高建国:《中国主流报纸的文化生存方式》,古吴轩出版社,2011   ③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④马年华:《新闻评论》,中南大学出版神,2005   ⑤郑兴东、陈仁凤、蔡雯:《报纸编辑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⑥刘鹏飞,《寻找主流舆论和民间舆论的重叠地带》,《新闻战线》2011(7)   (作者:蚌埠日报主任编辑;安徽财经大学兼职教授)   责编:刘冰石

推荐访问:立身 之本 本报 本报文化:报纸评论版的立身之本 本报文化 报纸评论版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