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创新的智力平台】 天府新区创新人才云服务平台

  摘 要:创新是伟大的系统性工程,其智力依托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同于高素质人才,只有拥有创新思维、创新积极性和创新行动力等“创新”要义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结合实际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环节和支撑,更是赋予发展以持续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创新;智力平台;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193-02
  
  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增强,但这一增强更多地建基于“中国制造”,致使发展在可持续性等方面有着很大提升空间。至于如何进一步获得可持续发展,答案显然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讲话中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不管是民族、国家,还是具体的政党,惟有通过创新、发展方可成为永恒。创新的独特之处及其功能,决定了其必须以创新型人才作为智力平台,而创新思维、创新积极性和创新行动力等则是后者的特质,它们都需要在健全的创新体系中与作为主体的人合二为一。
  一
  论及创新型人才时,人们往往联想起形形色色的高素质人才。这看似正常的逻辑,实际上是对“创新型人才”的误读,起码没有敏锐地抓住“创新”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忽视了“高素质”与“创新”二者的区别。
  一般而言,高素质人才是指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并能够将之推行于实践的人,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从来不缺乏人才;倘若以某些“唯文凭论者”的标准(即文凭越高,素质亦就越高)来考量,尤其是伴随着享受高等教育者人数的不断攀升,这样的“人才”显然业已盈余。不过,高素质人才中能有多少可以划归创新型人才之列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之所以如此,归根到底还在于高素质人才缺乏创新的激情或积极性,原有的知识、能力已经能够使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得以在社会立足,甚至获得相对安逸的社会生活,面对要求更高的创新,则在某些程度上显得力有余而心不足,甚至从根本上否定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是高素质人才,这一点是人们的基本共识,因上述内容可见,高素质人才具有的一些基础要素(知识等)也是创新型人才所必具的。但“创新型人才”这一范畴的核心词是“创新”,因此,高素质人才需在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不断有意识地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积极性等。于此不妨尝试着描绘一下创新型人才形成的动态机制,高素质人才的观念、思维、行动力等,只有由适应创新提高至要求创新和能够创新的层次,在激起自身创新积极性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知识的发展更新,使自身拥有创新思维,进而将创新转变为现实的行动力,投身到推进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当然,创新型人才的造就过程及其特性构成,远不止上述内容,但一切皆围绕着“创新”,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自上述对比分析中不难看出,一方面创新是高素质的有机同构,另一方面更是对高素质的超越。故此,创新型人才绝不简单等同于高素质人才,不可轻易抹杀两者的区别,否则,将对社会发展领域一些具体问题的实际操作形成误导,尤其是不能顺利实现人才角色的转变和内涵的提升,乃至影响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也不能绝然割裂两者,人为地在两者间置上无法逾越的鸿沟是有害的,而应在正视二者有机同构性的基础上,重视各种积极因素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作用,尽最大可能创造良好的条件,创设潜移默化的效应,以使高素质人才能够进一步转变、发展为创新型人才。
  二
  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当今国际环境及其发展的总趋势,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认识到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创造、利用条件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中国社会主义人才建设的“特色”之路,也是继续傲立世界发展潮流之尖的切实保障。
  邓小平同志就曾高瞻远瞩,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总结经验,使用人才》等重要文献中,就突出培养、造就新型人才重要性的论述,成为后来进一步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奏。紧跟改革深入的步伐,基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对创新及人才培养的强调,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教育工作会议等重要场合对创新型人才及其培养思路的阐发,等等,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植和利用机制产生了宏观引导作用。不妨这样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随着我国的发展及其转型而凸显的,焦点则是国民素质难以承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负荷,因为虽然政治协调、经济拉动、文化引导等直接影响到可持续发展,但创新型人才则是所有因素背后的深沉智力支撑。这就要求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伟大“创新工程”的核心环节来抓,从整体上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激情,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再从国际范围来看,知识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独立的占主导地位的成分,而以有创新思维、创新积极性和创新行动力等“创新”特征的人才为智力资源依托,也已成为世界各大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坚持。实践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在投入巨资发展教育的基础上,美、日突出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韩国提出“头脑强国”的口号,欧盟及其他新兴经济体也都有各自举措,但不管以何种样式出现,一言概之就是要尽所能,培养更多有志创新、有力创新的人才。人才对于发展的价值早就为世人所意识到,而在崇尚知识和持续发展的今天,创新型人才已经代替广义的人才,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这对我们关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既是重要的启示,更是无形的鞭笞。
  质言之,谁拥有了创新型人才,谁就能有效地抵御发展中的各种风险,谁拥有了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谁就能取得比他人更伟大的发展成就,进而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优先权和竞争的决胜权,并由此兑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面对与发达国家间仍存在的差距,中国更应迎头赶上,依靠构建创新体系及其应用体系,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努力实现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喊在口头上,也不能留于形式上,而必须付诸实际的行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的协调与平衡,要求各个领域建构立体的“网络”,将着力点集中到一处(特指“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且注重过程的具体展开,才能最终形成实效。
  第一,有序、有质、有鹄的地健全国家创新体系,为创新型人才的涌现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必须以全新的视野审视创新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上升到对创新型人才的强烈欲求上来,并在客观上积极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这些条件必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符合人才培养要求和发展规律的新机制,积极推进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完善,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进一步优化人才的配置结构,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等等。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尊重创新型人才的良好氛围,开拓为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相关联的各个环节开“绿灯”(特别是经费、科技转化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渠道,加大某些不相适应的环节改革的力度,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成长的外部环境。
  第二,注重人才教育过程的具体展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所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单个的孤立事件,其中除了相配套的社会环境感化,还应包括主体发挥自身积极性等内容;它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对于具体主体来说则更是终身的过程。具体而言,首先,还是应该在教育(最有感化力的外部环境)这一块做大动作,下大力气去改革、完善,实践已一再表明,“应试教育”是对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扼杀,虽然近几年我们大声疾呼“素质教育”,并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效果并不很明显,某些环节仍存在严重问题,必须展开更深层次的改革,使教育真正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出现的环节。其次,现下比较偏颇的念想,是将高学历看成“护身符”,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踏足,忽视继续探索、发展,如果从长远角度考虑自己和社会的需要,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主体(主要是一些高素质人才)自身只有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充实创新行动力,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才能利己、利人、利国。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形成开放性、国际化、交互影响的人才培养、交流机制,汲取先进知识、理念等,为创新加油和鼓。首先,从国外引进先进成果是必需的,因为当今时代的封闭自锁等于慢性自杀,但须注重引进后的主动消化和吸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消化后的创新,并通过创新求发展,逐渐摆脱长期留给世人的“克隆大国”(或“复制大国”)的不良形象;其次,派出高素质人才出国“求经”,通过在国外的学习、锻炼,达到铸造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近年来,中国在赴美留学人数上远超日本,引起日本相关方面对未来自身创新力的担忧,侧面证明“走出去”战略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当然,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高的,也就对国家创新体系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总之,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下,创新型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创新的智力平台。我们整个民族、国家必须形成尊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用好创新型人才的良好氛围,全社会积极参与创新的智力平台的建设,共同为可持续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黄宝强.创新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顾明远.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质量的多样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9).
  (责任编辑/王丽君)

推荐访问:创新 智力 人才 创新型人才:创新的智力平台 智力激励型创新方法 简述政策激励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