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高校教务管理工作

  摘要:高校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维持高校正常教学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信息化建设、管理队伍等多方面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创新的教务管理模式、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和完善教务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教务管理;管理体系;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058-03
  一、当前高校教务管理的特点
  教务管理是对学校教学各方面综合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与控制,合理协调利用现有的办学资源,以维持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管理工作,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预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教务工作在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整体状况,它与学校工作的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务管理工作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涉及面广泛而又琐碎。
  高校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维持高校正常教学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务管理的特点表现在管理对象多样化、管理内容多面化、管理信息多元化等。教务管理工作具有服务性质,表现在它必须服务于教学工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实质性服务;同时教务工作又具有管理性质,必须根据学校教务管理制度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
  教务管理工作事务琐碎,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能有半点差错。教务管理人员每天面临的工作具体而繁琐,要求其在工作中需要极其细心,准确无误,不允许有丝毫错误。包括根据培养计划下达教学任务通知书、安排课表、学生的成绩管理、教师调课及补课、教室的借用、期末考试安排、重新学习及考试安排和缓考、学生文化素质选修课的选课、体育选项、CET及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审核等等。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虽然事务多,头绪杂,但许多教学管理工作时间性很强,而且在同一时间可能会有不同的工作同时交错进行,必须按学校教务处规定的时间完成。总之,教务管理主要是负责学校教务学籍、教学常规、教学设备等的运行和管理。教务管理力求精细,可操作性强,有较高效率并体现规范意识和服务意识。教务管理的这些特性以及教务管理在学校日常活动中的地位决定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二、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陈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趋向复合化,需要有针对性的人才。目前在管理理念和方法上,部分高校教务管理还存在着滞后现象。高校传统教务管理模式中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的定位,一方面,在管理观念上仍然停留在较为传统的物本管理阶段,较为偏重于财物管理,而不够重视对人才的管理,教务管理实践所必需的现代创新管理理念还比较缺乏。此外,相对于我国现有师资人员的学历结构,教务人员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监督者,部分人员从没有给学生上过课,对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理解不深刻,会陷入教务管理的一些误区。因此对于教务管理人员而言,其工作重点应该放到如何配合教学中来,让教务管理者亲身参与教学实践,加强高校教务管理的针对性。
  (二)教学管理队伍不健全
  首先表现在对教务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管理人员未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缺乏创新精神。在工作中习惯于按指示、文件、经验办事。其次,教务工作繁琐,责任重,导致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大。部分教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备的足够的心理素质从事繁重的教务管理,总会觉得工作不顺心、心烦气躁,因而对教务工作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想方设法调换工作岗位。而且,在高校工作人员中,教务管理人员的岗位津贴、地位待遇相对较低,职务晋升较为困难,极大地影响了部分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表现为在工作中不够安心。这些因素都使得教务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导致教务管理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状态。
  同时,教务管理人员岗位管理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培养、培训、考核教学管理人员的制度还未健全。在工作中管理不规范,职责不明朗,使得有些教务管理工作未能完全落到实处。
  (三)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偏低
  高校的仪器设备、设施、房舍等是高校一笔宝贵的资源财富,然而目前仍有很多学校办公条件较差,电脑老化、配置低,这种办公条件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高校的教务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教务管理的程序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一直是各个高校教务管理的重要目标。高校通过教务管理活动来实现把有效的教学资源合理分配和优化组合,从而充分发挥各资源的作用。从培养计划的制订、教学工作的开展到教学质量的监督,从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到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从对领导决策的领会到贯彻执行,都是通过教务管理这个平台来实现的。因此,教务管理工作的低效率将造成学校的教学出现混乱,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四)教务管理方法滞后
  过去管理方法有行政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目标管理方法等,目前增加了学术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等。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改进,以此来改变教务管理人员工作被动的状态。高校教务管理必须有满足它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包括管理机制、硬件条件、维持的经费、开放的内容、方式以及相配套的保证措施、和谐的环境和有效的管理等。决不能把高校教务管理简单地理解成培养计划的制订、学生选课管理、考试管理以及学生成绩管理仅此而已。在一些高校教务管理方面,对于学生成绩管理、课表管理、教室借用申请、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全部实现了网上操作,已与先进的学校管理模式接轨,提高了办事效率,使教务管理整体上提高了层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案例
  我校依托校园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适合我校情况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和教学秘书系统,主要包括课程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系统管理、选课管理、调课管理、教师管理、学籍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选课管理等方面。
  我校教务管理系统在应用实践中不断完善,目前而言系统功能已能基本满足教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并在正常稳定地运行。例如:排课系统根据学校通过的专业培养计划,由学生所在学院录入每学期的教学计划,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进程,依据课程号自动划分到各开课学院。各开课学院根据划分到自己学院的开课任务落实教学任务,通过排课系统排定课程,最终经过手工微调形成完整的课表。学生即使在校外也可以通过学生信息查询系统查询各门课程的学分及成绩;在网上进行重新学习的报名确认、网上评教、文化素质选修课报名、体育选项报名等等,并可以进行各种数据统计。对于已经毕业或者结业的学生,学校仍然为其保留一年的登录权限,保证在毕 业或结业的一年内能够在网上直接进行重新学习的报名,查询考试安排。教师可通过成绩录入系统,录入各门课程的成绩并进行考试分析;了解下一学期所担任课程的安排;查询本学期所有班级及教师的课表等。各系统之间既能独立操作,又互成因果关系。
  除此之外,教务管理系统还可以解决日常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料的储存和交流,这样既保证了教务管理的有序性和连贯性,降低了教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同时也提高了管理工作的运作效率。高校整合学校软硬件资源,加大教务管理基础性工程的投入,加快研制开发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系统,使教务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各方面的信息,顺利开展工作。
  教务管理系统是针对学校实际的管理方式与工作方法开发的,由于实际的管理方式与工作方法是不断变化的,在工作中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借助教务管理系统与软件,应用现代化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可使教务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现代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现代化教务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使教务管理部门摆脱繁杂、低效率的旧的管理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思路的规范化、现代化,对保证教务管理的高效率、高质量都有重大的意义。
  四、对策
  根据当前教务管理特点和教务管理现状,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探寻教务管理的创新路径:
  (一)稳定教务管理人员队伍
  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重,压力大,工作琐碎,职称晋升困难,得不到学校及院系的重视,这些现实状况使得教务管理队伍不稳定。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职称的晋升上给予相应的倾斜,以此来稳定整个队伍。只有这支管理队伍稳定了,学校的教学工作才能持续、稳定地有序开展。
  (二)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素质
  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是校长领导下教学的参谋部和执行机构。教务工作的好坏,效率的高低,将对全校的教学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务管理是面向教学工作,面向全校师生的服务窗口。要求教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管理知识、较高的政策水平、扎实的业务水平、良好的协调能力,还必须要有一颗爱心,真诚地去为广大师生服务,做他们坚强的后盾,为他们排忧解难。教务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在思想上要以教学为中心,处处为教师着想,在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要有一定的领导和组织能力,要比一般教师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想得深些,做得多些。在文化修养方面要善于接受、学习新知识,让自己的知识面更加广一些。热情、诚恳地对待每一位教师,善于换位思考,办事公平,心胸开阔,更要不断地完善自我,更好地完成工作。
  (三)优化教务管理机制
  教务管理是学校正常运行的关键,主要内容包括:计划管理、学籍管理,档案管理等。科学合理的教务管理机制需要切实可行的教务管理法规作为保障。教务管理系统应该按照每一学期的教学安排表,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在各部门、教师、学生之间进行宣传,使教务工作更严谨规范、高效有序。现代教务管理实践证明,对于经验管理模式、行政管理模式、科学管理模式这三种教务管理模式,单取任何一种都各有欠缺之处。最佳的教务管理模式,不应当是孤立的、封闭的、单一的,而应该是三种模式的有机结合。只有三种模式实现了合理的组合,教务管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加强教务管理信息的传递
  教学管理人员是协调者与沟通者,是学校教务处和学院主管领导、教师及学生之间开展教学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承上启下、沟通信息、协调左右、改善关系的作用。信息迅速、有效的传递将对整个的教务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务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当前的高科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管理教务事务,实行网上无纸化办公。教务管理人员与教务处、相关院系之间用QQ进行信息传递更加直接、有效;用信息员、张贴通知、飞信的方式,适合将信息及时传递到学生;飞信、邮件适合将信息传递给不坐班的教师。在工作中,要高效、快捷地完成各项教务管理事务,就必须在教务管理人员之间、教务管理人员与教师之间、教务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系统,保证信息及时、准确的传播。
  (五)加强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高校教务管理创新并非是教务管理者单方面的行为,它是在学校管理者的倡导和设计下,由学校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的有目的性的行为。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由学校教务管理职能部门牵头,让教务管理人员走出去,去兄弟院校取经,认真借鉴且学习他人的先进管理理论、经验,提高创新管理水平,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功效。同时,要定期组织、召开教学研讨会议,积极进行交流,以开阔视野,制定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取长补短,形成符合自己学校情况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必须不断创新,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高校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目的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着教务管理人员的个人业务素质及管理素质。在工作中,教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优化现有的管理方法,将创新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教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上,更好地完成日常的管理工作。

推荐访问:应对策略 高校 教务管理 高校教务管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主要问题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