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诠释学”之本\体\用] 本体诠释学

  摘 要: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是着眼于中西方哲学的互通与对话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世界哲学之意蕴。本访谈录对于本体诠释学所蕴涵的理路、关系、范畴进行了探讨,对本体诠释学之“本”、“体”、“用”的内涵进行追问与解读。
  关键词:本体诠释学;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本―体―用
  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1)02000108
  成中英先生是世界著名哲学家、著名管理哲学家,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现为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他长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中英先生著作等身,具有深厚的儒学背景,同时深受西方分析哲学的熏陶。致力于中西方文明对话,不仅要具有对话意识、世界整体眼光,更重要的是要具有通向世界哲学之路的智慧。其“本体诠释学”就是着眼于对西方哲学传统和中国哲学传统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要找到东西方哲学的共同起点,也是要找到共同会通点。只有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这两大传统相互提携与融合,才能为未来人类提供坚实的基础与完美的归趋。“本体诠释学”开创了通向这种归趋的哲学视野和思考理路。
  下面是我针对“本体诠释学”有关问题对成中英教授的访谈。
  王治东(以下简称“王”):成先生您好!我今天所提问题都是围绕本体诠释学进行的。我能够接触您的思想与文字也是一种机缘。我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是技术哲学,当时在思考技术文化问题时读了您的关于文化和文明的相关论述。您把文化、文明相关概念辨析得非常清晰,我一下子读出了一种独特的味道。在这种机缘下,深入地读了您本体诠释学,我觉得本体诠释学视角非常开阔、内涵非常丰富。当然,我是着眼于我本身的研究的思考领域和方向考虑问题的。我没有儒学的背景,有些问题思考不一定深入,所提问题也不一定正确,作为后学晚辈说得如不当,还请您原谅。
  成中英(以下简称“成”):不要客气,请讲。
  王:我在读您本体诠释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很重要的关系若隐若现。虽然在您的著作中点到过却从来没有集中谈过,但我认为是贯穿您本体诠释学的一条重要的线,这就是在您的本体诠释学中蕴涵着一个比较深刻的主客体关系。
  成:对。
  王:我觉得您所呈现的这种关系肯定不是笛卡儿式的,而是主体间性的,也就是说,认识与理解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而是主体对主体的对话与体验,在这之中凸显了人与世界的同一性问题。这种理解是否到位?
  成:到位,当然到位。
  主体首先它要成为一个自觉的主体,当然自觉主体是具有特定内涵的,就是要有一种意识。这种意识一方面要认知外部世界,这就是我们所谓生物进化的一部分。认知外部世界构成反思,这种反思是自己的一种反应和一种感受,从而来确定主体。主客体实现一种交换,形成“观”。这种“观”是广义的,通过观察外部事物,认知外部事物,产生一种回思。理解和把握外部事物,激发了主体潜在的情绪和情感。认知实质是价值的根源,对外面的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喜欢还是不喜欢?觉得有趣还是无趣?这种情感也是一种经历,或者接近于海德格尔那种的“忧虑”,都可能在主体中激发起来,因为作为生命体,就会有主客体的交流,这种交流就会寻求统一性。主体之间要产生这样一种认识,而认识目标是生活所需要的,这就导致行为、导致理解。理解是自足主体内心的意义,也是对世界认识的框架。因为有世界才有认识,有认识才会掌握世界,才有人与世界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也是实际行为所需要的。现在,我们只有从原始主客交流的时候产生的那种信念或者直觉来进行原始的统一,原始统一是因为有主体才有客体,抓住这个点才能跳出主客分离的藩篱,抓不住这点就会造成主客分离,客体就很难把握,不受主体限定,变成一种主导。这样开放的物就变成隐藏的物,或者如康德所说的“物自身”,就无法去掌握它,主客在这个交汇的原始点上非常重要。
  在中国哲学里面就不会把这种情况当作一个问题。天下变化可以会通。“会通”这个词,就是主客体之间的会通。主体的感觉反映了客体的现状,客体的现状如实地反映在主体之中。“会通”深入地来讲,在宋明理学中是“理”的理解,理不是客观的理也不是主观的理,它同时存在主客体之中。以朱熹为例,他讲“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一个“到”与“明”,现实世界就清晰地表达出来、澄明出来;“用”里面有万物之统一,万物之体导向我的“用”。这种“用”也导致我对主体的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主客体之间的会通,以及主体对客体的理解,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真实的或者虚假的怀疑主义。真实的怀疑主义如古希腊的皮浪,认为我们无法认识外面的世界。虚假的怀疑主义如笛卡儿的怀疑主义,认为有个魔鬼在操纵我们的世界。在中国的哲学中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因为有个体验,这个体验如“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和诚之者之间形成回应,这个“诚”是一个体验,体验了自身,同时之中也体验了一个对象。对象就是天使我“诚”,我的“诚”又使天道成为天道。这就是一种原始的体验,没有它就无法实现“诚者”和“诚之者”之间�合一�。
  这在本体上要掌握这个“本”,这个“本”在主客体上是一个“本”,在我近期的思想有阐释和体现。我最近开了一门科学哲学的课,从科学讲原始的宇宙开始于基本粒子、量子,是量子的世界。量子世界是不稳定的,慢慢形成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世界,形成万物世界。当然万物还不只是物质的世界,物质的世界还包括生命世界,生命世界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自觉变成心灵的世界。这并没有妨碍心灵本来有生命的基础,生命有物质的基础,物质有量子的基础,这还是一体的,只是表现的体的方式不一样。心灵世界通过认知认识具体事物的现象,但还是在宇宙的本体之中。宇宙本体也在认识之中,是一个动态过程,解决了主客的统一问题。主客统一本身就有现实的基础。以后又统一出另一个原则出来,是在行为上加以把握,就是实践的原则。
  王:实践?
  成:是的,就是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然后我产生一种行为。依照一种知识,我会知道不能从楼上往下面扔东西,否则会有伤害别人的潜在危险,知道这一点,我在我的行为上会加以把握。我观察别的事物也就会归纳,从归纳之中会得到一些基本原理,我可以推演,所以产生自然律,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就会产生实践的认知。这样客观的知识就会增长。通过观察、通过实验,知识通过实践、通过自我体现,这也是一种主客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发展中的主客统一,是实现了一种“用”或世间关系的统一,这个统一是个发展的过程。
  王:您前一个统一是基于本源?
  成:是基于本源,没有这个本源,世界是一个不真实的存在。
  王:后一个统一体现的是一个外观的象的问题,是发展中体现的一个现象?
  成:对的。有心灵这一块的,万物是呈现在心灵之下的现象,没有心灵也不会出现现象。如果是一个老虎或者一个虫类根本无法看到这些现象,但我们作为人可以看到天地之大、宇宙之广、时间之久。这还是世界之本,没有脱离世界。从本到体是个发展的过程。我说的这个“体”是个开放的体,不是单一不变的体。宇宙是个变化的宇宙,我们也可以说是创造的演化、进化。从我们知道的宇宙来看,没有原始的基本粒子就没有现在的星云体系,这就慢慢物质化,一段时间之后就变成我们所谓的物质世界。我们地球只是物质世界中很小的一部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成为一个生命繁衍的一部分,一个意义的世界,至少我们的世界已经达到生命的自觉。从生命到人的生命,到一个高级的心灵世界,从而达到自我,这就很难得了,有些生命形式只是初级生命还没达到高级生命。达到高级生命像我们这样的生命形式体现宇宙之伟大,我认为这也是从本到体的一种形式。从人个体角度讲就会产生困惑:我为什么到天地之间来?宇宙是不是真的?我是不是真的?怎么了解我们生命的根源?我的本体诠释学对这些问题提供一种比较圆融的说明。这种说明的基础不违反理论知识的基础,也就是自然科学所呈现的自然世界,有一种自然基础。在承认自然世界的基础上有个生命的世界。生命科学包括进化论都是科学的延伸。进化的基础上还要重视人类心灵这一块,我们拥有了生命就会拥有了心灵,有了心灵自然就有了知识,有了知识就会有了价值,有了价值就自然有了行为的一种规范,有了行为的规范就会产生更高的价值或者理想价值。这样就推演出本体的发展。我现在是把本体学作为本体诠释的基础。如果我们不了解本体是什么,没办法思考,我们怎么诠释?诠释一定建立在对本体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宇宙本体基础上产生人的本体、人类心灵的本体的活动,而且人类心灵活动就会产生语言活动。语言活动是一种沟通的工具,通过语言产生彼此的理解。它把人内在的理解可以推广到其他人的心中。每个人的语言可能都不是统一的,只能通过彼此的交互了解,或者交互的对话,就产生一种共同理解。这样诠释就会发生作用。诠释首先是自觉的理解,就是推广的理解、交互的理解、沟通的理解,我们对事物的了解或者对事物的认识,甚至自我的认识就有更深层次,这有什么好处呢?人能更好实现自己,能够让我们的社会实践更有根有源,让我们更能掌握价值,把握人生,这些都是一贯而下的。
  王:关于本体问题您谈过:“什么是本体?它是实体的体系,即体,它来源于实体的本源或根本,即本。本和体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本不仅产生体,而且不断地产生体,这可以根据本来解释体的变化。同样体可能遮蔽和扭曲本,从而应返回本或再生或重构以获得更开放的空间和更自由的发展。”本体与本质不是直接同一的,但本体论与本质论有很近的渊源。本质主义的形成与人类思想史特别是西方思想史上古老的本体信仰和本体论思维分不开的。很多解释也是遵循“存在―本质―理解―概念―建构”这样的思路。是否还可以从本质和现象的角度理解本与体的关系?
  成:本和体与本质和现象是两种关系。一种“本”是从发生学上的一种根源,宇宙发生,人的发生是有个胚胎过程,宇宙就是从一个原始的宇宙开始。二层意思是“本”有个理性基础和逻辑基础。中国讲“本”字是个因果,是创造性的发展,是创造性孕育出来的一种东西,基本上把宇宙还是看成生命体,把任何一个本体都看成生命体,而不是一个机械体。其中我加了另外一种意思:古代君子以修身为本,这个本就是可以随时去找一种基础,有一种支撑的意思,不但是创造的原因、创造的能量,而且是支撑的能量,具有逻辑的根本,具有一种衬托,或者是一种前提。
  王:您的本体诠释学是从中西方视界交融的角度探讨哲学发展和哲学现代化问题,即追求真理,也在寻求自我安顿。这必然有着对现代性的批判和消解,在这点上是否也具有后现代意蕴?但您又创造性地超越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您这样认为吗?
  成:我还不理解你所指的后现代是什么?能否具体一点。
  王:当然,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后现代所指。我主要是基于科学技术哲学学科而言后现代的,传统科学研究一定要重视和尊重自然的,是在自然客观性的基础上探讨科学。
  成:这个我了解。
  王:在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由于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科学观念。其争论的焦点是把科学作为一种知识来分析,还是作为一种实践来分析。后一种分析就是SSK内部的“实践转向”,也被称为“科学哲学的后实证研究”。SSK把社会结构、社会利益、人类技能等都视为科学的组成部分,认为这些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科学的建构。用“社会实在论”取代了“自然实在论”,弱化了自然的作用,强化了社会作用,在求解科学过程中从一个极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成:我觉得对后现代很多人是基于个别的后现代了解,后现代也不是统一的概念,在意识形态上面,艺术上都不同。从艺术后现代来看,表现出一种行为,一种理性规划,凸显主体主观的情感要求、审美要求。把这个再推广,后现代有一种反现代的情结,就是差别于现代,强调非理性,体现对理性的反叛。后现代区别于现代,强调非理性、主体性,具有独特个人想象力的表现。不能否认,我认为后现代是不能脱离现代性的后现代,我的看法是后现代可以有反叛的自由的追求、个性的自由、特殊性的自由,但不能脱离现代性,是开放的现代性。现代性尊重规律,用规律规范一切,形成严密的法律体系,按照法律体系安排自我。这也是后现代对现代性反叛的原因。我说的后现代是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之上的,要求的是现代性的开放,但并不影响现代性,在现代性的基础上自由地实现自己的个性自由。也就是说,愿意接受现代性带来的公共空间的方便,带来的秩序,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主体性的认识、创造。这种也是我可以接受的后现代。
  从本体诠释学角度来讲,这种后现代也是“体”所允许的“用”。“体”有“本”的基础,这个体不应该是个死板的闭塞的体,而是一个开放的体。宇宙这个“本”来说,宇宙就是不断变化创新的过程,“体”不可能永远在一个平衡状态,必须要有一种表达,这种表达使之持续增长。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也是开放现代性的一种“用”,一种必然的结果。这种“用”在中国就像“礼”思想的发展。中国夏礼经过殷礼发展,再到周礼繁荣,这其中都有个变化过程,有个发展的统序,是由“体”至“用”的过程,“用”就是变化的方式。从这个角度看,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也是必然的,现代性必然要适应新的情况,然后产生新的“体”,再产生新的“用”,这样交互作用,后现代就有了合理性。从“本”、“体”到“用”的角度理解后现代,就可以解释后现代性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从“体”到“用”还有个“行”的问题。行为规范并不只是创造表现,人的实践行为、道德行为都有后现代过程。认为后现代完全叛逆,我觉得也不是它的唯一意义,后现代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对现代性压迫的狂狷。“狂狷”是认为现代性太死板了,“狂狷”说明人还需要适应一种新的情况,因此道德的变化、“礼”的变化才会形成新的体系,后现代是有积极意义的。
  科技也是一样,新科技一定在原来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科学理论也是在老的科学理论上产生。新的科学革命出来之后,会把前一个理论当作它的特例。今天我们讲相对论也会把牛顿物理学看作在地球上的特例,并不妨碍在牛顿物理学之上还有更开放的系统。从托勒密体统到牛顿系统、再到爱因斯坦系统,不断呈现科学走向后现代的过程。一定强调“本”会开出新的“体”,新的“体”会不断开出新的“用”,继而又变成新的“体”,又变成新的“用”。
  王:要了解您的本体诠释学有两点必须清晰,就是“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具体为“自本体的诠释”与“对本体的诠释”。其中,本体诠释是中国哲学的思想特征,将主体本身与本体放在同一立场,诠释的是人所面临的或体验到的现象。诠释本体是以客观的对象为本体进行理解、说明和解释,客体、本体以及本体的性质是诠释的主题。
  能否这样理解:本体诠释中,以人为中心,人是思考的逻辑起点;诠释本体中,以物为中心,物是思考的逻辑起点?在本体诠释中,人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在诠释本体中,人是旁观者而非参�与者�?
  成:大致可以这么说,因为二者也是相对的一种关系。在本体诠释的时候,人的本体如何去认识自然的本体、客观的本体,二者在诠释的基础上是统一的。人的参与就要多一点,要展开主动的观察,主动反思系统是否完备,这就导出自本体的诠释。本体诠释学必须考虑本身的诠释内涵、资源、程度、层次够不够。你让小学生能够诠释一个哲学家的思考吗?怎么去理解中西文化的特征呢?如中国文化中道义精神、敢于对皇权的对抗等,要到一定层次才能去感受,对知识的价值体验要从经验的过程中慢慢成熟起来,才能主动要求、主动建设。主体的主动建设非常重要,自我的认知也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了解外部的事物和�他者�。
  至于诠释本体呢,假设我们对本体虚怀若谷,看到宇宙这个本体或者自然的本体,或者任何一个文本的本体(文本就是代表一个作者的本体)。对本体的诠释,首先强调诠释的是什么,外部事物的根源是什么。作为一个体系,不是一个个物、一个状态,是一个个体物在一个状态之中,是一个关系体。我们的诠释就是了解这个关系的网络,了解它所以成为这个事物关系的根源、根由,甚至它的一种过程。这也是科学所考察的。通过现象或者过程的考察或者观察,我们不是不要主观性,而是要如实地呈现和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理路,我们没有一种态度、一种开放的理智,或者间接的逻辑,那么我们怎么去了解外部的世界呢?这就是要认识外部事物,形成对本体诠释。
  我要归结的是,对本体的诠释和自本体的诠释之间是个循环。这个循环分几个层次,我想要了解外面事物,开始对外部事物有个客观的态度,慢慢提升到理论层次来看我自己的逻辑思维够不够健全,因为我要假设也好,要提出一个理论化命题也好,要了解什么是实践的同时性,要进行逻辑思维的检讨,可能要回到对本体的诠释和自本体的诠释,看自己的理论工具有没有问题。如在物理学里面,相对论的宇宙空间有很大,忽然发现传统几何空间不够了,开始要考虑新的工具,用非欧几何,当然非欧几何的来源也是发现于宇宙的现象,需要另外一种数学模型来掌握它。就会发展这个理论工具,是一个创造的工具。同样,自本体诠释,要了解宇宙更清楚,要掌握宇宙的真相,产生一种对本体的诠释。所以,“对”与“自”可以形成一种循环。到本体是自本体,自本体也是到本体。这在知识面是如此,但是在价值面呢?可能要先问自己要什么,自本体诠释是对宇宙形成认识,对宇宙的认识形成自我要的价值。人的本体本身一是要形成知识的层次,知识下面当然有感觉的层次,然后是价值的层次,然后是规范的层次,然后是理想的层次。我们要诠释外面的事物,主要是为了行为,为了追求理想,因此,要了解自己在什么状态下为了追求什么,是为了追求知识还是价值,是为了追求规范还是理想,这些都是有差别的。我是从感觉到知识,从知识到价值,价值到规范,我要了解科学世界到底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了解自己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具体要什么东西,然后再反过来看,世界能给你什么东西,然后再反映出你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情感。一种体验,一种价值支撑,这是自本体的诠释,也会自本体的诠释来诠释自己的价值。用中国的《大学》来说即为“格物致知”。为什么说是“格物致知”呢?因为要达到一个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古之君子欲平天下者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先修其身。”格物致知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一个实践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自本体的诠释往往是为了追求价值,对本体的诠释往往是为了追求知识。只有在知识的基础上追求价值,只有在价值的基础上去发展知识,这是一种循环,也是我思考的一种方式。这次在北京人大的国学会上有人就引用了我的这个思考框架。我们读经为了求知,求知是为了追求价值。
  王:我很喜欢您本体诠释学的构架,下面要谈的是我对您本体诠释学的一种解读。您本体诠释学是基于对中西哲学的理解及诠释传统发展出来的,我觉得它具有很大的包容力,体现了哲学的丰富性。当然,哲学在很大程度上都在追求统一性,但本体诠释学在这个方面更有特点,在相反与相成中体现多元性的关照与统一性的追求。我的解读如下:
  (1)中国传统与西方气派――互为补充;
  (2)古代气质与现代追求――互为关照;
  (3)事实揭示与价值探求――互为前提;
  (4)本体呈现与方法分析――互为结构;
  (5)科技文化与人文精神――互为融合。
  成:我觉得你的这个归纳非常好,很欣赏你的这一归纳,的确如此。
  我的出发点是东西方哲学,我既要找到共同起点,又要找到共同会通。这就需要一个宽广的宇宙论、知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宇宙必须要建立在我说的一个本体上面,因为光西方的存有论太僵化。存有里面怎么导向一个变化多端的层次?还有相互关系的一种疏通?所以我需要一个新的视角对存有的认识,这个存有是个动态的存有,这也就是我说的本体的概念。本体概念就是动态的存有,只有从小而大、从固定到不固定不断地变化,才可以容纳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而且这个本体学里面基本的观察结果可以说有差异的,但是相互补充的。你这么谈是完全正确的。
  古代与现代也是一样,“关照”的意思还有一点,就是东方和西方的补充,也是主客的补充。古代和现代,是“本”和“体”的一种发挥,原始的“本”再发展,变成“体”,或者就是一种“体”,后来变成一种“用”。现代的追求是基于“本”和“体”对“用”的追求,或者是基于“本”对“体”的追求,基于“体”对“用”的追求,内在的动力在于“本”对“体”的发展、“体”对“用”的发展。只有互为关照,才有这样的涵义。
  事实和价值更复杂一点,先说事实揭示。本、体、用的发展都是基于客观事实。从客体中追求知识、为人所用的过程是一个分析的过程,分析的方法导向的是知识世界。而把知识和人的价值观点结合起来作解释的过程,就是诠释,它导向的是价值世界。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指向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人对自己发展的追求,不能漠视个人这一关系,它也代表着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互动,因此互为前提是对的。
  “本体呈现与方法分析――互为结构”也对,因为本体出现之后,要反思,看出一个结构,看出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结构和关系作为一种工具化或者逻辑的一种理路,这就要基于方法,方法是本体的化身,它有一种从本到体,从事实到价值,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外到中,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尤其是方法强调本体循环的方法,强调“本”就要强调“体”,“体”里面关照着“本”,在“本”里面可以找寻“体”,所以方法基本上就是本体诠释的循环。掌握本体经验,就有一种诠释的需要,有诠释的需要就能更好地掌握本体的内涵。这就是一种本体循环、认知的循环、理解的循环、评价的循环。事实上,从部分去了解全体叫做分析,从全体了解部分叫做综合,这也是诠释,诠释就是从部分了解全体、从全体了解部分。
  “科技文化与人文精神――互为融合”也是对的,强调科技作为一个“用”,客观的知识和一种技术的应用。客观的知识是自然性的,人要用的知识,是为了达到人的目的。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或能力的彰显,或得到满足;二是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秩序,来彰显人的活动,或来帮助人的活动,体现人类活动的整体目标。
  所以,我完全肯定你的这些归纳。
  王:谢谢成先生的肯定与鼓励!我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随着探讨,我也在不断明晰。我主要着眼于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思考,如您所言,科学也好、技术也好,都是体现在“体”与“用”的关系上。我觉得本体诠释学的生命力在于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维度和方法,提供了一个人与世界的本体思考框架。这种思考是宏观的、也是具有包容力和解释力的。我想要把这种生命力持续下去的话,也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现实。今天是一个技术时代,任何人都不能忽视技术现象和技术问题。人类依托技术而生存,哲学思考不能逾越技术,不能回避技术与人的关系。
  我一直认为人与技术之间是一种互摄关联,二者是双重的解读与建构关系。对人的理解是理解技术的关键。技术问题实质上就是人的问题,理解技术本质的逻辑前提是理解和追踪人的本质。刚才您谈过自本体的诠释与对本体的诠释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圆圈,这一点无论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与我对技术的理解有着某种亲切与默契。因为您的本体不是自为自在的本体,而作为生命的力量,是融合了人的本性、意义的本体。我的问题是,如果将本体诠释学作为哲学分析工具,对技术的分析与探讨除了从“体”与“用”方面分析契入,还可以从哪里找?
  成:你再明晰一下你的问题,这很重要。
  王:就是本体诠释学能否成为哲学分析工具,从而对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成:绝对可以。这个体系在我管理哲学里面有阐述。有一本书你可以看的,就是《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版的讲得更好一点。如果要想探讨这个问题,“C理论”你一定要看。
  我也是从经验考察一个本体的发展来观察我们对技术的定位,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最初用于工具就开始了技术,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当然没有工具,人也有一些技术。人作为活体,会发现宇宙自然中很多事情,会在经验中产生方便,用中国话来讲就是熟能生巧,熟练了之后就会产生方法。如诱引动物等,有些作为纯粹技术控制的,用什么样的材料或者用什么样的工具更好地制服野兽,这些就是在经验中成长出来的工具理性,能致使工具得到不断发展;而在经验上,一方面能熟能生巧,另一方面能产生理论思维,不断用脑,使脑的作用不断增强,来观念化、理论化、方法化我们已有的经验,这些就是我们原始的技术。认识是可以扩大的,原始的技术是从经验中产生,原始的知识也是从经验中得出,通过我们的各种回忆或积淀,我们就会改进和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一个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就会加深我们对外面事物的客观认识。
  从本体诠释学角度来说,就是我们主观的本体是在经验里面发挥它的技术,我们一旦发现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我们就会排除主观而接受客观的事实,技术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就会基于科学规律来造新的技术。哪种方式、哪种新材料、哪种新的规则更容易达到目标,有了这种选择的过程,人类就开始进步了。比如从用铜到用铁,技术革命就开始了,所以材料很重要。再到用电,然后到用电子,都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随着后面的技术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材料,我们制造出新的器物,达到我们应用中的目的和价值。先有目标,再有知识,然后达到目标的技巧,这些还是本体的活动。
  本体的活动在我看来有五个层次。第一是机器的活动。机器也是本体,本体的人来控制机器,这是一种工具理性。第二是可以用手的技巧,达到技术,手又控制机器,手背后有个脑,脑依赖知识。在管理学中就提到了科学的管理方案,是用脑来控制手,用手来控制机器,脑的本体就是这样的。但人的问题还不止是脑的问题,后来提到了两个层次:脑之上有心,心之上有道。所以整个层次是“道-心-脑-手-机”。用脑会达到一种目标,但有时我们不知道我们目标是什么,知道了目标可以发展相应的知识体系。我们知道目标而发展我们的技术,也是要达到用的层面,所以,“心”的文化很重要,这是本体的“本”到“体”的不断扩大。本来就是一个技巧、一个经验的技巧,扩大成为一种工具,扩大成为一种知识,最后形成一个更大的系统,用价值来控制知识。再高的就是宇宙本体的层次,有了“道”、“心”,我们本体的概念就会更深刻,然后我们的技术就会不断改进,没有这些技术无法改进。

推荐访问:本体 之本 诠释 本体诠释学 本体诠释学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