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语言中表示不幸的词语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写家庭突然不幸的语言

  摘 要:当今,对汉语的科学研究已遍及全世界很多国家,但是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很大差异本文通过对汉语和英语中表达不幸的词语的分析,从而讨论中西方文化间由于历史、宗教、视角等发展的不同点,在跨文化的对话中注重对文化间差别的尊重,使外来文化成为研究汉语教学发展的催化剂,以此来克服外国学生己方文化论造成的跨文化学习中的障碍。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差异,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12-0000-01
  �
  � 一、跨文化的机会与意义
  �如果对外汉语教学要面向世界,那么她就必须将文化多元性作为其教学与研究必不可少的前提。认识、承认在视角、研究对象和教学对象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并通过专业对话使这些文化差异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研究和教学方法方面的一项基本任务。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和研究领域,各国学者对跨文化交际问题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大家似乎有了这样一种共识,即仅仅是对外语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保证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应成为外语人才培养的核心,而有关异域文化以及异域文化与本国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知识则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留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在观察和评价他方文化现象时,会表现出一种对本国文化的“依赖性”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偏见”,意识到这个问题,则有助于我们在交际过程中,有意识的不断转换视角,将那种“单方文化的眼光”扩展成一种“双方文化的眼光”,从而使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一种双方之间的交际,而且成为一种双方共同建立的交际。在这个意义上,“跨文化交际”不应该理解为交际行为的“国际一体化”,而是建立在交际双方对双方相同和不同的行为方式互相加深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
  �二、英汉语言中表示不幸运的意向
  �一个讲外语的人,他的语言知识(语法、词汇)和文化知识并不一定是完全等值的。而普遍情况是,某人的外语掌握得越好,对方对其文化知识的期望值也就越高,人们往往会以为他也一定很好地掌握有关文化的背景知识,并能够相应地调节自己的交际行为。然而,二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有的人尽管拥有丰富的他方文化的知识,但对他方文化的语言却可能知之甚少。更常见的是,有的人虽然很好地掌握了一门外语,但对他方的国家、人情和文化的了解却相当模糊、不够深入。
  �2.1英语中表示不幸的意象
  �2.11星期五,数字“13”
  �星期五和数字“13”都代表着坏运气,两个不幸的个体最后结合成超级不幸的一天。所以,不管哪个月的十三日又恰逢星期五就叫“黑色星期五”。 在西方人看来,星期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在这天,有些人会因为恐惧而下不了床,还有些人会拒绝乘飞机,买房子,甚至购买胜券在握的股票。而如果星期五与13号重合,那就是特大倒霉日了。因为在这一天人们不会像往常一样乘飞机或做生意,商业损失可达8到9亿美元。
  �2.12一根火柴三支烟
  �有些人认为一根火柴连点三支烟不吉利。据说这种迷信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夜间,如果火柴燃烧的时间过长,就会暴露目标,使自己成为敌人的靶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盟军两军对垒。一天子夜时分,盟军的一位军官前去查哨,发现天气非常寒冷,军官从身上摸出一支烟递给站岗的士兵,自己也衔了一支,恰好换岗士兵也来了,军官又递给他一支,并且擦亮火柴连续点了三支香烟,对面的德国炮兵观察哨在他点第一支烟时开始瞄准,点第二支烟时计算方位,点第三支烟时确定了位置,然后几发重磅炮弹就打了过来。盟军这个基地因为三支烟的火光暴露了自己,结果损失惨重。
  �2.13从梯子下走过
  �有人认为从梯子下面走过不吉利。西方人宁愿绕路多走几步,也不愿在梯子下面走,因为那样会带来霉运。中世纪时人们认为斜梯看起来很像绞架,在梯子底下走就是给自己执行死刑。当然,不慎从梯子下走过也不必过虑,有方法可以避免厄运,如交叉手指,求神保佑,直到你看到一只狗为止;或者在自己的鞋上吐口水,然后继续走,但是在口水干后才能低头看鞋子。
  �2.2.汉语中表示不幸的意向
  �2.21数字“四”
  �“四”之所以表示不幸,都源于它的发音,因为它和“死”是一个音,即使调不同。
  �其实,历史上,“四”并没有这么招人忌讳,人们如此避之不及是近年来的事,“四”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字,最典型的汉字形象,稳重,均衡。“四”还是汉语语法结构中最稳定的句型结构。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其基本句型就是四字句,中国的成语,也以四字为典型结构。
  �由上可见,“四”本是汉语中很重要的数字。
  �人对“死”的恐惧,株连了它的三代旁族,“四”因而成为赔罪者。人们的联想力,将“四”引申到一个冰冷、僵硬、荒寒、万劫不复的地方,对“四”的愤怒,从反面印证了人心中对“死”的畏惧。
  �2.22猫头鹰
  �我国民间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等俗语,常把猫头鹰当作“不祥之鸟”,称为逐魂鸟、报丧鸟等,古书中还把它称之为怪鸱、鬼车、魑魂或流离,当作厄运和死亡的象征。产生这些看法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猫头鹰的长相古怪,两眼又大又圆,炯炯发光,使人感到惊恐;两耳直立,好像神话中的双角妖怪,使得古人多用“鸱目虎吻”来形容凶暴之貌;猫头鹰在黑夜中的叫声像鬼魂一样阴森凄凉,使人更觉恐怖,古时称它为“恶声鸟”。
  �三、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应用
  �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如能做到尽可能多的学习一些中国社会文化,将会使学习者更有效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汉语。一个学习汉语者如果忽视文化的学习,或者对中国文化毫无了解,那么他就很难提高对汉语的掌握层次,很难把汉语这个工具恰当地、高效地、真正地运用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这不仅是一个扩大知识面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自身学习与工作的成败问题。每个汉语学习者都面临着在学习汉语语言的同时要理解与尊重文化冲突的挑战任务。
  �英美人的文化心理同他们的宗教密不可分。宗教已经成为其生活的精神寄托,每个星期日都到自己的教堂做礼拜,平时也不断祷告,祈求上帝保佑。同时,应当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历来不是宗教,而是哲学与伦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其最早的文化经典著作不是宗教的经文,而是以儒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典籍。具备丰厚的文化素质并熟谙东西方人们的文化心理对于真正掌握与运用所学外语应是必需的、重要的。
  �
  �参考文献:
  �[1] 梁镛主编,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靳梅琳,社会语言学与英语学习,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 麦基,语言教学分析,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4] 崔永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推荐访问:汉语 言中 浅析 浅析英、汉语言中表示不幸的词语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语言学包括哪些 社会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