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做成“麦当劳”] 麦当劳早餐菜单2018

  磨难,让我受益无穷      17岁那年,初中毕业的刘会平随一位油漆工师傅远走山东谋生计。到了山东后,刘会平每天吃的都是大白菜就馒头,跟十多个人住在一个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工棚。因为一个多月才能进一次澡堂,大家身上都长满了疥疮。冬天里,有时不得不顶着大雪在室外洗澡,头发上都结了冰条。这种难民式的生活持续了一年多,不甘心一辈子这样平庸下去,1995年初,刘会平向师傅提出了辞职。
  然后,刘会平又跟随一位老师傅学做面点。起初,刘会平很庆幸,吃饭至少不成问题。可面点工比做油漆工更累,凌晨两三点起床,晚上十一二点才能睡觉。那段时间,美美地睡上一觉是刘会平最奢侈的愿望。
  渐渐地,刘会平适应了高强度的作息时间,也喜欢上了面点,从中还学到了不少面制品专业知识。
  现在回想起那段艰辛的岁月,刘会平充满了感激,“磨难,让少年的我培养了坚韧的品质,从中受益无穷。”
  每天中午生意高峰期过后,员工可以小盹一会儿。自幼喜欢读书的刘会平便将这个空挡时间全部用来泡书店。
  附近有好几家书店,刘会平常去的那家叫“傻嫂书店”。老板傻嫂在店里开了个免费阅览室,放着自己订的报刊,还提供小凳方便顾客坐着读书看报。
  “这不是自断财路吗?即使赢得顾客的好感,但顾客们看完了书,谁还肯出钱购买呀?”去的次数多了,他惊奇地发现这家店生意非但不差,反而很好,已经在这里混得很熟的他便向傻嫂讨教。傻嫂笑了笑说:“你也与他们一样以为我吃亏,是不是?不错,有人看了我的书后,便不肯掏钱买了。但大家来阅览室溯览的次数多,总会碰上自己喜欢的一本,就会从我这里买回去。这样买书,读者不会感到后悔,自然对我的店产生好感。下次买书,他还会再来。如此,我就拥有了一批长期稳定的客源。事实上,我今年的生意比去年好多了,我的‘吃亏’不是有了回报吗?”
  “傻嫂书店”让涉世尚浅的刘会平深受启发。也就是那次对话之后,刘会平对生活中的吃亏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他在心底暗暗发誓:等有一天,自己也要开这么一家既赚钱又赚口砷的店。
  
  小伙子勇闯大上海
  
  A:你已经闯出了名堂,还记得刚来上海时的情景吗?
  Q:我19岁那年,从贵州带了4千块钱出来,坐火车,还没有座位,睡在座位底下。我记得我下火车一看,哇!全是高楼大厦,那天烟雨蒙蒙,都不知道楼有多高,分不清东南西北。心里有点慌,不知往哪儿跑。乘公交车问司机,市内在哪里?跑到市内后,打电话联系了亲戚,然后找到了,慢慢地落实了下来。
  大热的六月天,刘会平踩着破旧的自行车到处寻找门面。一天,他路过遵义路的云雾山菜场时,一块“出租”的牌子引起了他的注意。熙熙攘攘的人提着菜篮子从这里经过,卖早点的摊头依次铺开。刘会平大喜,联系到铺主,“这个地方我要定了,你留给我!”为了防止别人抢先“下注”,他把身上惟一值点钱的手表交给了对方,作为定金。两天后,刘会平的馒头店开张了。
  由于对上海人的饮食习惯不甚了解,刘会平的生意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每天营业额不过200元,而摊位月租金却要6000元。两个星期后,刘会平只好关掉店铺。面对创业失败的残酷事实,血本无归的刘会平走在高架桥上,看到桥下如潮的车流,情绪低落到极点。不远处一家音响店播放的音乐飘进了他的耳朵里。“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这首激荡人心的歌曲,让刘会平热泪盈眶。
  在江苏打工的姐姐听说刘会平在生意上遭到了挫败,专程赶到上海,拉着他的手说道:“做生意哪有不尝点苦头的,鼓起勇气,姐永远支持你!”说着,她从包里取出4000元钱塞到刘会平手里,“拿着,继续搞,不够回头姐再想办法。”
  那时,生煎店在上海很火爆,刘会平也跟着开了一家,红火了几个月。然而,好景不长,撞上了猪肉口蹄疫病而被迫关门。
  不甘心维持现状的刘会平,开始寻找新出路。他开始天天逛城隍庙,这里汇聚了上海各式特色小吃。他反复品尝、琢磨上海人的口味,想在饮食讲究的上海开出自己的特色店。
  经过调查,刘会平发现虽然大大小小的面食店五步一家,但在经营和制作上各有不同:小摊位价格便宜,但卫生条件欠佳;大店面为图效益。采取机器拌馅,味道不够可口。大店面和小摊位的缺口,让刘会平信心倍增。
  23岁这年,刘会平在黄浦区的繁华地段开了一家“刘师傅大包”,他托朋友在知名餐厅请来了一位在上海工作多年、熟悉上海人口昧的大师傅。经营花样多且价格适中的各色包子,不知不觉,排长队买包子的人群成了刘会平店前一道别样的风景。
  好景不常,很快,“刘师傅大包”周围陆续开了几家包子店,对刘会平的生意形成巨大的威胁。就在大家埋怨老板“自找苦吃”时,刘会平的包子在一点一滴的改进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皮薄:外皮轻薄,人口即化;馅大:馅肉丰厚,细而不腻。汤浓:纯正浑厚,滋滋入味。
  成本上升,但经改进后,“刘师傅大包”的生意发展很快,不多久便开了几家分店。每个店高峰期,5分钟出两笼包子,50个包子5块钱,净利润1分钟1块钱。这样的高峰期每天至少五六个小时,一个店一天可以进账三百多元,一个月就是好几万。
  A:为什么对包子馒头这么执着?
  Q:我越做越觉得它商业潜在价值巨大,光上海就2500万人,就算500万人在外面买早餐,一人4块钱,一天营业额就两千万。并且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面点这一块的消费,不在南方而是在北方,而且早餐这一块是没有品牌的。土包子取洋名字
  就在刘会平的生意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位白领的话带给了刘会平新的思考。“你的包子是好吃,可我每次拿到办公室。同事吃着蛋卷饼干,我都不好意思把包子拿出来,还得偷偷摸摸地在外面吃完以后再回到办公室。”
  一语慷醒梦中人!针对上海人追求时尚、具有海派心理的特点,刘会平决定把自己的包子店打造成品牌连锁店,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去赢得时尚消费者。于是,“巴比馒头”(在南方,包子被称为馒头)应运而生。在上海给包子取名注册商标,这还是头―遭。
  为了保证“巴比馒头”的口味纯正,刘会平严格控制馅料的供应,以保证当天的馅料当天用完,当天的食品当天卖完。有一次,各分店都把预计好的馅料做成了包子,没料到当天下午突然下起了一场暴雨。各分店都剩下了近千只包子,员工把这些尚未进笼的包子放进冷柜,准备第二天拿出来再卖。
  刘会平了解情况后,马上让各分店把当天剩下的包子收起来,统一倒掉销毁。有的员工不理解:“这样倒掉不是太可惜了!”刘会平对那些员工说:“虽然没什么卫生问题,但经过冷藏的和新鲜的比起来,口感肯定不一样,顾客一吃就能吃出来。为了保证‘巴比馒头’的口味,损失这一点其实不算什么。”员工们被刘会平说得心服口服。
  刘会平在生意上倾注的巨大心血,使“巴比馒头”在上海成为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得到了包括白领在内的广大消费者的良好口碑。
  目前,刘会平旗下已经有54家上海加盟店和17家沪外加盟店,下一步他准备把加盟店开到日本去。如果“闯摊”成功,“巴比馒头”还会走向欧美市场,与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一决高低。
  刘会平28岁这年,“上海国际多项博览会上”,“巴比馒头”获得两个金奖、一个特等奖。他也被誉为中国的“馒头大王”。
  ―位专门研究过刘会平的“馒头经”的经济学者总结道:“刘会平能把包子卖出品牌,卖出巨额财富,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但在奇迹的背后不准发现,他的每一次改进,实际上就是吃亏、吃亏、再吃亏,然而,正是他深刻透彻的‘吃亏哲学’,帮他铸就了今日辉煌的成就。”5

推荐访问:麦当劳 馒头 做成 馒头做成“麦当劳” 麦当劳金馒头 麦当劳金馒头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