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开新花_老树开新花的的意思

  前不久,我国有关媒体刊载了一张特殊的舰载直升机照片――酷似直-9C反潜直升机,但其外挂架上却挂载了轻型反舰导弹,显然,�就是传闻已久的直-9反舰型。尽管与“威风八面”的苏-30MK2和歼轰-7A相比,直-9D貌不惊人,以至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笔者认为,直-9D的服役表明,我国海军反舰能力,特别是近海作战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舰载反舰直升机溯源
  在冷战时期远洋大规模舰队对抗的作战背景下,如果用直升机攻击大型水面舰艇编队,不论是突防效果还是生存能力,都不能满足需求,一时直升机反舰处于尴尬的边缘地位。但导弹快艇的出现,却使直升机反舰战术受到了“峰回路转”般的重视。
  在传统的巨舰大炮时代,小型舰艇很难和大型水面舰艇抗衡,但在导弹时代,一枚反舰导弹往往就会让一艘中等吨位的水面舰艇丧失战斗力,�导致大型水面舰艇急需一种新的作战手段来应对导弹艇的威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反舰导弹成为打击水面舰艇的主力武器,但是大型舰艇用反舰导弹对抗轻型舰艇却有着诸多限制;首先,由于水面舰艇雷达对低空和海面小型目标的视距有限,大型舰艇和轻型舰艇往往可能同时处于对方反舰导弹的攻击范围之内,对于大型舰艇而言,两败俱伤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其次,水面舰艇的载弹量有限,宝贵的反舰导弹更多要用来对付高价值目标,用来打击导弹快艇则效费比较低;更重要的是,导弹快艇的缺点是受限于艇体空间、载重及电力供应,防空能力相比同等技术水平下的大型舰艇明显逊色,那么使用空中平台打击导弹快艇显然效果更佳。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与利比亚的冲突中,航母舰载机轻松击沉了利比亚导弹快艇,但航空母舰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拥有的,中小型水面舰艇始终是大多数国家海军的主力,所以为中小型水面舰艇的航空力量――舰载直升机增加反舰能力,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
  尽管直升机的速度、飞行高度、挂载能力等指标远逊于固定翼同类,但直升机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在较小的水面舰艇上起降,更加机动灵活,能稳定超低空飞行,隐蔽接近目标。另外,直升机机载反舰导弹的体积相对较小,作战平台适装性好,目标特征小,突防性能较强,共同提高了导弹的生存能力和攻击效率。另外,小型反舰导弹的造价便宜,用来攻击导弹艇、巡逻艇、登陆艇等众多廉价的水面小型目标尤其适合。既然中型水面舰艇需要强化空中反舰能力,小型反舰导弹又降低了对空中平台的要求,舰载反舰直升机就成了顺理成章的发展结果。
  上世纪60年代,英国皇家海军开始为舰载直升机加装反坦克导弹用于反舰,但随着舰艇设计水平提高和武器体积紧凑化,类似奥托76毫米舰炮�样的中口径火炮在导弹艇上不再鲜见,其对空射程达到12千米,极大提高了导弹艇的防空水平,射程近的反坦克导弹无法保证载机安全。在�种情况下,英国开始研制专用的直升机机载反舰导弹“海上大鸥”,射程16千米,威力足以摧毁数百吨的大型导弹艇和轻型护卫舰,另外考虑到成本和重量,“海上大鸥”没有采用当时反舰导弹普遍的末段主动雷达制导方式,而是采用了半主动雷达制导。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爆发,尚未定型的“海上大鸥”被投入实战,取得发射8枚、击沉小型舰艇4艘的战果。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英军“山猫”直升机对伊拉克海军小艇编队发射“海上大鸥”导弹26枚,击沉各种快艇12艘,可谓战果辉煌。
  几乎与“海上大鸥”的发展同期,法国也研发了AS-15TT直升机机载反舰导弹,战术技术指标也与“海上大鸥”相近,沙特海军利用其击沉、击伤过5艘小型舰艇。美国海军20世纪80年代在波斯湾狭窄水域执行任务,直接采用了“拿来主义”方针,引进挪威“企鹅”反舰导弹(美军赋予编号AGM-119),其体积略大于“海上大鸥”和AS-15TT,射程则超过30千米,摧毁威力更大,�主要是考虑到当时苏联海军轻型护卫舰和大型导弹艇开始配备近程舰空导弹,相应对攻击者提高了要求。冷战结束后,失去远洋对手的美国海军提出“由海到岸”战略,计划将战线推进到潜在对手的近海甚至近岸地区,小型快艇目标由此受到美国海军的空前重视,新型直升机机载反舰导弹的发展也步入佳境,红外成像等新型制导方式、通用轻型导弹等新理念也逐渐投入实用。
  直-9系列反舰能力基础
  我国海军长期奉行“近岸防御”战略,依靠岸基目标探测与指示系统来监视假想入侵者的大型水面编队,历史上比较重视发展威力较大的中远程反舰导弹。但随着新时期海军作战范围的拓展和面临作战环境的复杂化,与小型舰艇(如海盗船、海洋权益争议国家的舰艇等)进行对抗的概率逐渐增大,也自然而然地开始发展直升机机载反舰导弹。鉴于国产导弹与进口的卡-28整合时,需要对其火控计算机软件进行破解和反编译,耗费较大,依赖进口平台也非长久之计;直-8的体积和重量需要较大的舰上起降空间,导致使用范围受限。综合看来,我国发展直升机机载反舰导弹还是配合直-9系列较为合适。
  直-9C是我国海军的主力舰载反潜直升机,配备以综合信息处理系统(ISP)为核心的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其能探测和跟踪水下异常信号体,测得其位置数据,实时输入综合处理系统计算机进行拟合,同时引入直升机的飞行环境和运动参数,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出瞄准修正量及攻击解,最终呈现到座舱显示装置上。飞行员根据显示的有关数据指令,实施鱼雷攻击。此外,ISP通过数据总线与机载雷达、声呐、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大气数据系统、无线电高度表等密切交联,信息传递和处理迅速,系统升级和功能扩展也比较方便(向ISP输入相应程序即可),因此,直-9系列并没有像法国“海豚”那样同时发展专门的反舰型和反潜型,而是发展出了多用途型号,例如出口到巴基斯坦的直-9EC就可同时使用鱼雷和反舰导弹。
  不过直-9系列的机体空间较小,载重有限,严重限制了机载武器的尺寸和重量,特别是早期型号的发动机功率不足,甚至制约了其航程和作战半径。进入新世纪,我国与法国透博梅卡公司签署了引进新型发动机技术的协议,国产编号涡轴-8C,功率由500千瓦提高到近700千瓦,为直-9后续发展型提高挂载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动力基础。
  与此同时,新型号的机载雷达和目标指示系统也相应升级。根据相关资料,国产机载KLC-1对海搜索雷达工作在X波段,采用椭圆抛物面天线、可编程信号和数据处理机,研制中先后攻克了高增益低副瓣天线、高稳高纯射频、杂波目标探测等难关,对于小型海上目标可以提供超过100千米的探测距离。KLC-1还配备有超视距目标探测与指示系统,即雷达探测到的目标信息可以通过数据链系统传送给岸上指挥所和军舰,为反舰导弹提供超视距探测效果和中继制导,由此衍生的功能包括海面监视及海空态势显示、辅助导航、气象探测、信标和无源探测等。
  尽管直升机在机头下部采用雷达吊舱,可以具备更 好的全天候全向探测能力,但是考虑到雷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9新型号还是采用了机头保形雷达罩设计,�样虽然只具备前向180度的探测能力,但起降限制更小,适用范围也相应增大。
  现代直升机机载对海搜索雷达的分辨能力日益提高,对于在南海等水文状况复杂海域进行反潜警戒很有意义,一般其对潜艇通气管或潜望镜的探测距离在20千米以上。当今AIP常规潜艇逐渐增多,可以长期在水下设伏,舰载直升机的高精度吊放声纳探测距离有限,故要求机载雷达也能及时对来袭潜艇和潜射反舰导弹提供预警。此外,KLC-1也预留了增加合成孔径、动目标显示等高精度对地工作模式的潜力――合成孔径成像是指雷达利用信号/数据处理方法,得到相当于更大孔径雷达天线的精确成像,分辨精度可低于1米,�样直升机机载雷达也可以提供战区布署的详细信息,使水面舰艇掌握近岸综合态势,支持未来增加通用化对陆攻击武器。
  中国直升机机载反舰导弹探析
  我国第一种适合直升机挂载的反舰导弹是外贸产品C-701,在1998年珠海航展首次公开。根据相关资料,C-701弹长2.5米,直径0.18米,翼展0.6米,重量仅100千克(还不到MK46轻型反潜鱼雷的一半),半穿甲型战斗部重约30千克,比较适合中轻型直升机挂载。导弹采用了固体火箭双推发动机,巡航速度M0.8,射程15千米,足以在传统导弹快艇的防空武器射程外发起攻击。值得一提的是,C-701在我国反舰导弹家族中首次采用了模块化导引头,可以根据战场环境需要,较自由地选用电视、红外准成像(当时国内红外成像技术尚不成熟)、毫米波等制导方式,具备较强的打击精度和抗电子干扰能力。尽管未见C-701应用于我军的确切证据,但其开发思路显然得到延续。
  根据海外媒体的报道,我国出口巴基斯坦的直-9EC装备了“天龙”-10轻型反舰导弹,其外形尺寸、重量酷似C-701,但战斗部稍大,足以摧毁700吨级水面目标。采用标准直升机巡航速度发射时,“天龙”-10的射程18千米,再考虑到珠海航展宣传过射程35千米的C-704和射程75~170千米的C-705(根据具体动力选择而定),显然我国海军已认识到小型舰艇防空能力逐渐强化的趋势――国外76毫米舰炮已经陆续配备了增程防空弹药,“拉姆”等轻型近程舰空导弹也日益扩散,射程15千米左右的传统轻型反舰导弹已不能保证载机的安全了。“天龙”-10还继承了C-701的模块化结构理念,有多种制导系统和战斗部可供选择,战时可较方便地互换,虽然目前“天龙”-10配备的是精度高却需人工参与制导、缺乏全天候作战能力的电视导引头,但根据需要,可以换装雷达、红外成像等导引头,形成适应能力强、用途范围广的直升机机载导弹家族。
  从公开的照片来看,直-9D拥有4个外挂点,不过考虑到外挂阻力对平台速度、航程、滞空时间的消极影响,笔者认为直-9在执行反舰任务时可能最多挂载2枚轻型反舰导弹。
  直-9D战术设想
  目前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轻型舰艇陆续进行着更新换代,新型导弹艇的吨位已接近500吨传统舰/艇分界,千吨级轻型护卫舰也呈现扩散趋势,其明显提高了抗打击能力和武备承载能力,普遍装备了较先进的反舰导弹和76毫米舰炮,防空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具备近海较长时间的巡航作战条件。�些新一代轻型舰艇应该主要有两种战术:一是在岸基目标探测与指示系统配合下,利用近岸和岛屿复杂地理条件为掩护,集中使用,突然攻击;二是离开容易招致敌海空袭击的己方岸基雷达网探测范围,与少数中型水面舰艇和航空兵配合,以“立体战”扩大打击纵深和延长作战时间,达到使局势长期复杂化的目的。
  直-9D反舰直升机相关系统服役,显著提高了中国海军对抗�些轻型舰艇的能力――对抗�些轻型舰艇的最好办法是扩大己方防御纵深,力求在敌发射反舰导弹前提供预警,甚至击沉。实战情况下,直-9D可以依托编队防空系统,低空前出到一定的距离,利用机载KLC-1雷达探测、跟踪敌轻型舰艇(水面舰艇的低空探测距离一般不会超过40千米),然后迅速使用轻型反舰导弹发起攻击;即使对方已经发射导弹,直-9D也可以把来袭导弹的参数及时传递给编队,延长防空准备时间。当然,舰载多用途直升机的探测和信息处理性能不如专业预警直升机,但前者轻巧灵活,便于大部分水而舰艇携带,可以用较低成本实现编队低空防御水平的提升。
  如果采用积极进攻战术,直9D可以低空突入到轻型舰艇雷达对低空目标的极限探测距离,然后迅速爬高,开启雷达探测,最大限度地压缩敌舰载雷达的反应时间,也可以在电磁干扰辅助下,直-9D深入到敌编队纵深区域进行侦察,或者直接用“天龙”-10攻击目标,实现隐蔽(相对敌舰艇来说)的先发制人作战,或者为己方大中型舰艇上射程更远的反舰导弹提供中继,实现敌轻型舰艇防御范围之外的超视距作战。
  展望
  直-9作为一款4吨级轻型直升机,其载荷、航程、滞空时间等已不能满足海军要求;随着国外轻型水而舰艇的发展,相对高性能的小型相控阵雷达和高机动近程舰空导弹列装已不再遥远,“天龙”-10等级的轻型反舰导弹逐渐力不从心。所以,尽管直-9D与类似“天龙”-10的组合提高了我国海军打击小型水而目标的能力,下一代相关系统开发势在必行了。
  据报道,我国发展了类似外贸产品C-704的“天龙”-6轻型反舰导弹,射程提高到30千米以上,战斗部重约100千克,足以毁伤2000吨以下的舰艇,但其发射重量也增加到近300千克,未来国产10吨级通用直升机将是�个级别导弹的理想载机平台。可以说,国产直升机反舰能力的升级将是国产直升机体系进步的缩影,届时我国海军灵活打击轻型舰艇的能力将显著提升,也将对海军航空兵体系的完善贡献良多。

推荐访问:老树 开新花 老树开新花 老树开新花下一句 老树新花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