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什么是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需要和动机的过程。学生的认知发展,受需要和动机水平支配,也就是说,所谓“会学”,制约于“爱学”“乐学”的程度。因此,学习情境的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中引起类似研究的任务和问题,促使他们努力去探索和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从而真正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布控生命课堂的教学过程,才能兑现语文生活化、人文性的特点,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呢?
  一、导入新课应诱发学生求知欲望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凡能满足一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的事物,都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需要是学生知识建构的生长点,满足学习主体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缺少对学生认知需求的分析和心理因素的分析,我们所设计出来的语文课程这颗种子就会因缺少扎根下去的土壤而干瘪,课堂变得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何谈充满生命活力呢?就如何写好高考作文,课前我以自主提问的形式进行了一次无记名摸底调查,由同学们所提问题导入新课内容,使学生情思躁动,迅速地把学生领入了教学所需要的场景和氛围,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切入新知应考虑学生认知水平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选好切入点至关重要。抓文眼、品情节、尾切入……方式多样。关于审题和立意,我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认知习惯,采用呈现病例,激发兴趣。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明确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赞科夫也指出:"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就要精心选择、巧妙组织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建树需要。我以一篇标题为《体贴》的议论性散文为病例,对这篇文章进行自由评点。尽量营造合理创新的良好教学氛围。通过启发式教学,给学生发挥创造潜能以必要的外部刺激,使学生的创造需要得到满足。通过系列讨论之后,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不再满足于一般的理解。
  三、设疑置问应撩拨学生探究兴趣
  设疑的成功与否,关系学生的兴趣有无、参与程度及思维的状况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人的心灵在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人的心灵具有自觉能动性;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理想的设问是激发兴趣、主动参与以体现主体地位、整理旧知培养创新思维以至于在人际互动基础上依赖于共享或协商,在个体的心灵之中完成知识建构,而不是依靠权威或经过操纵而产生。施教之功应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
  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角度看,知识不是由外部灌输进来的,也不是由学生内部自发生成的,而是在学习主体之间的活动――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教师无法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身心,他所能做的只是与学生建构起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文本。教师有效激活文本靠的就是简练具体而学生通过思考就能回答得差不多,并通过一个一个问题的破解得出规律性知识的问题。
  四、情境设计应有利于启迪学生多向思维
  即对同一对象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维。教师要根据所设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定向、逆向等思维训练,其中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思维活动,尤其需要加强训练。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策动力,是进入最近发展区的桥梁。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是启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关键。教师不是把思维的结果平板地展示给学习的主体,而是创设问题情境以激疑,把学生引上探索的思维轨道。“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也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避免了教师越俎代庖式的喋喋不休造成的索然无味、劳而无功的现象。正如王国维所说,“真正之知识唯存在于直观”,“一切真理唯存于具体的物中”。
  五、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实施有效性教学,必须提高训练的有效性。没有明确目的性的训练,学生做了也没多大意思,我们讲起来也动力不足,这样的训练收效就不大。要科学安排时间,适时、适量、适度。做到有练习教师要先做;有练必选;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改。关注错题,诊断错因,寻求突破。我认为所谓有效学习,就是不断弥补不足,不断生成建构的过程。
  总之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课堂上灵活的应变能力,熟练的驾驭能力,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将永远成为我持之以恒的追求目标。

推荐访问:教学过程 有效性 浅论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过程有效性和效率 iatf+过程有效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