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在课堂上“飞起来”_语文课堂,让思维飞起来

  每个人都有名字,作为英语教师,一次灵感的突现让我发现了英文名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我开始实施起“让英文名飞起来”的行动计划。   计划进行前,我让孩子们感受到拥有英文名是一件骄傲、令人羡慕的事。于是我首先介绍自己的英文名,告诉他们我的名字Shirley的含义及在跟外国朋友交流时,它给我带来的便利。看着孩子们羡慕的眼神,我心里美滋滋的。在之后的教学中,我每天选出两个课堂表现突出的学生,并在下一节课正式进入课前五分钟的英文名赠送仪式。仪式中,除了呈现英文名外,还将这名字的涵义、所关联的小故事或曾经用过这名字的成功人士、老师的寄望以及名字的发音规则等,一一呈现给全班同学。获赠学生的英文名随即在英语课堂及平时的生活中、在学生和师生间使用开去。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
  英文名以奖励的形式赠送出去,很好地激励了课堂表现好的孩子,让表现好的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对于表现相对差些的学生来说,羡慕和妒忌也促使他们改变自我、不断进步,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流畅有效。
  在选择受赠名单时,我偏重课堂表现进步大的学生,而不是仅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否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偏心,同时也会打击后进生的自信。后进生多是受老师批评的,如果能在不被大多数老师看好的情况下送上奖励性的英文名,他们会十分感激你,也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你,喜欢上英语课。
  “皮格马利翁期待效应”揭示了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每个孩子英文名的选择,我都是结合其性格特征,并在征求其意见之后决定的,名字里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包含着教师对孩子的寄望,指明了孩子今后发展的方向。
  如班上的Daniel,他是一个体育天才。可惜他性格暴躁易冲动,同学都不爱接近他,老师们对他也无可奈何。可是随着班上获得英文名的同学越来越多,他按捺不住了,上课腰板坐得笔直笔直的,眼睛也由之前的东张西望变为跟随着我转。第一次看到他转变,我非常高兴。其实我知道,很多时候他盯着我的眼神还是游离的,但我却大力表扬了他的进步,同时约定,如果进步能维持两周以上就送他一个英文名。在一周的时间里,他不断进步,从原来的“形式主义进步”发展到开始举手发言,积极思考问题。一周后,我将寓意着“喜好运动、聪明、随和、值得信赖”的 Daniel送给了他。在赠送仪式上,我看到他认真地将我对这名字的解释写在了课本的首页,内心里若有所思。那以后,他真的变了,变得冷静、友善了很多,班上的同学也渐渐地喜欢跟他玩了。这或许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吧。
  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英文名,孩子们都非常珍惜,而被老师亲切地用英文名呼唤时,他们会产生一种自豪感。
  每个英文名中都包含着一定的背景知识,包括民族风情、思维方式、历史风貌、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英语文化意蕴。在赠送仪式上对每个名字内涵、所关联的故事的解释,能很好地向学生呈现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英文名中,大部分语音具有代表性,好记好听的名字可以作为教师语音教学的例词,方便学生了解和巩固语音特点,然后举一反三。在选取名字的过程中,除了考虑一些学生的特征外,我尽量选取具有一定语音代表意义的名字,条件允许的话,一段时间内送出的名字还注意要重复出现相同的语音规则。
  在赠送英文名的做法实施之前,学生只了解课本中常见的几个名字的性别,在语用中知道代词he/ she/ him/ her的使用,但对较少接触的名字就有一定困难。经课堂中不断接触了一定量的英文名后,孩子们基本上就能在听到英文名字后立刻判断出性别,并在交谈中准确地使用人称代词。
  实践证明,作为奖励机制,赠送英文名给英语课教学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但也有人质疑,认为这一做法只是短时间内的一种“诱饵”,学生一旦获得英文名之后就不再受用。我也考虑到这一点,于是跟学生有个协议:获赠者如果在课堂上或完成作业中有松懈现象,全班同学将停用其英文名,直到其改正为止。当某人的英文名被变成摆设时,他/她就得反省自身并重新努力。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告诉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思想,跟孩子们打一场“持久战”,以确保英文名能“飞”得更久。
  (作者单位: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下村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推荐访问:飞起 英文名 课堂上 英文名在课堂上“飞起来” 有一款游戏是英文名 让英语课堂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