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典故

  中国企业长久以来形成的以低廉劳动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已不适应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家们应寻求新的发展方式,践行社会责任,致力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杨海兰今年20岁,是一个来自甘肃省康乐县贫困家庭的普通女孩。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三个姐姐,经济非常困难。为了帮家里挣点钱,海兰2006年8月就曾和家乡的小姐妹一起到兰州的小餐馆当服务员,一个月辛辛苦苦下来原本也就可以挣550元,后来由于海兰年纪小,不懂劳动纪律,只干了40天就被辞退了,更惨的是,她还被扣了工资!
  2007年9月,杨海兰偶然得知一个后来改变她命运轨迹的消息:北京的一家非政府组织――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举办了一个贫困地区妇女职业培训项目,正在甘肃招募学员!为了见识一下首都,同时证明能用自己的双手生存下去,缓解家里的经济问题,海兰鼓起勇气报了名。
  参加完富平3周的职业培训后,海兰在北京顺利成为一名家政服务员,为一名80多岁的老奶奶服务,月工资达到了1300元!周末休息的时候,海兰还参加了富平互助小组的英语班,学会了不少生活常用英语。
  到2008年10月回家的时候,杨海兰已经可以给父亲2000元,三个姐姐各300元,还给小侄子买了新衣服,都是自己凭本事挣来的钱。那个高兴和自豪劲啊,就别提了!杨海兰说:“项目给了我技能,让我能挣钱,这是我最需要的。它还给了我各种机会,让我浏览北京的风景名胜,学习英语、计算机,我觉得我现在回家,都快成村里的小能人了。”
  
  授人以渔
  
  杨海兰无疑是幸运的,像她这样由贫困走向独立的女性还有很多很多。她们通过富平学校从事的贫困地区妇女职业培训项目,获得体面就业的机会,年薪收入平均超过了12000元。
  隐身富平学校背后的,是一家为了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持续从教育、环境和能力建设方面帮助促进社会发展的公司――壳牌中国集团。从2006年开始的三年时间,一共有3000多名贫困地区妇女从这个职业培训项目受益。项目结束之后,壳牌留下的60万培训基金每年至少可以为2000名妇女提供无息培训贷款,每年可帮助至少2000个中西部省份的贫困家庭脱离贫困,改善家庭的教育,打破贫困的循环。
  在2009年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壳牌又与社会投资项目合作伙伴――富平学校携手发起了“富平-壳牌农民工创业者支持”项目,帮助北京的创业民工提高技能。这一年,项目共开展了16次创业培训和相关咨询服务活动,吸引了约310位微型企业主参加。
  以前做过农民工,现在是小型送水公司老板的闫瑞喜就是项目众多受益者中的一个。
  以前,闫瑞喜曾经花大价钱在网上为他的送水服务做广告,但收效甚微。通过富平学校举办的网络营销创业培训,闫瑞喜了解到,原来除了花钱在网上做广告以外,他还可以使用许多免费的网上营销工具。通过综合使用关键词、论坛、博客和生活指南等多种在线营销工具,公司在本地搜索网站上排名更靠前了。不久,他的送水公司知名度大大提高了,每个月收入提高了2000元以上。
  完成这次网络营销创业培训后,闫瑞喜非常兴奋,“培训对我的帮助很大,效果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现在,闫瑞喜正计划将他所学到的知识复制到其他业务中去。他信心满满地说:“有了项目传授给我的‘法宝’,我相信以后也一定能取得同样的好效果!”
  壳牌不仅希望“授人以鱼”,更注重“授人以渔”。为了以可持续的方式帮助灾区人民,壳牌与合作伙伴――中国扶贫基金会(CFPA)把捐款中的大部分资金用于小额信贷项目,帮助灾后无家可归者重建家园和恢复生计。
  截止到2010年4月底,来自壳牌的捐款已经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为地震灾区的630户家庭发放贷款1240万元人民币。
  绵竹地区的农户黄学会是小额信贷项目的受益者之一。家里房屋在地震中被毁之后,黄学会一直梦想着建一座80平方米左右的新房,但苦于缺乏资金。虽然有国家的补贴和政府的贷款,但还有2万元的缺口。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都手头紧张,所以也很难借到这笔钱。
  正是壳牌支持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为黄学会一家提供了2万元贷款,这笔雪中送炭的资金帮助黄家在2009年2月开工建设新房,并赶在雨季之前举家搬出临时帐篷,迁入新居。
  什邡一位村民许洪源是另外一位从项目中受益的灾民,在小额信贷项目的支持下,他实现了成功创业的梦想。
  许洪源以前曾在外打工,地震发生后,他决定回到家乡照顾家人,开办一家小型家禽屠宰场。当他为启动资金发愁的时候,周围的人也都缺钱,这时多亏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帮助他解决了燃眉之急。现在,许洪源的家禽屠宰生意蒸蒸日上,他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还雇了另一位地震灾民做帮手。
  
  企业社会责任
  
  像壳牌一样努力回报社会的在华企业不在少数。它们每年都会定期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致力于成为负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持续地为当地社区做贡献。
  今年7月,欧莱雅中国发布了2009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在2009年,欧莱雅公益慈善捐助总额相比2008年增长了14%。通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活动,支持中国女性科学家的科研工作;通过欧莱雅“真情互动”校园义卖助学活动,支持中国高等教育;连续8年面向工厂周边的学校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连续4年利用遍布全国的美发师培训网络,为中国的美发师启动了艾滋病防治教育培训计划。
  而在华的另一家化妆品巨头玫琳凯中国,也于日前发布了《玫琳凯中国2010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一家非上市公司,玫琳凯本来并没有义务发布这样的报告,但是玫琳凯的大中国区总裁麦予甫表示,“我们总是要求自己能够比法律规定做得更好。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玫琳凯中国历年关爱妇女儿童、消费者教育、推动中美交流和环保等领域社会公益事业上的累计投入已经超过4600万元。到2010年,玫琳凯中国对两个最重要的公益事业合作伙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捐赠双双突破了1000万元。
  也许有不少人觉得这不过是企业通过几次捐赠行为作个秀,博得一个美名。事实上,国际国内的经验表明,企业经营和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社会发展、社区建设相适应已成为现代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中的经营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秉承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恒安集团25年的成长历程,充分说明了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必然关系。恒安集团从一个毫不起眼的乡村小厂发展成为百亿集团,打败了众多跨国行业巨头,其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在于,25年中,恒安集团不断丰富“追求健康,你我一起成长”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以及恒安集团在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慈善公益,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节能减排,推进个人、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不懈努力,以及以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企业公民职责的企业态度。
  污染、矿难、毒粉丝、毒奶粉、地沟油、致癌油……这些频频出现、触目惊心的字眼,使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公民”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曾经说过,就中国的本地化公司而言,大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仍然处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层面。王志乐认为,一个企业大致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纯粹挣钱、追求规模与“企业公民”时期。今天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第一阶段,一部分企业进入第二阶段。
  眼下,中国企业正经历一场后经济危机时代,富士康现象、本田现象给中国企业一个警示:中国企业长久以来形成的以低廉劳动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已不适应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家们应寻求新的发展方式,践行社会责任,致力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推荐访问:玫瑰 授人 手有余香 授人玫瑰 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