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好教育事业需要扎扎实实】 干好教育事业

     今年是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的收官之年,大部分区县已经进入“后”现代化建设时期,您对此事是如何考虑的?静海县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2009年以来,在全县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126所学校先后通过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验收,达标数量、比例位居全市前列,学校的硬件、软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学校通过验收并不等于就真的实现了现代化。从学校内涵发展看,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诸多项目需要规范、诸多工作需要提升。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光是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简单改进,它应该包含对现代教育思想的精准把握、现代管理方式的准确运用、现代发展内涵的不断丰富等诸多方面的深层次提升。学校必须以深化现代化标准建设为抓手,强化内涵,积淀底蕴,注重常规,打造特色,提升质量,全力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再上新水平。
  一是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大力提倡学习、大力倡导创新,要站在全市乃至全国的高度分析学校、研究学校、定位学校。要博采众长,虚心学习先进地区、优秀学校的办学经验和理念。要在“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上深入思考、反复研究。要深刻总结办学经验,不断用新的思想武装头脑、用新的理念指导实践、用新的举措提升内涵,使学校健康发展。
  二是强化落实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100条”和《义务教育学校服务标准》。“100条”和“服务标准”是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底线”,也是保持创建工作常态的“标尺”。学校通过了达标验收,只是迈进了现代化标准建设的门槛,是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初级阶段。我们要求把“100条”和“服务标准”细化并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要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做到事事坚持标准、处处严格要求。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用好“100条”和“服务标准”,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努力达到“100条”的最高标准、“服务标准”的最高层次。
  三是解决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是学校自身内涵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全县教育“上档升级”的现实需要。教育局要求各学校把解决问题摆上日程,当作重点工作逐一破解。要求学校主动上手、不等不靠,敢于并善于用改革创新的思路破解难题,全面强化管理,注重内涵,打造特色,提升质量。
  四是提高全员素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干部教师是关键、是保障、是决定性因素。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创造条件为每一名干部、教师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要特别重视全员素质提升工作。要科学统筹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不断丰富培训形式,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成长和内涵提升,努力打造一批知理论、善管理、懂教学、能创新的专家型校长和主任;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保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顺利进行。
  五是发挥校长的关键作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责任在校长。因此,作为校长必须要坚定信心、正确面对、负起责任;要精心谋划、认真实施;要高度重视、大力推进;要严格要求自己、科学管理学校、依法管理学校、规范管理学校,把学校建成文明和谐、质量优良、人民满意的学校。在深化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过程中,要深入研究、讲真干实,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六是加强督导工作。全县上下都要加大督导工作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深入开展。县教育局督导室、教育科、德育科、体卫科、教研室等相关科室要科学制定学校内涵建设督导方案,明确督导重点和督导要求。要真查、细看、实评,做到指导有方、推动有力、督导有效。
  目前,静海县的教育面临哪些问题?今后一段时期确立了怎样的发展目标?
  当前,静海县教育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处在爬坡较劲、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段。静海县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充满了新的期待,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对静海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今年教育工作大事多、难事多、任务重、要求高,将会有诸多难点和热点问题需要下大力量破解、有诸多重点工程需要下大力量攻坚、有诸多艰巨任务需要下大力量完成。我们要求各级干部和广大教师必须团结一致,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工作实效。
  国家和天津市分别出台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必须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静海县委提出教育工作要“上档升级,国优市强,强教为民”的目标,全面构建“保质,保安,保稳,保廉”四大体系,推进教育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学段之间均衡发展,推进教育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同时,我县教育多年来积淀形成的办学经验、办学理念亟待我们继续并发扬光大,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和新规定亟待我们持续不断地推进和贯彻。为此,我们确定了2012年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安全稳定为前提,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实现“上档升级,国优市强,强教为民”为目标,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促进静海崛起作出新的贡献;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主题、主线、主攻方向”,夯实常规,发展内涵,把握重点,打造特色,强化落实,创先争优,全力推进教育工作“上档升级”。应该说,今年教育工作的规划蓝图已经绘就,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下一步的关键是狠抓落实。
  您刚才提到“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请您具体谈一谈。
  一是推进办学条件均衡化。坚持教育经费通盘考虑,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健全重点帮扶机制,每年筹措专项资金用于支援农村学校。抓住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校舍加固维修和功能提升、图书配送、教学仪器配置等工作契机,整体优化办学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使用效益,努力增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实力。二是推进教师配置均衡化。坚持统筹配备师资,每年招录的新教师分配到农村学校、幼儿园任教。坚持科学控制流动,严格控制教师从缺编单位向超编单位流动和农村教师向县城流动。制定鼓励政策吸引县城教师到农村支教,形成支教长效机制。在各方面待遇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出台农村优秀教师奖励办法,鼓励教师扎根农村,献身教育事业。三是推进学校管理均衡化。继续大力开展“百校行”、“十百千”活动,定期举办学校领导干部管理培训班,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强化质量管理,加大薄弱学校、班级、学科治理力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育协作区联教联学体系建设,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的工作格局。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抓好“三风一训”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积淀学校人文精神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加大招生管理的力度,逐步加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的分配比例,严格控制择校、借读,促进生源均衡。
  您刚才提到的2012年的教育工作目标和任务很明确,关键是落实,您认为如何“抓落实”?
  抓落实首先必须认识到位。落实与否决定成败,落实成就事业。抓落实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发展的必经之路;抓落实是每项工作取得成绩的基本保障;抓落实是每条措施发挥应有作用的先决条件。不抓落实,再好的决策也是纸上谈兵,再好的规划也是空中楼阁,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好的机遇也会丧失殆尽;不抓落实,我们确定的工作就会落空,就不会“上档升级”,更不会“国优市强”。能不能抓好落实是关乎教育形象和教育发展的大事,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工作作风的重大考验。全县干部教师都充分认识到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我们要求全县干部教师都要在抓工作落实上树立“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闲不住”的紧迫感、“拖不起”的使命感。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重视抓落实,要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高度推动抓落实,要站在事业成功、人民满意与否的高度强化抓落实,把抓好落实作为工作的第一任务,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您认为落实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是什么?
  制度是保证工作落实的前提和关键,没有制度的落实就没有工作的落实。抓落实必须健全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制度。各学校、各单位要重视建章立制,突出管用实用,形成人人负责、环环相扣、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用制度的约束力推动工作的层层落实。多年来,各单位、各学校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特别是德育常规、教学常规和财务管理常规等都很清晰,但是制度执行不到位,甚至有制度不执行的问题依然存在,必须引起全县学校干部、教师高度注意。要抓制度的再完善、再学习、再明确、再推动、再落实,把执行制度作为常态,作为落实工作的关键环节抓牢抓实。要进一步严格政治纪律、行政纪律和工作纪律,确保政令畅通、纪律严明,特别是对明令禁止的事情,对必须落实的工作,对限期完成的任务,任何人都不能懈怠,更不能搞变通,必须坚决执行到位。要强化岗位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完善的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对该报告的事项没有报告、对该执行的制度没有执行、对该处理的问题没有处理,对该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年内,县教育局将对一些重点工作的落实完成情况一追到底。要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有力发挥表彰的激励作用和问责的约束作用。同时,要加大跟踪督察督办力度,做到层层负责、层层落实,保证每一项工作、每一项制度落实到位、执行到位。
  在“抓落实”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什么?
  要脚踏实地抓落实。做教育工作必须扎扎实实,稳中求进;必须有实干的态度和作风;必须认认真真,敢于担责;必须真抓实干,敬业奉献。我们要求全县广大干部、教师要树立“一分布置,九分落实”和“坚持就是落实”的理念,立足本职岗位,锁定工作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抓稳打,盯住工作任务,一项一项地真干实干。要善于克服困难,敢于迎难而上,舍得精力,深抓细耕。要有锲而不舍的毅力和精神,坚定信念不动摇,抓住工作不懈怠,讲实话,办实事,用实招,在抓上求突破,在干中见实效。要善谋落实之策,凝聚落实之力,上下同心,拧成一股绳,切实把精力倾注在抓落实上,把活力展现在抓落实上,把能力体现在抓落实上。要注重解决问题,遇到难题不躲不闪不放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坚决反对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的做法。要坚持做到凡是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地干好,就要较真较劲地干好,就要一抓到底地干好。
  抓落实是各级干部的最根本、最重要的职责,是领导工作的基本环节,是领导能力和水平的实际体现。我们要求全县教育系统各级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要倾心倾力抓落实、率先垂范抓落实,把抓落实作为每天工作的常态。在抓落实的过程中考察干部、考验干部、选拔干部。在干部任用上,以是否作风务实、工作扎实、敢抓落实为标准,用会抓落实的干部、善抓落实的干部、能抓落实的干部,切实把爱岗敬业、业务精湛、肯干实事、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教师放到重要岗位上来。
  抓落实要突出重点。必须确保重点工作到位,坚持以点带面、以重点带动全局,这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方法。我们要求本系统内各单位、各学校和广大干部教师要把握全局,明确重点,认真积累抓重点工作的经验,推动整体工作上水平。特别是学校主要领导干部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明确主攻方向,分清轻重缓急,确保整体工作有主有次、有声有色、有条不紊、协调开展。
  抓落实要创新思路。落实工作不能一般化,必须高标准、高要求、创特色、见成效。我们要求本系统内各单位、各学校和广大干部教师要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推进工作,立足于“上档升级,创先争优”,对已制定的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和工作目标要再提升,在工作创新上做文章。要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高起点谋划思路,高标准制订措施,高效率推进落实,力求每一项工作有特色、创一流。要结合实际,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责任编辑韩大勇)
  静海县位于天津市西南部,距天津市区40公里,东望渤海,西连冀中,南临沧州,北接津京,素有“津南门户”之称,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县之一。全县总面积1414.9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其中16个建制镇)、384个行政村,总人口57万人。县内现有幼儿园308所,中心小学99所,初中39所,高中1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近年来,静海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速上升期,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更加突出,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静海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教育工作要“上档升级,国优市强,强教为民”的目标,全面构建“保质,保安,保稳,保廉”四大体系,推进教育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学段之间均衡发展,推进教育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2011年4月9日,周士华接任静海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开始新的历程。从1983年至今,从静海县第一中学教师、静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兼副局长、文化局局长到教育局党委书记,周士华又回到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丰富的工作履历为周士华书记看待和解决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工作中他雷厉风行、狠抓落实、力求高效,体现了卓越管理者的管理智慧和才能。上任之后,他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倡导深化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品质;倡导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五个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倡导开门、开放办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他身体力行、统筹兼顾,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注重计划、狠抓落实,雷打不动地参加两周一次的机关科级以上干部例会,避免工作的盲目性、无序性,保证了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推荐访问:扎扎实实 教育事业 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