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

  【摘要】学以致用是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把无生命的语言和有生命的生活紧密相连,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生活场景中自觉的使用英语,达到真正的学会英语。
  【关键词】关注 身边的人和事 生活经验 过“洋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66-01
  语言的作用是为了交际。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尤其是小学生的英语启蒙教学。学生只有在头脑中形成用英语进行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学习动机,才能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从而大大地促进学习。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尤其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捕捉生活中的英语。
  1.用英语的眼光关注身边社会生活,创设全新的思维方式
  陶行知先生批评旧教育是“死读书,读死书,教死书”,是摧残人才。上英语课,我们不能“照本宣科”,用灌输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单词、词组和句型,使学生远离现实生活。“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教育从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让英语教学走进生活,使课本生硬的词句活起来了,引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我在开学上的第一堂英语课时的“就职演说”是:“各位同学,很高兴成为你们的英语老师。我姓欧,你们可以叫我‘欧老师’,但是既然我们学了英语,你们就应该叫我‘Mr. Ou’,我会更加开心。”第二天就有几个比较开朗的学生用英语称呼我,我大大表扬了他们。当英语称呼能够不依靠意识,而是自然而然地出现在生活里,生活走进英语的希望就被点燃了。为了让学生更自然地说出英语,我让学生取英文名,告诉他们如何称呼自己的其他课任教师,如何用英语称呼同学、校长,如何用英语打招呼等;无论课上还是课后师生都尽量用英语交流,倡导同学互相之间也用英语称呼,并在每班设立一个英语角;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家里的认识的物品贴上英语标签,把学过的英语歌曲、儿歌、课文等表演给自己的长辈看。这样的要求既新鲜,又富有挑战性,学生非常愿意尝试,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运用,才能让他们长久的保持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学习是人的主观的精神活动。要获得知识,人必须积极地使用并协调自己的感官,发展自己的大脑,并做出主观的意志努力。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是记忆英语的机器,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灌输花时多,效果差,学生听、记、背、学的很苦,求知欲没有了,创造力被抑制了。因此,在英语教学操作上必须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大卫曾通过大量的教改实践提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在美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整堂课的主流,他们按时(两周一次)变换他们在课堂上的位置,每次为自己找好一个伙伴,这样让学生有充分锻炼听说的机会,学会交际的本领。在课堂交际中不断认识新伙伴,学生的紧张感逐渐消失,学生由惧说—想说—敢说的进步过程,说明学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并在交际过程中学到了新知识。
  我在教授牛津英语5A第Unit 6 Doing Housework A部分课文时。在学习完本课重点句型后,我又向学生解绍了西方人打电话时的语言习惯。这时,我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回忆自己平时打电话时还可能说些什么话。教师一一用英语作答,并板书:
  请问你是谁?May I know who’s calling?
  对不起,你打错了。Sorry, you’ve got the wrong number.
  请别挂断。 Hold on, please.
  我能和……通话吗? May I speak to…?
  ……
  最后,教师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组进行情景再现操练,很多同学不但能运用课本上的一些基础知识,同时也加进教师板书的打电话时经常用语,达到了课堂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从过“洋节”入手,让英语的风俗习惯融入学生的生活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我们现在所采用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其教学内容及设计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话题包括了动物、数字、颜色、身体、食品、玩具、个人情况、家庭、学校等等方面,这些都取材于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教师除了要构建一个生活化的课堂外,我们还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以“洋节”为例,纵观牛津版小学英语3A——6B,其中有不少课文涉及到了各种“洋节”。粗略统计一下有:Mother’s Day,Teachers’ Day, Women’s Day, Children’s Day, Christmas Day,New Year’s Day,Halloween, Easter…我们在教学这些类型的课时,不能就书讲书,讲完之后,置之高阁不闻不问。这些课的时间安排,往往与真正的节日相差不了多长时间,如果在授完课后,适时的让学生为这些节日策划活动,学生在期待这些日子到来的同时,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和渴望。其次,利用节日、生日,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主题活动。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学生装扮教室、制作礼物、贺卡,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的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真正的做到让英语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去交流,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这样,英语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除了依靠课堂教学,还要注意在真实的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能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学生的生活就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把无生命的语言和有生命的生活紧密相联,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快乐的生活场景中自觉地使用英语,达到真正地学会英语。

推荐访问:得来 纸上 此事 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