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情感元素投入,凸显社会教育功能] 古代代表战争元素

  摘 要: 在学校教育中,政治课程具有三个明显特点,即思想教育性最突出、社会联系性最紧密、实践应用性最有效。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政治教学与一个人的个人情感、社会情感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加大情感元素的投入力度,更要把这种教育教学活动投放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之中。这种“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做法,既符合思品课程教育教学的内在发展要求,又是提升课程教学质效、增强社会实践功能的最佳形式,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引领作用。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情感教育 社会教育功能
  思品学科及其教学活动的社会情感因素最强、最实在,应是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及其教师却人为地淡化甚至削减了社会教育的特征和功能,把它仅仅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实施“封闭式管理、车间化操作、生产线模式”的刻板教法。这种行为不可避免地使得学科教学长期处于颓废低迷的状态,再加上应试教育和社会浮躁心态的负面影响,思品教学逐步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我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自己的看法。
  一、长期实施“纯学科化”教学模式,逐步演绎课程教学和思想教育的“两条腿走路”现象,从而酿成互相脱节的不良结果。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种情形:有些青少年在校园里的确是乖巧听教、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是到了家里却完全变了样——脾气见长,动辄与父母顶撞吵闹;对家庭的批评教育不以为然,甚至以“代沟”为借口反唇相讥;大把花钱,一点也不心疼父母的艰辛和不易;除了撒娇、要吃要穿以外,很少与父母进行生活上的沟通交流,此为一类。第二类,有些学生打着学习需要的旗号,背着老师和家长暗地上网玩游戏、乱交友,还热衷于“异性交友”,甚至发生早恋行为;第三类学生,对待学习只是应付而已,完全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却模仿社会上的不良行为,自以为潇潇洒洒、轻松快活,甚至鄙视那些勤奋学习的同学,反而把人家看成是“不肖的异类”。对于以上种种现象,许多人总是把责任归因于“独生子女难教难管”,我们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是反观学校教育现状,难道没有应当总结和值得深思的地方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我在一次初中德育工作教研活动中,亲历了这样一幕。为了深化《与父母平等沟通》的内容教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绘声绘色地大讲特讲一番,令现场所有人不禁心生敬佩,突然从附近发出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课后我特意找到了这个学生,问他课堂上为什么会冷笑,最后他才说:“我们的政治老师太虚伪了!”原来,这位经常向学生父母告黑状,并公开声明:对孩子不能讲民主,要“强行管教”,以防家庭失控而后悔莫及。在非权力因素影响下,有些家长厉行“高压政策”,除了学习交流,几乎不容孩子有任何的“异常行为”和“反抗性语言”。对于这种正统化的“言行不一致”,难怪学生对他“嗤之以鼻”。再细想一下,诸如此类的教育异常行为并非偶然现象。毋庸讳言,从中折射的教育现状不能不令人担忧。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在无力改造社会大环境的情况下,至少在“教鞭能及”的范围内,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言行一致,对学生施以积极性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专职政治教师还在“玩弄职业政治手腕”,让人的心里实在不是个滋味。
  二、在实现“三维目标教学”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显现政治教学的个性化特征,强化情感因素和社会教育功能。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战略性眼光和指导思想,根据课程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增强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实效而竭尽全力。
  一是紧抓爱国红线,加强学生思想意识的灵魂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是思品教育的灵魂元素。因此,我们要紧扣“爱国”词眼,把弘扬爱国精神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如在教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时,应当重点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讲述当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地阔步在“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上,让学生深受爱国主义教育。再如,笔者在教学“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时,补充讲述了朱自清先生“宁可饿死,绝不吃美国救济粮”的爱国感人事迹,让学生在瞻仰历史爱国事迹的同时,有效增强中华民族的灵魂意识。此外,在“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的教学中,可以用借助多媒体手段,直观演示祖国壮丽山河的光辉形象,还可以把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时犯下“火烧圆明园”之类的滔天罪行向学生口头描述或以电化教学的方式展示,在促使学生对祖国锦绣山河加强感识的同时,通过历史与国情的联系教育,让他们认识“弱肉强食、落后被打”的社会法则,以增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情怀,增强他们建设伟大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有效拓展空间,加强学生思想意识的还原教育。所谓还原教育,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向学生介绍或展示历史上发生过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现象,让他们在感同身受之中自觉接受强烈的思想意识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延伸课堂教学环节,向社会生活攫取生动活泼的信息资料来拓展教学,让思想教育活动更加鲜活生动。如每年一度的清明节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祭扫烈士墓的同时,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激励认真学习”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因为这是历史上无数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建设祖国、振兴民族的担当责任;教育他们要珍惜青春和生命,勤学本领、强身健魄,用实际行动来报效我们的伟大祖国,告慰已逝的先烈英魂。
  三是增进家校联系,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教育。有人这样说过,有效的思想教育和良好习惯都在养成中得以发展与强化。性情可塑性较强的初中学生处于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对割裂开来,以防教育效率的抵消和碰撞,而是要通过登门家访、互通手机信息、电话联系、网络对话等各种形式,与家庭教育链接起来,在施展非权力影响的同时,努力放大学校教育的效率和效应,从而形成养成教育的强大合力。例如,在教学“与父母平等沟通”的前后,笔者借机对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形成了“学生家庭档案”,从中熟知了部分学生的平时思想“不正常”和行为有些怪癖,正是家庭存在的特殊情况所造成的。对此,我经常制造机会,一方面找学生谈心疏导,一方面与家庭联系沟通,希望家校双方能够联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联合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回家以后能主动坐下来与家庭谈学习、谈生活、谈将来的打算了,原来那种“不求成才,但求成人”的希望在破灭了好久之后,又重新产生了希望,全家人为此感到振奋。从学生及其家庭的鼓励来分析,家校联合的教育方式还是十分必要的,对促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从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在激情引趣中催生学习情感,在师生互动中提高教学效率,在联系实践中放大教学效用,用思品学科的内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才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的进程。

推荐访问:社会教育 凸显 加大 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