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肝癌的“金标准”|甲胎蛋白诊断肝癌的标准

  78岁的李婆婆去年体检时,B超显示肝脏有一个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给她做了一个增强CT检查。结果发现,此病变虽然直径不到两厘米,但在增强扫描中却呈现出典型的“快进快出”表现,因此拟诊为原发性肝癌。但李婆婆自己没有感到什么不舒服,因而对医院的诊断有些不相信。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李婆婆住进医院做肝动脉造影检查(DSA),结果发现,虽然肝脏的确存在一个病变,但不具备典型肿瘤染色征象。为了慎重起见,医生又给她做了一个磁共振(MRI)检查,结果报告为多考虑良性病变。
  面对三个检查、两种结果,李婆婆和医生都感到迷惑不解。李婆婆说,花了这么多钱,也没搞清病情,真是冤枉!医生说,CT、DSA和MRI都宣称自己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可是现在不知道该相信哪个!李婆婆的病就这样搁置下来了。半年后,李婆婆还是放心不下,便下决心花8000多元做了号称是探测肿瘤的“雷达”的PET-CT,结果显示李婆婆不仅患了原发性肝癌,而且已经出现了腹腔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是李婆婆坚持认为,四个检查中各有两个诊断为良性、恶性,不过是打了一个平手。最后,在肿瘤科医生的建议下,她接受了肝脏穿刺活检,最终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肝细胞癌。
  肝癌号称“癌王”,由此可见其凶险程度。但肝癌早期并没有特异性症状,很难引起患者警惕,只有依靠相关检查来确诊。那么,在诸多检查项目中,哪一种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呢?
  放射线科专家介绍,CT和磁共振在诊断典型肝癌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待不典型的肝癌也有误诊的可能。DSA直接对肝动脉造影,因而诊断价值更大,但对于少数不以肝动脉为主要供血血管的肝癌或含血管较少的肝癌,容易漏诊。这三种检查均属影像学范畴,所以都不能作为诊断肿瘤的“金标准”。
  PET-CT中心主任介绍,PET-CT在影像学的基础上,可以同时了解病变代谢的特点,因此对肿瘤的诊断和良恶性的鉴别具有极大的意义。但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它的特异性较差,也就是说,有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李婆婆的病情由于已经出现了腹腔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所以才被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因此,PET-CT最多可以认为是探测肿瘤的“雷达”,也不能认为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
  肿瘤科的专家则认为,虽然诊断疾病需要依赖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体液化验等多种手段,但只有病理检查才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通常,取得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包括手术切除、包块穿刺或活检、收集胸腹水或痰液涂片等手段。肝癌虽然凶险,但我国在早期治疗上已取得国际瞩目的突出成就。因此,像李婆婆这种情况,应尽早进行肝脏病灶穿刺活检。只有在肿瘤早期明确诊断,才可能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
  (摘自《家庭医学》)

推荐访问:肝癌 诊断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