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常州举措]新生代农民工

  常州市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地区“长三角”的重要城市之一,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120多万(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按照全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比例(61.2%)推算,常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将会超过70万人。这样一个全新的、数量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将会成为影响常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为让农民工尽早融入城市,平等享受市民待遇,常州市政府不断探索改善农民工生活保障、户籍改革、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子女教育、农民工服务、法律援助等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三大举措
  常州市不断探索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新举措,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
  大力建设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主渠道——新市民学校
  “新市民”是指凡在城市办理暂住证后,连续工作、生活、学习一年以上(不同城市的规定有所不同),有固定住所或相对固定住所,有合法稳定的生活来源,并符合城市计划生育政策的外来务工(农)经商人员及其子女。
  新市民学校就是以“新市民”作为教育对象而开设的学校。由政府部门牵头联系学校、机关部门、企业、行业组织、工会等单位多方联动、整合资源举办,采取“就近就便”的就学原则,以流动人口比较大的用工单位为母体开设学校,对零散的农民工在城郊结合地村镇、街道、社区兴办学校,主要立足于培养“新市民”面向现在和未来生活所必需的认知水平、职业知识和技能、职业心理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
  2003年4月,常州市钟楼区在辖区内外农民工聚居地率先开办了首批11所“新市民学校”,这一举措开创了全国举办“新市民学校”的先河。2004年,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介绍了“常州做法”,将之作为常州创建“学习型城市”的一个亮点和经验。仅2009年,新市民学校已经实现农民教育培训67万人次。其中,新市民教育培训7.5万人次;实用技能教育培训20.5万人次;农民创业培训8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5万人次。
  常州市新市民学校秉承“有教无类”的办学原则,以培养培训未来合格的市民为宗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可谓“包罗万象”。综合来看,常州市在举办新市民学校的过程中,体现出三方面特点。
  一是政府重视。常州市政府将新市民学校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实现新市民角色转换、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生计问题和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人财物等方面都给予高度重视。如常州市钟楼区成立了学校工作协调小组,宣传、综治、城管、司法、计生、工会等13个涉及外来务工人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由区委副书记和宣传部长分任协调小组的正、副组长。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宣传部为牵头部门,负责学校的协调、指导与督查。各街道明确专职人员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学校所在村、社区、企业承担具体工作。
  二是多方联动。从硬件方面看,首先是落实场地。常州市政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与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共同确定办学地点。其次是落实经费。在无专项资金的情况下,办公经费挤出一点,政府财政申请一点,成员单位支持一点,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学校运作。以钟楼区为例,学校场地因地制宜,分别是企业、街道或社区居委会原有的各类会议室和活动室;所需的经费是从宣传、司法、文教、卫生、计划生育、劳动人事等相关职能部门“挤”出来的;教员除部分从学校聘请外,大部分由上述各部门按需选派。第三是落实教材。钟楼区编印了5万册《“新市民学校”百问读本》,配发到各学校,免费发放给学员。从软件方面看,首先是完善规章制度。初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新市民学校运作体系。制定了新市民学校的《管理规程》、《负责人职责》、《学习辅导员职责》等规章,政府机关与企业、培训学校等单位建立了工作联席会议和教学计划协调等制度,构建了覆盖全区、上下联动的运作网络。其次是解决师资问题。调查发现,常州市钟楼区充分利用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等人力资源,从不同的单位抽调师资。
  三是内容宽泛。常州市立足于培养外来务工人员(新生代农民工)面向未来生活所必需的认知水平、职业技能、情感意志等综合素质,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三大教育板块为主线,力求使教育内容涵盖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卫生、家政、生活等各类知识。与普通培训不同的是,新市民学校实行“按需教学”,根据学员的需要确定教学的内容,务求实效。
  政府牵线搭桥,调动企业参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积极性
  常州市钟楼区人事劳动保障局通过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例如:2008年3月, 在钟楼经济开发区内的常州商隆产业用纺织品有限公司举办为期一个月的“钟楼区农民工技能培训班”,首期40多名农民工通过缝纫工技能培训和法律常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经考核合格得到相应的《就业培训结业证书》;2009年,常州市总工会全面推进万名农民工援助行动,决定在农民工较多的规模企业中,建立10个农民工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农民工岗位技能升级培训和安全教育等基础培训,实现全年培训农民工10000人的目标(周凌虹、顾生庚:《全市将建10个农民工培训基地》,《常州日报》2009年8月14日第8版);2010年2月20日,钟楼区安监局与建设局与美吉特家居建材广场联合举办钟楼区2009年安全生产“春风教育”培训班。200多名来自江西九江庐山区建筑工程总公司和常州西林建筑公司的管理人员及建筑工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在企业内举办的职业培训非常欢迎,有97.3%的新生代农民工对这种职业培训模式持认同态度,觉得见效快,实用性强。
  构建以社区大学为龙头的终身教育体系
  常州市在新市民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以常州社区大学为龙头的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重要补充。2009年,常州市教育局牵头14部门(单位)成立终身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出台《常州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施意见》,成立江苏省首家社区大学——常州社区大学。常州社区大学由市政府主办,依托常州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网络和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充分整合区域教育机构乃至全社会的优质资源,并形成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和社区居民学习点四级网络,实现了常州城区的全覆盖,创出了具有“常州特色”的社区大学新模式。基本形成社区大学、社区培训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居民(村民)学校四级社区教育网络。现阶段,常州社区大学首批分院、加盟学校有“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钟楼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等六家分校。   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数据上看,仅2008年和2009年两年,新市民学校就培训“新市民”100多万人次。但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常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从来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的比例为30%,接受过政府或企业专门组织的培训的仅占16%。而在接受过政府组织的专门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这种培训 “对就业基本没有什么用”的高达75%。由此可见,此类培训更多地聚焦于一些城市生活常识的培训,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常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和生存现状。针对常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的现状仍不乐观。
  培训资源条件“缺少”
  调查发现,培训资源“缺少”的表现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缺少独立的教学场地。由于教学场地的限制,有些新市民学校不得不“借鸡生蛋”,依附在别的单位进行办学。二是缺乏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依托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挤”出钱来运作,这势必影响到新市民学校投入的稳定性。三是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的缺乏。调查发现,由于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许多职业培训所需的场地及设备难以到位,职业培训的实际效果不佳。
  职业培训师资“缺席”
  无论是新市民学校还是社区大学,师资的临时拼凑现象仍很严重。新市民学校的授课教师很多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或学校企业的人员临时“借用” 而来,社区大学的培训师资也主要由文化课教师担纲,来自企业一线的教师是很多都处于“缺席”状态,难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技能。
  培训内容“缺陷”
  同时,培训内容也存在简单化倾向。内容更多地指向一些普及性的社会常识、文明礼仪、法律常识、环境卫生等内容。较少涉及专业性较强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此类培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考虑就是想通过类似职业培训提升自己求职的砝码和未来工作待遇,现有培训难以达到预期的职业培训目标。
  培训过程和形式“缺变”
  培训机构大部分都没有对培训对象的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从培训目标的确立到培训内容的选择,再到培训过程的实施,较少考虑到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特征和现实需求,难以引起新生代农民工的兴趣,最终导致培训效果的“缺失”。
  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缺乏”常态运作机制
  常州市以政府牵线、企业为背景的培训基地建设计划,充分利用企业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职业培训,无疑是有效的,也是受新生代农民工欢迎的。然而,这种面向农民工的培训项目由政府发起,企业承办,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积极性成为培训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但这种由政府发起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对于以追求利益为导向的企业而言,难以调动其承办此类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保证此类培训项目的长期、常态发展。
  政策建议
  切实加强资源建设
  一是政府应强化职业培训的战略地位。为充分利用现有职业培训资源,协调组织多方力量,政府要力促分管职业培训的有关行政部门搞好职业培训发展的统一规划,协调职业培训的整体布局,完善职业培训的各种形式,按照各自的职能,有所侧重地抓好职业培训及其相关的配套工作,以确保真正通过职业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完善新生代农民工有效就业的机制,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另外,政府应逐步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免费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吴济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的对策》,《教育探索》2007年12期,3-4页)。
  二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夯实培训基础能力。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立法、制度等手段规范企业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行为,并使之常态化,形成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企业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宣传力度,树立典型,加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激发企业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兴趣和热情。
  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为强化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必须推行和落实好三个准入:一是抓好职业准入的落实。要在现已确定的职业准入范围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职业准入制度,逐步做到凡已公布实行职业准入的行业,新生代农民工如果没有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毕业证或职业资格证则不能进入该行业就业。二是抓好城市准入的落实。要想发挥职业培训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巨大作用,就必须坚持新生代农民工要在职业学校毕业,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才能进入大中城市务工暂住,甚至落户的准入。各类城市企业在聘用新生代农民工时,只能与具有相应职业资格的劳动者签订合同。三是抓好年龄准入的落实。未成年初中毕业生不得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雷世平:《发展职业培训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治本之策》,《职教通讯》2003年6期,3-6页)。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常州市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农民工的个体差异,没有引导他们将学习的方向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相对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外出动机更加多元化,职业期望也更高,但对自己的生涯缺乏规划。而职业生涯规划则可以使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对职业生涯进行持续的系统安排。在这方面,政府支农部门的专家和农村社工以及NGO组织等应当在为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献策献力(刘寿堂:《继续教育:成就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必由之路》,《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11期,70-71页)。
  多方联动,提供多样化培训
  一是培训类型多样化。 基于新生代农民工不同的学力、条件、需求等现实因素,可提供以下几类职业培训:
  正规学历形态的职业培训。这类职业培训主要由常州社区大学(学院)提供,为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经济能力并有继续深造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机会。
  定期职业培训。这类培训主要以新市民学校作为承办的主渠道。开展层次、形式灵活多样的定期职业培训是有效、快捷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应切实发挥地方政府在举办职业培训中的主导作用。
  非定期职业培训。这类职业培训主要为在岗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继续教育或专业强化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发展等因素,在工作之余学习,为将来转岗或职业发展作准备。
  二是办学主体多元化。职业培训成本相对较高。要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培训,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参与到职业培训中。必须要构建以政府、企业为主体,教育机构、行业协会、社会、个人广泛参与的一支职业培训队伍,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
  加强农民工培训教学改革
  要真正实现职业培训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必然要从教育教学这一微观层面进行系统的变革。
  第一,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特征、兴趣、能力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新市民学校和社区大学(学院)是常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的主力军。这两类学校必须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研究,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培训的需求特征,如培训目标、职业兴趣、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全方位了解,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在社区大学(社区学院)中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设置专门专业或教学班。社区大学(社区学院)职业培训的办学实力相对雄厚,有能力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力和需求开设相应的专业或教学班。这种专业或班级可以打破一般的教学常规,实行灵活的学制、学时,教学内容也更为实用,教学场所及教学方法方面也更为灵活。
  第三,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新生代农民工教学班的教育教学中,应从其学历基础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选择更易为他们所能接受的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等,力求这种教学班能达到“短”、“平”、“快”的效果。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苏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推荐访问:常州 新生代 农民工 职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