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海外集》中的海南民俗拣梳】苏轼民俗观

  内容摘要:苏轼谪琼三年余,留下诗文数百篇。这些诗文中零星地记述了海南当时的民俗。通过选拣、清理这些散见于诗文中的民俗“碎片”,复原其原貌,可以窥见海南宋代民俗一斑。海南民俗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与大陆有斩不断的文化联系。
  关键词:苏轼;海南;宋代民俗
  一.垂老投荒赴海南
  宋绍圣初年,统治阶级内部派系矛盾加剧,朝廷对元祐党人的打击报复日趋严重。此时谪居广东惠州的文豪苏东坡写了一首《纵笔》诗“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不料这首描述个人生活实况的小诗,传至京师后,竟触怒了天子。宰相章惇不满苏东坡“春睡美”的悠闲状态,笑曰:“苏子尚尔快活耶”,于是东坡再贬海南,赴昌化军儋州安置,事见《舆地广记》、《艇斋诗话》等籍。苏轼在海南度过了几年“食有并日,衣无御冬。凄凉百端,颠踬万状”(见《移廉州谢上表》)的艰辛日子,但是仍然笔耕不缀,留下了诗、词、表、颂、铭、书信等数百作品中,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了一本对海南人民真诚赞颂的诗卷,读到了一本海南风土人情的真实描写的风俗志,读到了一本描绘南疆海涛胜地的幽雅美丽的画册,读到了一本反映汉黎乡民纯朴互动的记实录。”(见唐玲玲《苏轼贬儋时期的心斋修养和艺术情趣》苏轼研究学会、儋县人民政府合编《纪念苏轼贬儋八百九十周年学术讨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年5月版第20页) 我们筛捡、梳理散落在这些诗文中的海南民俗,再现海南宋代民俗一斑。
  二.《海外集》中海南民俗拣选、梳理
  1.上巳上冢
  大陆一般都选择在清明节给亲人扫墓,而海南人却选择大陆人娱乐嬉戏的上巳节祭祀亲人。苏轼明确记述“海南人不过寒食,而以上巳上冢”,选择在“上巳”这一天上坟扫墓。还描摹了祭祀情景:“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记得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上巳节是中原一个古老的节日,系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上巳春浴的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派女巫掌管此事,成为官定假日。“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记述就是描摹当时这一情景的。
  2.穿吉贝布
  苏轼《和淘拟古九首》最后一首记述了一个幽居在深山的黎族青年,背柴到城市卖钱,看到苏轼身上穿的儒衣冠哑然而笑,虽然彼此语言不通,但是他们心地善良,送他一块吉贝布,抵御海风“遗我吉贝布,海风今岁寒。”让苏轼倍感温暖。当时海南的纺织品,多以丝麻为主,棉花种植稀少,棉花织成的布,叫做吉贝布。周去非《岭南代答.海外黎蛮》载“妇人高髻绣面,耳带铜环。垂坠至肩,衣裙皆吉贝,五色灿然”。吉贝布就是今天黎锦的前身,黎锦是黎族文化中最为闪光的一项。
  3.贸香为业
  《和陶功农六首并引》云:“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秔稌,不足于食,乃以薯芋杂米作粥糜以取饱,予既哀之,乃和渊明《劝农》诗,以告其有知者。”说明当时海南主要靠贩卖沉香为收入来源。《儋州县志》载:”沉香,叶似冬青,树形崇竦,其木枯折。皮朽烂,内心乃香”《续博物志》云:沉香,杂木也,沉与水多年得之,皆为沉水香。然生采之,即不香也。又《虞衡志》云:”沉水香上品,出海南黎峒,一名土沉香……大抵海南香,气清淑如莲花。省民以一牛博香一担归,择得沉水香者,十不一二”。古代海南多沉水香,当地人作贡品或出售给大陆人作烧香拜佛之用。苏轼还写《沉香山子赋》一文夸了海南的沉香。
  4.以牛为药
  宋朝的海南,还十分落后,当地百姓没得医疗技术,得病后,往往依靠巫术、求神的手段治疗。苏轼书写柳宗元《牛赋》后并做了跋文,跋文中记述:“岭外俗,恬杀牛,而海南为甚”、“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数十牛”,这些牛大多是从大陆运过来的,十分不易。巫医对百姓欺骗说,生病后如果吃药,神会发怒的,你的病就再也治不好了,结果往往是“人牛皆死而后已”。对于这种陋习,他深感痛心,就写了这首《书柳子厚牛赋后》规劝当地父老相亲,希望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改变这种迷信鬼神的不良习俗。不仅如此,他还写信叫人从大陆寄来一些草药给当地百姓,并把自己的收集的偏方交给当地百姓。
  5.坐男使女
  当时儋州还保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的某些迹象,保持着“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即男子在家闲着,女子外出务工的奇特社会分工现象。这是苏轼在元符二年闰九月十七日在书写杜甫的《负薪行》后,在诗后题道:“海南亦有此风,每诵此诗,以谕父老。然未易变其俗也”。《负薪行》这首诗本来是杜甫描绘的川东一代妇女的辛劳,外出砍柴卖得些许小钱回来养家,而男人闲在家里。他是为川东妇女的悲惨命运鸣不平的,苏轼在颂读这首诗后,觉得海南风俗也与夔州很像,于是想劝导当地百姓,希望得到改变。但是效果却不好。宋代另一位贬臣李光也在《儋耳庙碑》上也记述过海南的这种奇异的男女分工的风俗,“男子坐食于内,而妇人经营于外”的“怪习俗”。
  6.祭灶
  祭灶习俗由来已久,一直保留至今。旧历十二月二十三这天为“祭灶节”。祭灶是男人的事,家里灶上的神像要请下来烧掉,送灶王爷上天,祭灶的时候还要预备清水、草粮,这是给灶王的马吃的,直到了正月初一才迎接灶王爷回家。把灶王爷送走以后,就要开始打扫房子了,这时每家每户都要预备一把新的扫把,把屋顶墙壁都要打扫一遍,这就叫做“扫尘(陈)”。《儋县志》中记载儋人“以竹叶扫屋尘,换炉灰,夜具酒果,送灶君朝帝。”苏轼在《纵笔三首》中其三有诗句“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用酒和猪肉祭灶。膰,就是祭祀用的熟肉。由于北方的船迟迟未到,在海南买不到米,东坡已经半个月不温不饱了,于是内心非常期盼东家能在祭灶之日送他一块熟肉。东坡原本就喜欢吃肉,他被贬黄州后曾戏做《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的自家君莫管。”后世声名鹊起的“东坡肉”便源于此。   7.生猛的饮食
  《闻子由瘦》中“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熏鼠烧蝙蝠。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在这短短的几句诗句中,把海南生猛的原生态饮食习惯描摹出来。由于海南生产方式落后“播厥熏木、腐余是穑”(和陶劝农六首其二),产量自然很低,“所产秔稌,不足于食”,薯芋是当时的主食。另外还必须寻找粗粮予以补充,再不够,则只好吃现成的小动物了。熏鼠、蝙蝠、蜜唧、蛤蟆就是海南土人的食物。熏鼠:就是用烟熏洞穴捉老鼠,然后用泥巴裹住放在火中烧,去内脏,佐食。黎族人缘袭此俗直到解放前。烧蝙蝠则是活捉蝙蝠剥皮,去掉内脏后,在火上烧熟吃。蜜唧:用刚生下的幼鼠,赤红无毛,或者蠕动的老鼠胎儿,用蜂蜜浸泡,挟出取食,吃的时候唧唧有声,故称。吃蛤蟆的习惯不仅仅海南有。早在唐朝,韩愈《答柳州食蛤蟆》中就有“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句子,说明柳州也有吃蛤蟆的习惯。
  8.用松明照明
  “海南多松,松多故煤富”,煤,就是烟灰,苏轼用这个做墨汁:《书松》“其明为烛,其烟为墨 ”。明就是松明,即松树脂。《记海南作墨》“余松明一车,仍以照夜”、《夜烧松明火》“夜烧松明火,照室红龙鸾。”均表明海南当时采用“松明”做照明材料。
  三.沧海何曾断地脉
  海南民俗虽然具有浓郁的岛屿气息,但是和祖国大陆文化却是一脉相承的,属于岭南文化。正如苏轼诗句表述的那样:琼州海峡并没有隔断海南和大陆的骨肉联系。从梳理出来的海南民俗中我们可以看到和两广民俗的不可分割的牵连。苏轼给海南带来了中原的诗书礼仪,更强化了这种血肉关联。在《海外集》中苏轼三次书写在海南度过上元夜的情况,过上元夜,海南和大陆并无太多差别。在《书上元夜游》中苏轼以寥寥百余字,把自己在海南度过的上元之夜的情景写得精彩之极:与友人步西城、入僧舍、历小巷、看到“民夷杂揉,屠沽纷然”的景象,后又引发了他对人生的感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祭灶这一习俗则和大陆更是相似了。
  参考文献:
  [1]韩敏 苏轼谪居海南事迹系年[J] 海南大学学报 1986(4)56-68.
  [2]曹艳春.周和军 苏轼谪居海南诗文中的海南形象研究[J]时代文学 2011(4)上 213-214.
  [3]林冠群 新编东坡海外集[M]海南出版社 海口 1992.
  [4]李启忠 历代名人入琼诗选[M] 海南出版社 海口 1993.
  ※ 本文受海南省社科联项目“传播与渗透-海岛民俗与大陆文化”资助 课题编号HNSK06-26。
  雍天荣,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师,长期从事公共关系、旅游文化研究。

推荐访问:海南 民俗 苏轼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