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速度,绽放精彩】放慢歌曲速度的app

  【设计理念】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是写一种自己喜欢的美味,但每年这一习作,孩子们不是盐豆、煎饼、腌辣椒、豆腐,就是过桥米线、擀面皮、牛肉粉丝,孩子们爱吃,因此写起来很精彩。今年我决定一改往日做法,何不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一下做菜的感觉呢,这样写起来不是更好吗?基于此,我布置学生周末做一次饭,并把做饭的过程写下来。孩子们做饭的兴致颇浓,可文字上体现得却不够丰富,三言两语,该详写的不详写,做菜动作一语带过。于是我设计了此课的教学,教学生抓住动作这一个细节将文章写具体、写生动,让孩子们边实践、边体会动作,从而举一反三学会选取特定的动作,来烘托人物的心情或品质。带着感情写作文,写自己的生活,吐自己的内心,作文不再枯燥,而是一种快乐、一种情趣、一种享受。
  【教学流程】
  一、生活撷取,评价导入
  师出示一名学生的周记《炒土豆丝》片段:
  开始切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可怎么也学不来。妈妈切的土豆厚度不到一厘米,而我呢,切的最薄的也有两厘米。真是看着简单做着难呀!经过十几分钟的努力,终于将土豆切好了。
  生自由读,评价:
  生1:开始能学着妈妈的样子切,很聪明,只是妈妈怎样切的我们没看到,不妨写一写。
  生2:他能用数字——“一厘米”“两厘米”来写,只是他是炒土豆丝,两厘米多厚呀!一个完整的土豆,直径一般只有几厘米,几刀下去不就切完了?用得着十几分钟吗?
  师:眼睛看得可真准,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又能与实际生活作比较,说明你平日很注意观察生活。
  生3:老师,我们读到现在不知道他切的是土豆丝还是土豆片呢?(大家笑了。)
  师:大家帮帮他,把切土豆的动作写具体,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我觉得要将动作写具体,要一步一步慢慢地回忆。
  生:实在想不起来回家再做一次,边做边记录,做完了再回忆,再写完整。
  【评析: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寻找写作契机。看似一个简单的评价,为下面写好动作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亲自观察,体验动作
  师:拿出你们带来的大蒜头,现在咱们一起亲自感受如何写好动作。看看你们手里的大蒜头,揉揉、捏捏、闻闻,它像什么?
  生:像婴儿的小拳头那样可爱。
  生:像个白色的小南瓜,上面还有个长长的小辫儿,真好玩。
  师:真会观察,不仅看到了颜色,还看到了小辫儿。老师手里的这颗蒜头的小辫儿像什么?
  生:直直的,像小姑娘的冲天辫。
  师:你看得真仔细,比喻用得真恰当,想象很丰富!怎样剥,猜猜看,能用到哪些动作?
  (生说。师相机板书:捏、掐、撕、拍、拽、捶、咬、掰、抠。)
  师:看老师怎样剥的?(师夸张地演示。)
  生:老师用力掰,掰不动,又用牙咬,不行,又拽大蒜头的小辫儿,而后又用两个大拇指用力向两边掰,终于掰开了。
  生:我还看到了老师嘴巴紧闭,眼睛只盯着大蒜头,掰不开时好像脸都有点急红了。
  师:你看得真仔细,我刚才的动作在你的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似的。轻轻地闭上眼,把刚才的电影慢慢放,就像放慢镜头一般这样,这个动作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下面大家自己剥大蒜,边剥大蒜边把动作夸张一下,放慢速度,你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生专心致志地剥大蒜。)
  师:能说说你是如何剥大蒜的吗?
  生:我用力掰,没掰开。用牙齿咬,太辣了,没咬开。用力拽中间的小辫儿,居然把它拽开了一个口子,再一掰就掰开了。
  生:我是这样剥大蒜瓣儿的,先用手指挠几下,没把外皮挠掉,又用牙齿轻轻一咬,咬开了一个小口,再用手剥,就撕开了它的外皮,露出了白白嫩嫩的皮肤,滑滑的,嫩嫩的,就像个小宝宝。
  师:你不仅会剥大蒜,还边剥边观察,边剥边想象,用自己的心在观察,带着情感观察,真了不起!能把自己刚才剥大蒜的过程写下来吗?
  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读你认为最漂亮的几句或一段?
  生1:看看它的头顶,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绿绿的芽,弯弯的,像舞动的小草。底部是一条条的蒜须子,黄黄的、硬硬的,摸起来一点也不舒服。我用指甲顺着蒜瓣的缝隙使劲地向外拉,想揪出一个来,可它们死活不愿分开,不知是兄弟情深,还是故意和我作对。
  生2:大家好,我是你们无比喜爱的大蒜头。人们喜爱我,因为我有一个很特别的外表,你瞧——远远地看,我像不像一个可爱的小南瓜?近了看,更像一个和睦团结的大家庭,我们一家兴奋地围坐在一根大柱子旁边,像不像是蒙古人围坐在蒙古包里正喝着香喷喷的奶茶呢?
  【评析:让大家猜测,调动孩子们观察的兴趣。接着老师夸张地演示,孩子们不仅看到老师是怎样剥的,还看到了老师脸上的表情甚至心理。此时再让孩子们自己剥大蒜,亲自体验剥大蒜的过程,自然水到渠成,写起来便会得心应手。其实,每做完一件事,孩子们都在积累一种经验,习作也一样。教孩子把动作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展示出来,让孩子们边体验边积累,写的时候让孩子们将动作放大一点、夸张一点,就一定能写出来了。】
  三、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师:现在拿出你们的周记,用刚才学习到的写动作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看谁的菜肴味道美,谁的菜肴我们一读就会做、就想吃!
  (生修改自己习作。)
  师:谁愿意让我们分享你修改的快乐?
  生1: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一个鸡蛋小心地在碗边敲起来,可鸡蛋好像和我作对似的,就是不开口。我稍微用力敲几下,好不容易才出现一个小洞,我用手一掰,蛋清和蛋黄就滑入碗中了。谁知一不小心,鸡蛋壳竟然也掉了进去,它就像一只小船在河里划行。
  生2:土豆死活不让我切,我一动刀,它就往边角跑,害得我满头大汗,还差点切到了手指头。切土豆怎么这样难?可是这些土豆宝宝进入锅里后,与油宝宝一见面,就不再调皮了,还有人为它们鼓掌呢。你听——“啪啪啪”“啪啪啪”……
  师: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是抓住动作这个细节来修改文章的,炒菜会了,打球、洗衣、骑车……是不是都会了?放慢速度,好好体验,一个动作也能成就一篇精彩的习作!
  【评析:特级教师张赛琴说:“作文教学的所谓教好教实,那就是点化、指引。”高年级的孩子,写作知识并不缺乏,但多数属于“纸上谈兵”,学了不会用;习作的语言也不缺乏,缺乏的只是唤醒。这节课教师对孩子不仅“点化”了习作方法,“指引”着孩子一边实践一边运用,让孩子与自己所处的作文知识水平相互印证、相互呼应起来,还让孩子学了能用,学了会用、这才是孩子最快乐的。让孩子们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内心。这样不仅印象深刻,影响也深远。】

推荐访问:放慢 绽放 速度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