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史学家胡三省及其《资治通鉴音注》版本|史学家对溥仪的评价

  摘 要:胡三省是宋末元初著名的史学家、训诂学家和藏书家。由于《宋史》、《元史》无传,《宋元学案》也仅有百余字的小传,他的生平事迹和重要贡献长期被湮没,直至20世纪中期陈援庵先生作《通鉴胡注表微》,才使人们注意到胡三省的学术地位和胡注的学术价值。文章介绍了胡三省的生平,并对其《资治通鉴音注》的成书、版本和内容价值作一考述。
  关键词:胡三省 《资治通鉴音注》
  中图分类号: G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3-0142-03
  Hu Sanxing and His Phonetics Version of Zi Zhi Tong Jian
  Abstract Hu Sanxing was a famous patriotic historian, expert in explaining ancient books, and book collector. Because there was no his biography in Song Shi or Yuan Shi, and only a short record in Song Yuan Xue An, people had known little about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 until Chen Yuanan’s book Tong Jian Hu Zhu Biao Wei was published in mid 20th century. This paper is an examination of Hu Sanxing’s book.
  Key words Hu Sanxing; Phonetic Version of Zi Zhi Tong Jian
  1 胡三省生平
  胡三省(1230-1302),宋元之际史学家,浙江宁海人。原名满孙,字身之,又字景参。以《论语》中曾参“吾日三省吾身”之意,取名三省。因所居狭小,涧旁多古梅,世称为梅涧先生[1]。宝祐四年(1256)“胡三省为五甲一百二十一名进士,与文(天祥)、谢(枋)、陆(秀夫)三公同榜”(图一)[2]。据其子胡幼文所作墓志,他最初做吉州泰和县尉,以“亲老不就”,后改任庆元府慈溪尉。由于刚直,得罪郡守厉文翁,被弹劾罢官。不久,以“文学行谊”被荐,授扬州江都丞。咸淳三年(1267),应江淮制置使李庭芳之聘,任寿春府学教授,佐淮东幕府。经考举及格,改奉议郎,知江陵县。咸淳六年,因母去世而离任,服满后改知安庆府怀宁县。同年,以李庭芝调任,即返杭州。
  三省案牍之余,致力于《通鉴》校勘,虽公事冗繁,仍坚持不懈。宦游所至,见有不同版本之《通鉴》,务必搜罗;遇有《通鉴》方家,即登门求教。他仿照陆德明《经典释文》的体制,编就《资治通鉴广注》97卷,论著10篇。
  贾似道门客廖莹中闻其名,出重金“俾雠校《通鉴》以授其子弟,为著《雠校通鉴凡例》”[3]。后又荐入贾似道府中,任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莅政恤民,升朝奉郎。翌年,改任幕僚,从军江上,提出自己的政见,但“言辄不用”。是年,贾督师芜湖,大败于吕港,三省返宁海。自此隐居二十余年,屏谢人事,日著书为乐(图五),号知安老人,命所居室为“逸老”,直至终年。
  胡三省用三十年时间,为《通鉴》作注,每遇一难字,即注出音义,精审宏博;对《通鉴》进行校雠,对不完备处进行补充,对错误处加以纠正,对历代的典章制度,考证详备。《资治通鉴提要》称 “三省所释,于象纬推测、地形建置、制度沿革诸大端极为赅备,读《通鉴》者奉为圭臬,真不啻左传之有杜当阳矣。”[4]其著作除《资治通鉴音注》(以下简称《音注》)外,尚有《通鉴释文辨误》12卷,《通鉴小学》2卷,《竹素园稿》100卷。
  另有《江东十鉴》、《四城赋》,文情并茂,憾未留世。元朝史学家、文学家袁桷以“《四城赋》拟张衡丽,《十鉴》书同贾谊哀” [5]赞美他的《四城赋》可以与张衡的《二京赋》媲美,《江东十鉴》可与贾谊的名篇相埒,并惋惜他的《江上之策》“不行于老奸”而遭败绩,在《祭胡梅涧文》中说他负有“渊海之学”,乃为“旷百年而一见”的人物[6]。
  2 《资治通鉴音注》的成书及版本
  历来为《通鉴》作注释、校勘者很多,而胡三省的《音注》是注释《通鉴》集大成的不朽之作,被誉为“《通鉴》功臣”。[7]钱大昕《跋通鉴释文》云:“自胡景参之注行,而史氏《释文》学者久束之高阁。”[8]关于注释《通鉴》的起因,胡氏《新注资治通鉴序》所言颇详:“先君笃史学,淳祐癸卯始患鼻衄,读史不暂置,洒血渍书,遗迹故在。每谓三省曰:‘……今海陵板本又有温公之子康《释文》,与炤本大同而小异。公休于书局为检阅官,是其得温公辟咡之教诏,刘、范诸公群居之讲明,不应乖剌乃尔,意海陵《释文》非公休为之。若能刊正乎?’三省捧手对曰:‘愿学焉。’”[9]
  按胡三省自序所述,自南宋宝佑四年考中进士后,遂“大肆其力于是书”。可知他校注《通鉴》的工作始于宝佑四年。此后不管在何处作官,总是随身带着注释工作,他自己说是“游宦远外,率携以自随;有异书异人,必就正焉。”[10]起初,胡三省仿照陆德明《经典释文》的体例,写成《广注》97卷,并著《论》10篇。此《广注》与《论》是同《通鉴》原文分开独立成书的,约成于咸淳六年(1270)到临安前。
  德祐二年(1276),由于浙东骚乱,在避难新昌的路途中,凝结多年心血的《通鉴》文注稿全部散佚。于是变卖家产,“复购得他本为之注。始以《考异》及所注者散入《通鉴》各文之下;历法、天文则随《目录》所书而附注焉。”[11]与前次校注不同的是,注文不再独立完成,而是散入相应的正文中。至元二十一年(1284),稿将成,又寄居鄞县南湖袁桷家,最后完成《通鉴》校勘。袁桷称“(三省)释《通鉴》三十年,兵难稿三失。乙酉岁留袁氏家塾,日手钞‘定注’。”[12]据三省自序称“汔(迄)乙酉冬(至元二十二年),乃克彻编。”[13]与桷所记正合。由此可知是编当成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惟桷称“定注”,而今本题作“音注”,疑出三省自改。   元袁桷《师友渊源录》云:“己丑(1289)寇作,以书藏窖中得免。定注今在家。”[14]全祖望《胡梅磵藏书窖记》又云:“南湖袁学士桥,清容之故居也。其东轩有石窖焉。予过而叹曰:此梅磵藏书之所也。”[15]就二书之言观之,则梅磵方于至元二十六年己丑,自藏其书。可见清容作渊源录时,其书尚未印行,仍为其手稿。
  《音注》自至元二十七年(1290)刊刻以来,历朝历代不断印制,绵延不绝。元兴文署本是官刻祖本,弥足珍贵。此后较有特色的版本,如明本有弘治嘉靖本、万历本、天启本等。清代则有嘉庆鄱阳胡刻本、同治江苏书局本、道光间湖南翻胡本、番禺任氏刻本、长沙胡元常刻本、光绪十四年上海蜚英馆石印本等。民国以来主要版本有涵芬楼铅印本、商务印书馆本、上海国学整理社影印本、《四部备要》本等和各种重印本,乃至日本传刻本等,基本上都延承或源于元兴文署本。
  3 《资治通鉴音注》的内容及价值
  《资治通鉴》是一部“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所未有”的巨著(封面图,图二,图三,图四,图六,图七,图八),为它作注实非易事。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全书近300万字,注文几乎与原文相等。胡三省还特别注意史事的前后连接,牵涉到以后的,则注明“为某事张本”,这给读者带来极大的便利。胡三省还对《考异》上的问题作了辨证和补充,所引史料皆注明出处,又把《考异》和自己的注都散入《资治通鉴》正文之下,便于阅读。
  3.1 注文释义广泛
  在注文中“地名之同异,州县之建制离合,制度之沿革损益,悉疏其所以然”[16],乃至文化、宗教、民族、四邻各国的补充说明等,大大拓展了注史释文的范围。而且注文都能做到广引博征,穷波讨源,解释也比较精确,读者从中可以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就地理方面而言,明末清初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就非常推许,认为胡三省此书已经做到“搜剔几无余蕴”的地步。顾氏在撰著《读史方舆纪要》时,对胡注十分重视,称“尤所服膺,采辑尤备”[17]。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更进一步说:“至胡三省注,始成巨观,可云青出蓝、蓝谢青。”[18]值得指出的是,在注释中,胡三省有自己的独创性,除了单纯的字义解释外,他还一再指出,阅读史书必须注意理解其精神实质,千万不能拘泥于字面之浮义[19] 。
  3.2 补充漏缺内容
  《通鉴》效法《春秋》“微言大义”之笔法,对于司马光回避之事,胡三省在注中予以详释;《通鉴》中记叙不详或遗留之内容,则予以补充和解释,充实了《通鉴》记载的历史内容,使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来。如《通鉴》叙述到匈奴、羌、女真等民族时,胡注对各个民族的由来、变迁及风俗等都作了补充,使《通鉴》内容得以充实与扩展。明朝著名学者胡应麟给予较高的评价:“自裴松之《三国志注》成,史学中无可继者,独胡三省之注《通鉴》,宏搜博引,备录诸说,而斟酌事势,悬断是非,皆昭昭目捷于千载之上,俾温公未发之旨,开卷了然,真司马之忠臣、涑水之素相也。” [20]
  3.3 辨析史料真伪
  司马光编纂《通鉴》采择史料的态度是严谨的,但在评述一些历史事件时,由于疏忽或知识局限,或主观片面,难免有差错或不当。胡三省虽然敬佩司马光,尊重原作,但对《通鉴》的差错或不当之处,直抒己见,据理驳正,特别是对以史炤为代表的几种《通鉴》释文的错误予以辩驳,成《通鉴释文辩误》十二卷, 对史炤等释文之误,逐卷逐条进行辨证。在胡三省之前,《通鉴》注释的各家水平是很低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说:“南渡后注者纷纷,而乖谬弥甚。至三省乃汇合群书,订讹补漏,以成此注。”[21]补正和辩误不仅订正了史实,而且使读者提高了分析和鉴别的能力,丰富了读者的史学常识。胡三省不拘名家之说,校勘精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3.4 提出安邦治国的主张
  司马光作《通鉴》,其目的是供封建帝王“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胡三省为《通鉴》作注,其目的是进一步阐发司马光的以史为鉴的道统。他认为“古之得天下者,必先有以得天下之心,虽奸雄挟数用术,不能外此也。”他不仅对历史上一些暴君和亡国之君予以无情鞭挞,对一些贪图享受,滥用民力之帝王,也予以猛烈的抨击。
  总之,由于胡氏《音注》详尽而具体,范围又十分广泛,使得《通鉴》一书大放光彩,而其本身也因博古通今成为一部史学巨著。著名史家陈垣先生在《通鉴胡注表微·小引》中说:“世以是为音训之学,不之注意。故言浙东学术者,多举深宁、东发,而不及身之。自考据学兴,身之始以擅长地理称于世。然身之岂独长于地理已哉,其忠爱之忱见于《鉴注》者不一而足也。”[22]陈垣先生对胡著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意图作了全面的研究和论述。胡三省作《音注》,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通鉴》注释的巨大成果,还在古文献整理研究的方法、理论上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是宋末元初考据学者的突出代表[23]。
  参考文献:
  [1](元)胡幼文.三省公墓碑文[A].光绪《宁海县志》(艺文内编墓碑类)[Z].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卷二十.
  [2](元)胡三省.宋宝佑四年登科录[A].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154.
  [3][9][10][11][13][16](元)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
  [4](清)永瑢.资治通鉴提要[A].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304.
  [5](元)袁桷.过扬州忆旧诗之六[A].清容居士集[Z].清道光二十年刻本:卷十一.
  [6] [12](元)袁桷.祭胡梅磵文[A].清容居士集[Z].清道光二十年刻本:卷四十三.
  [7]陈垣.通鉴胡注表微[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78.
  [8](清)钱大昕.跋通鉴释文[A].潜研堂文集[Z].清道光二十年刻本:卷二十八.
  [14](元)袁桷.师友渊源录[A].清容居士集[Z].清道光二十年刻本:卷三十三.
  [15](清)全祖望.胡梅磵藏书窖记[A].鲒琦亭集外编[Z].清乾隆年间刻本:卷十八.
  [17](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凡例.清嘉庆间刻本.
  [18](清)王鸣盛.通鉴胡注陈氏举正[A].十七史商榷[M].清光绪十九年刻本:卷一一O.
  [19]仓修良.胡三省《通鉴注》简论[A].史家·史籍·史学[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83.
  [20](明)胡应麟.读《通鉴》胡氏注[A].少室山房类稿[Z].明万历年间刻本:卷一O一.
  [21](清)纪昀等.《资治通鉴》提要[A].司马温公集编年笺[Z].成都:巴蜀书社.2009:547.
  [22]刘乃和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垣卷[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494.
  [23]张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87.
  作者简介:杨郁(1969-),男,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

推荐访问:宋元 资治通鉴 史学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