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产业全行业企业化的模式和路径研究]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技术路径主要有

  [摘要]出版产业的内在属性和发展现状,决定了全行业企业化是出版产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全行业企业化既涵盖经营性出版,又涵盖公益性出版。  [关键词]出版产业 全行业企业化 公益性出版 经营性出版
  出版业本身就具备企业的属性,但因其涉及意识形态领域,所以其改革步伐远远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束缚了出版业的发展。目前我们正处于出版改革的历史关头,如何抓住机遇、顺势发展是每个出版从业人员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经营性出版单位已基本完成转企改制的任务之后,2011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提出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的能力。可见,中国出版产业即将从事业单位推向全行业企业化[1]。
  一、出版产业全行业企业化的必要性
  (一)出版产业自身双重属性的内在驱动
  出版具有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这两重属性,决定了出版业是精神产品的生产和经营部门。也就是通过出版这一特殊过程,使精神产品物化,最终以商品的形式进入流通领域,实现其商品属性。出版的特征就是把精神产品包上商品的壳,使之市场化、商品化。出版物的生产、加工、制造、包装、发行、经营跟普通商品没有任何区别,同时也应承担促进就业和缴纳税收的作用,出版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独立的产业体系,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而出版的商品属性只有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前景。所以,出版商品属性的内在驱动决定了出版产业全行业企业化的方向[2]。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文化产业是专门为社会和大众提供文化服务的部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日益突出。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当务之急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出版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走在改革的最前沿[3]。
  (三)引领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必然途径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下的出版业,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限制,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导致出版物质量低下。只有实现全行业企业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出版行业在利润的驱动下才能真正生产出群众欢迎的产品[4]。
  二、出版产业全行业企业化的路径探讨
  (一)公益性出版
  基于公共品理论,如果出版物定价,那么就具有排他性,属于准公共品;如果出版物不定价,则具有非排他性,就应属于纯公共品。经营性出版的准公共品属性毋庸置疑,那么公益性出版就应该是不定价的纯公共品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公益性出版不定价,那么将因公众获取程度低而形成巨大的浪费,无法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所以,出版物(无论是公益性出版还是经营性出版)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应属于准公共品。
  当前的公益性出版已被纳入事业单位管理范畴,并以准公共品的形式定价销售。由于处于垄断状态,缺乏在市场上的同质竞争,有可能导致其产品不能适应读者需要,从而无法达到有效宣传国家党政方针的效果。事实上,不论是纯公共品还是准公共品,出版物都有市场给予补偿的潜力,可以放开经营,满足和平衡公益领域的超额需求。因此,鉴于公益性出版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矛盾,笔者认为,应该将企业化的管理思想引入公益性出版,使公益性出版呈现旺盛的生命力。
  1. 对于党报党刊等意识形态浓厚、受众广泛的出版物,出版单位可采取通过合同外包、项目投入、政府采购等方式鼓励、引导其良性发展,设置一定的准入、准出门槛,通过资格审查、事后监管等方式对公益性出版进行监督管理。同时也可挂靠大型出版集团,形成品牌效应,降低运营风险。
  2. 设立出版专项基金,接受社会企业和个人捐赠,拓宽融资渠道。应鼓励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建立民族出版基金、古籍出版基金、学术出版基金和盲文出版基金等各类基金,解决当前公益性出版、学术性出版的政府缺位和机制困扰。同时进行资金补贴,使公众以较低的获取程度获得相应的出版物。
  3. 建立畅通的受众反馈评价和奖惩机制。为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对公益性出版是否满足公众需求、是否灵活应对公众需求的考查,应通过相应的受众反馈评价和奖惩机制进行评估,并把这种评估结果作为政府进一步投资或者处罚的重要参考数据。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即采取“行政问责制”,追究相关领导的行政责任,从制度上杜绝“出版腐败”的发生。
  (二)经营性出版
  经营性出版改革是当前学界和业界的研究热点,关于这一问题,不少专家学者都纷纷撰文论述。总的来说,就是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经验,以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对经营性出版进行管理。其目的在于达到盈利,提高产品特色,拓宽海外市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经营性出版的基本思路是: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笔者认为,关于经营性出版的发展路径,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 内容改革。作为内容的提供者,出版机构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出版内容创新,产出具有高智慧含量的出版产品。实现出版的内容改革,必须从市场调研、出版策划、创造品牌等一系列方面入手。
  2. 产权改革。参照国有企业改革策略,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积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在出版业中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3.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在改革中,必须处理好政府、出版机构、发行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政府和出版机构的关系方面,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目标,明确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完善分级管理体制,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的工作重点切实转移到对出版活动和出版物的监管上来。而出版单位也必须主动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产、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经营责任。在出版单位和发行单位的角色定位上,笔者认为可建立两种模式:一是出版单位和发行单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二是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合并,实行“一条龙”式的出版发行模式。
  4.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增长方式。对出版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既要鼓励大中型出版机构通过行业内、行业间的兼并重组,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媒体的大型出版集团,又要鼓励中小出版社理清发展思路,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5]。
  5. 加强现代科学技术运用,拓宽经营渠道。利用先进技术,发展数字出版,提升出版产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出版单位要力争提高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6. 积极开展海外版权贸易。进行版权产业改革,建立先进的版权管理模式;搞好版权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市场定位;建立良好的信用机制,提高版权产业的信誉度,扭转新闻出版产业和服务的出口逆差状况,大幅度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6]。
  7. 完善落实经济政策,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通过信贷、发行股票等形式,拓宽出版业融资渠道;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继续实施减免税费的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出版专项资金,扶持出版薄弱环节[7]。
  8. 妥善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是人才。出版产业全行业企业化必然牵涉人事制度的改革,在改革中,一方面要达到激励员工、调动其积极性的目的,一方面又要稳定人心,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各出版机构应结合自身情况,探索出适合本单位的人事改革之路。
  (作者单位:武警工程大学军事经济系;长安大学杂志社)
  [1]海飞.关于中国出版产业全行业企业化的若干思考[J].编辑之友,2009(8):8-10.
  [2][3] 芮海田,孙守增,郭庆建,林通.出版自由的界定[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88-91.
  [4]杨军.新中国对出版性质认识的历史轨迹探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9(9):33-37.
  [5]姜新祺.中小出版社的4种定位[J].中国出版,2003(6):26-27.
  [6]张洪波,貌晓星.让中国出版业真正走出去[J].中国出版,2005(11):58-60.
  [7]赵文义,张积玉,王佳.出版产业全行业企业化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0(11):68-69.

推荐访问:企业化 路径 模式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