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强力的呼唤] 生命的呼唤

  摘 要:如何让学生走进鲁迅世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目前最为迫切的是要阐释鲁迅文化的当代意义。在鲁迅看来,国民灵魂的丑陋是个体生命意识的丧失和个体生命意志的削弱。鲁迅作品的生命强力是基于对国民性格的反思。生命意识的自觉和生命的强力便是“立人”的根本。
  关键词:鲁迅作品;当代意义;生命强力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85-2
  社会文明发展的沉重代价是纯朴人性的丧失。商品化、功利化和人文精神的淡化成为当下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向。教育的功利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学生精神追求的缺失和精神世界的贫乏。学生们往往不爱阅读经典名著,有的还沉迷于“低劣文学”。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因为种种原因喜欢鲁迅作品的中学生越来越少,很多学生感到与鲁迅有隔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走进鲁迅世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而目前最为迫切的是要阐释鲁迅文化的当代意义。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再读了中学课本里的鲁迅作品。
  鲁迅以文艺来改造“国民性”,是着眼于人的生命意义的自觉。
  在鲁迅看来,国民灵魂的丑陋是个体生命意识的丧失和个体生命意志的削弱。《故乡》中闰土的一声“老爷”反映出一种等级观念和精神的麻木;他在没有出路中将命运寄托于香炉、烛台反映出一种愚昧。《孔乙己》是对封建科举制度和知识分子弱点的批判,更是对等级观念的批判。小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孔乙己的深切同情。当孔乙己向“我”讲解“茴”字的几种写法时,“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连小孩子都瞧不起孔乙己,可见,等级观念已经渗透到整个社会。《祝福》中祥林嫂以封建礼教的是非为是非,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同时也谴责了她周围一大群不觉悟的群众。在《阿Q正传》中,阿Q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并深受封建观念毒害的农民。作品展现了阿Q极度困窘的物质生活悲剧和极度空虚的精神生活悲剧。鲁迅将思想启蒙者的高度热情转化为对阿Q痛苦生活和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以讽刺手法批判了阿Q的愚昧、麻木和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正是“国人的魂灵”的表现,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卑怯心理。
  鲁迅作品中不仅有人的生命的悲凉或泯灭,而且有生命强力的激荡和汹涌。
  鲁迅作品的生命强力是基于对国民性格的反思。生命意识的自觉和生命的强力便是“立人”的根本。他要用生命强力来消灭国人的卑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和《长明灯》中的疯子都是“觉醒者形象”,是“生命强力的载体或象征”,“是一种情绪或精神力量的迸射,是生命强力的高扬。”[1]《狂人日记》通过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便是狂人生命强力的体现。而在《长明灯》中,疯子要将“长明灯”熄灭,受阻后又激起了更大的抗争:“我放火!”从女娲身上看到了人的创造力。眉间尺和黑色人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暴君的头颅。大禹、墨子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同样是生命强力的体现。这种强力正是我们民族生存的巨大力量。鲁迅的洞察力能够深入人的生命状态。
  虽然鲁迅面对闰土、祥林嫂等人“怒其不争”,但同时又认为“禀气未失之农人”可爱可敬。
  鲁迅笔下的劳动者无论思想多么愚昧落后,其道德人格都是朴实、诚挚的。《一件小事》是鲁迅的一次深刻的道德自省。小说歌颂了一个人力车夫的形象。他在“老女人”摔倒后的行为,充分表现出他的勇于负责、正直无私。以他的精神境界同“我”对比,提出了向劳动人民学习的问题。在鲁迅看来,劳动人民的高贵精神不仅是一种道德力量,还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把“一件小事”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描写,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一个不幸又渴望平安的劳动妇女,她粗俗却善良,热心帮助孩子。鲁迅怀着同情与怀念,深情地祈祷:“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社戏》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可爱,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图景中融入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六一公公被偷了豆,还问“我”可中吃。只因为“我”说“很好”,他便“非常感激”、“得意”,又是送豆,又是“极口夸奖”。一个宽厚、淳朴、热诚的农民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怀念的不仅是戏和豆,而且是平桥村的孩子、老人的朴实和劳动本领,农村自由的空气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平民意识是鲁迅一生的道德追求,它既表现为一种民本思想,又表现为一种人道主义思想。它来源于“改造国民性”的理想和扶弱抗强的伦理道德。对初民社会“朴素之民,厥心纯白”的怀思。对自然和崇高的肯定,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他认为,19世纪文明的“通病”便是:“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2]思想受约束,人性遭扼杀,鲁迅不得不挑起拯救道德的重担。鲁迅从他所熟悉的敬佩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身上找到了道德重塑的理想。受尼采“不恶野人,谓中有新力”思想的影响,形成卑上尊下的道德判断。“下等人胜于上等人”的思想说到底是主张自然、纯朴和率真,反对权势和虚伪,“致人性于全”的目的。
  鲁迅追求个性自由,强调“立人”。“去现实物质与自然之樊,以就本有心灵之域;知精神现象实人类生活之极颠,非发挥其辉光,于人生为无当;而张大个人之人格,又人生第一义也”。所以,“惟发挥个性,为至高之道德”。 [3] “任个人而排众数”是关于政治变革与人的思想意识的关系思索,“掊物质而张灵明”是关于社会文明与人的道德人格的关系的思索。这是鲁迅文化选择中的重要思考,体现了“立人”的思想。
  鲁迅受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影响,提出“主我扬己”的人生观。世间万物都有自我意识,人具有最高意志,就连花草树木也都有意志。西方的唯意志论和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形成了鲁迅精神追求的文化选择。尼采说“上帝死了”,既指基督教价值的解体,也指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构建的理性主义价值的解体。理想主义下的个人仍然要被外部环境所束缚、压制,意志主义才是完全的个人主义。鲁迅的“立人”思想是基于生命主义的。人应当以一种“强力意志”来实现自我价值。“生命为个体追求力量的最高感觉;生命本质上是追求更多的力量;所有最基本最深沉的事物都是这种意志。”[4]鲁迅吸收西方现代生命主义思想却与之有所不同:西方生命主义有明显的生物性特点,而鲁迅的生命主义有明显的精神性特点;西方生命主义关注的完全是个体意识,而鲁迅能够把个体生命与民族生存联系起来。
  鲁迅作品在对个体的关怀中包含着一种民族关怀和社会关怀。其作品是超越时代的对生命意识,对主体精神的呼唤,是一曲永恒的战歌。
  鲁迅文化具有深刻的当代意义。
  引导学生与“鲁迅”进行思想的碰撞,能够使性情得以陶冶,精神得以丰富,灵魂得以升华。教育的灵魂和根本就是守护并发展人的本性、天赋、精神和潜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在考察人的历史发展基础上作出的关于人发展趋向的科学论断。它既是个人的发展,又是融合他人、胸怀人类的发展;它是个人发展的潜在可能性的发展,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认识;它是个人特有个性的发展,不是均等、可重复的发展。人必将成为自然的、自身的和社会关系的主人,从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5] 千百年来,正是因为教育的传承和再造功能,使得人类的本性不断改变和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不断改造和提升。守护精神,意在引导学生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生活,使之逐步形成一种人格精神和生命境界。把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对生命价值的体现结合起来,把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对人文精神的感悟结合起来,把对道德价值的实现和对审美修养的提高结合起来,让当代学生自然生长,“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参考文献]
  [1]张福贵.“活着”的鲁迅:鲁迅文化选择的当代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1).
  [2][3]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01).
  [4]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01).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06).

推荐访问:强力 呼唤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