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妇画像》中依莎蓓尔对自由之向往]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摘 要 《贵妇画像》中的女主人公依莎蓓尔追求自由的执着使她受到了惩罚。然而,失去了自由的她反而省悟了自由的真正内涵:一个人可以  失去现实的自由,但不能丧失精神的自由。一个失去现实自由的人,并不意味着失去对自己命运的主宰。而一个失去精神自由的人,就
  如同任人摆布的木偶,毫无自由可言。
  关键词 伊莎贝尔 《贵妇画像》 自由向往《贵妇画像》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兼文艺评论家亨利·詹姆斯早期的重要代表作。小说的女主人公依莎蓓尔就是一位具有新思想的女性。依莎蓓尔朝气蓬勃、头脑灵敏、聪明好学、酷爱自由,有着体验生活、增长见识的强烈愿望。对她来说,生活意味着自由地体验人生。宠爱她的父亲将其送到一所女子学校就读,可不到一天的工夫,她便难以容忍学校的条条框框。后来她去了一所法国人开办的学校,但她在那里也只待了一个月。可以说,小时候的依莎蓓尔就容不下社会对她的任何束缚,她渴望得到自由。
  长大后,依莎蓓尔跟随姨妈来到欧洲——英国的花园山庄。依莎蓓尔的姨父丹尼尔·杜歇尔先生是位银行家,患有严重的痛风病;她的表哥拉尔夫患有严重的肺病;拉尔夫的朋友沃伯顿勋爵是位英国权贵。一天正当他们在草坪上喝茶聊天时,拉尔夫看到了表妹依莎蓓尔,她刚到花园山庄就独自来寻找姨父和表兄。在了解到表妹的情况后,拉尔夫随口说道“:她收留了你。”这话刺伤了依莎蓓尔,她马上回答“:你的意思是她收留了我,是的,她喜欢当保护人,她也待我非常好,但是……我更重视我的自由”。 依莎蓓尔的言谈举止让拉尔夫很早就领教了她“颇能自主”。她坚持自我判断,坚持自我选择,坚持可以脱离社会的自我独立。
  她对自由的追求也体现在她对婚姻的选择上。她的激情洋溢,酷爱自由,渴望自主选择命运的积极心态给沃伯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其充满爱意并希望能与之结婚。依莎蓓尔害怕与沃伯顿联姻,害怕他身上所体现的社会强制力会吞没她对自由的向往。依莎蓓尔对另一位求婚者戈德伍德的拒绝,则体现了她所理解的自由的另一层含义:选择的权利。戈德伍德在性格和事实上都是一个无所畏惧的英雄人物:他是马萨诸塞州一家著名纺织厂老板的儿子,“他的见识和意志使他们在激烈的竞争和不景气年代仍保持欣欣向荣的局面”。他认为自己比依莎蓓尔更清楚她要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不论她喜欢不喜欢,他总是以全部意志和力量坚持下去,这对她构成了一种不愉快的强大压力、一种难以忍受的现实。伊莎贝尔认为人应该享有自由,不论他们的生活以什么面目和名称出现,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自由就是能够有所选择,她坚持选择的权利,要自主选择命运。
  依莎蓓尔的表兄拉尔夫为了帮助她实现追求自由的理想,说服了父亲将一半的财产秘密转到了她的名下。杜歇尔先生去世后不久,依莎蓓尔继承了一半遗产,这笔巨额遗产使依莎蓓尔变得富有、独立,并引来众多的追求者。她本来对自己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幻想,但在拥有了巨额财富后,她却并没有迷失在财富和鲜花中,而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对自由的追求和选择。在拒绝了富有的沃伯顿、能干的戈德伍德后,她选择接受了奥斯蒙德,一个“没职业,没地位,没名声,没有财产,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一切的人”。依莎蓓尔认为,个体只有在社会身份缺失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地表现自己,奥斯蒙德什么也不是,只是他自己。他的身份不是由任何外在的社会因素而是由他自身来定义的,因此,他是一个自由的人。同一个没有社会身份的人结合,意味着依莎蓓尔能够保持自己的个性,免除被拉入他人的体系和轨道的危险。尽管伊莎贝尔的亲朋好友都反对她嫁给奥斯蒙德,可她坚持说:“我喜欢奥斯蒙德没钱,我为自己的富有而高兴……奥斯蒙德是一个在贫穷面前保持尊严的人,视富贵如浮云的人。他从来不想往上爬,从来不想出人头地,世俗的荣誉不在他心上。”依莎蓓尔坚持自己的选择,不顾一切地嫁给了奥斯蒙德。
  婚后,成为奥斯蒙德夫人的伊莎贝尔逐渐对生活有了认识,并不断反思自己以前对生活的看法。她发现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梅尔夫人,是“实际、自私和急功近利精神的化身”。她意识到她对自由追求的执着蒙蔽了她的眼睛,对于自己的丈夫奥斯蒙德,依莎蓓尔终于意识到在他聪明能干、优雅风度的背后,隐藏着的自私自利,就像在遍地鲜花中隐藏着一条毒蛇。她爱他不是因为他实际拥有什么,但实际上他从来就不是一个不计名利地位的人。奥斯蒙德与梅尔夫人合谋,目的就是要得到她的钱,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她丢弃自己的思想。依莎蓓尔发现婚后生活不能满足她的愿望,不能使她“追求自由”的信仰得以实现。虽然婚姻并不如意,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她没有按照奥斯蒙德的意图来撮合沃伯顿和帕茜的婚姻。奥斯蒙德试图控制她的一切,却无法控制她的思想。依莎蓓尔要求广泛地认识人生,渴望亲自见识世界,但是她的理想在婚姻的牢笼里破灭了,她追求自由的执着使她受到了惩罚。然而,失去了自由的她反而省悟了自由的真正内涵:一个人可以失去现实的自由,但不能丧失精神的自由。一个失去现实自由的人,并不意味着失去对自己命运的主宰。而一个失去精神自由的人,就如同任人摆布的木偶,毫无自由可言。
  实际上,依莎蓓尔作为一个女性,她的选择大大受制于她的性别。依莎蓓尔想做自己人生蓝图的描绘者,虽然她有对自由追求的远大理想,可是现实中却是步履维艰。虽然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她对自由的追求看似失败,但是从精神追求层面来看,她对自由的追求,对自我的坚持,对独立的守望,都体现了她在道德层面的高度,值得我们尊重。作者亨利·詹姆斯超越了以往以大团圆的形式写爱情的套路,在对现实环境和社会关系作解剖时,以严肃的现实主义立场,即把握生活、反思历史、审视人的灵魂,在观照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观照人,特别是女性本身的精神世界。伊莎贝尔作为一位拥有梦想、渴望尽情生活却被剥夺了一切机会的女子,成为了一种典型的文学原型。她对自由的执着追求所遭受的挫折促使她对人生、道德和命运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并使她终身思考自由真正的含义。
  参考文献:
  [1]陈丽.《伊莎贝尔的自由观》,《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
  [2]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推荐访问:贵妇 画像 向往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