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琴弦【拨动跳动的每一根琴弦】

  师生之间心理相容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在此我就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浅显认识。  心理相容,则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反之,则相互歧视、相互猜疑、相互排斥。心理相容是搞好师生团结的心理基础,也是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心理相容,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与教师的鸿沟消除,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心理相容性气氛下,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没有心理障碍,畅所欲言,从而全力以赴,不会受心理干扰,否则学生对教师有疑惑,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师生之间心理相容,否则,我们的工作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会出现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效果。
  1.激发情感,动之以情,努力创造心理相容的气氛。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总是伴有某种态度,产生或喜或厌、或爱或憎、或恐或惧、或哀或乐等内心体验,所以说情感在人们思想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对那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其直接教育效果往往不如侧面的教育效果,这里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做到“动之以情”。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呢?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的交换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愿意调动自己的积极情感。反之,那种以“天生教育者”自居,以“永远正确”面孔出现,采取轻视学生的态度,动辄训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侮辱人格等做法,只能激起学生的反抗和抗拒心理。
  其次,要善于培植感情。没有热忱关心学生的实际行动,真正的师生之情是不可能形成的。教师与学生应该真诚相见、真情相处,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彼此心理相容达到思想共鸣。
  再次,注意感情协调。由于学生所受的教育、成长经历和社会实践不同,对事物产生的情感也不尽相同。作为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积极沟通学生的思想,使之相互理解,协调一致,感情融洽,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去影响去启迪、教育、感化学生,使学生产生认可、满意、高兴等积极情感的反映,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以便创造出心理相容的气氛。
  2.把握学生心理个性差异是创造心理相容的重要条件。
  有句俗语叫“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心理不仅有一般共性特点,而且有特殊个性特点。人的素质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所受教育和主观努力不一样,形成每个人独特的心理特点,造成个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如有人喜静,有人好动;有人暴躁,有人温柔;有人敏捷灵活,有人呆板迟滞。了解学生个性差异并针对个性差异的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恰当的态度和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对于性格活泼,有点自以为是,希望别人尊重的学生,可以当面批评,但一定要坚持说理,平等地对待学生;对于性格固执、不爱多说话的人,适合于后果教育让他自己接受教训;对于自尊心较强、缺乏勇气的人,应采取积极热情、个别帮助的方法。总之,如不根据学生心理个性差异的特点,用公式化、形式化、简单化方法教育学生,是很难做到心理相容。
  3.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是创造心理相容的根本保证
  师生之间心理相容,不是靠三言两语或一时半日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靠教师的长期工作和言行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的感情和影响积累起来的,即为人师表。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创造心理相容的根本保证。
  3.1 要热爱本职工作。教师要想发挥自己的作用,首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热爱和尊重、信任和关心学生,把学生视为兄弟、朋友,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并且其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工作能力。
  3.2 要是自己的言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以自己的行动、品德和意志力量影响学生,使学生感到亲切,值得信赖,而不是空洞说教。
  3.3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碰到棘手问题时,都能控制懒惰的情绪,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并能随机应变。
  3.4 要言行一致。教师要以教人者教己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在学生面前威信。反对那种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是很难做到与学生的心理相容。
  总之,每一位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才能真正做到师生之间心理相容,达到育人的效果。

推荐访问:拨动 琴弦 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