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生物科学能力的培养]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近代西方传入我国的各学科中,生物学一开始就非常引人注目,生物学拓宽了人类视野,探讨了生命和生物界的知识与奥秘,让人类了解了自身从而为树立现代科学思想奠定了基础。当前,全球人口接近70亿,有10亿多人食不果腹,近30亿人口处于缺水状态,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在诸学科中,生物技术发展迅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类生存窘境,生物学被寄予无限希望。
  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并通过活动表现的智力形式。生物科学能力是指人们在观察生物、研究生物和改造生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和个性特征。包括对生物形态与结构的感知、生物学知识的记忆和想象;对生命现象的理解、概括、抽象、推理和论证;进行科学的发现与创造,应用生物科学知识指导生产活动实践等方面的能力。作为中学生物教师,应集中精力研究推行新课改,着力提高学生生物科学能力,使生物学有所用,更好地发挥生物学的作用。传统的生物应试教育,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轻视了生物学中最具有生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教学环节,是生物课新课改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通过工程活动认识事物的能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和思维活动紧密相连的主动知觉活动。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观察与实验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众人之上。”生物科学由于自身的特性,要求有较高品质的观察能力,这是一种综合的利用视、听、触、嗅等感觉器官感知生物体和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特征的能力,它包含有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教师在组织生物教学、生物实验、生物考察等活动中,应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他们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具体来说,可分为:
  ①顺利完成实验观察。中学生物实验观察内容不少,一般有一定的方法模式,只需教师正确引导。
  ②生活实验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自然现象包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大自然是生物的活教材。生活实物观察能力是激发创造能力的敲门砖。
  二、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认识过程。人的思维活动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过程,分析的合理透彻,综合也就顺理成章。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思维的过程。从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人们可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孟德尔在豌豆性状遗传过程中,通过综合比较和对实验结果的判断推理,发现了遗传学上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训练,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抓内涵,加强学生对照、比较能力的培养。如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三个易混淆的概念比较异同,抓住各自的特点。
  ②抓分析综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把事物各部分、各特征结合成一个整体,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③抓特殊和一般,提高学生抽象和概括能力。
  ④抓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判断和推理能力。
  ⑤抓普遍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运用顺向或逆向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创造能力
  这是人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点是:
  ①注意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让学生敢于对已知的生物学知识进行怀疑和再思考,以多视角、多层次进行综合认识;将不同的、表面似乎没有联系的生物学知识摆到一起进行认识。
  ②注意思维的能动性特点,培养学生勇于更新旧有的生物学概念,对未知生物学知识进行探索和发现,勇于超越一般的思维逻辑,大胆而灵活机动地进行联想、想象、猜测,甚至是幻想。
  ③注意创造性思维的敏感性特点,培养学生对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的敏感性,善于从大量的生命信息中筛选出具有更新意义的信息;善于迅速地综合多方面的智慧,用于生物学新问题的解决。
  当前,传统升学教育模式正向素质教育转变,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正如《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的那样:“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在生物科学知识水平、思想水平、科学品质、科学能力等素质中,生物科学能力将是决定生物科学发挥作用的关键。
  作者单位:平顶山韦伦双语学校

推荐访问:浅谈 中学生 生物科学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