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及地区高校学生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研究_今天台湾地震有伤亡吗

  汶川地震是中国自1949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诸如像成都、西安这一类的大城市,不但人口繁多而且高校林立,突如其来的地震,给高校稳定、学生安全及健康都带来了很大威胁。各个高校都进入紧张状态,面对不断袭来的余震、面对各种不同情况的学生,学校应该如何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发展情况
  
  心理干预在国外被称为危机干预,是指在遇到灾难事故时对当事人进行的一系列心理疏导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干预是一种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我国第一次心理于预始于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宾馆发生火灾,造成323人死亡。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应邀派人参加了与烧伤等科共同组成的抢救组,对伤亡者家属的心理危机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心理干预工作。此后,不论是2002年8月北京大学山鹰社西藏雪崩事件,还是2003年5月大连空难事件中,心理学家的工作对于帮助遇难、受害者家属和相关人员宣泄心中的悲伤,恢复心理平衡,开始新的生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像汶川地震这样心理震撼如此强烈和广泛的灾难给学生聚居的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提醒我国的高校建立心理咨询系统的重要性。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成长中的栋梁,面对重大的灾难,他们本就不太成熟的心理更加容易受到伤害。高校作为学生的管理者,作为培养社会有用之材的基地,在这个时候更加有责任去关注学生心理,及时采取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将问题解决在初始,给学生一个健康的未来。
  
  高校学生心理一般特征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成熟,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特别是以下两种心理特征,主导了学生在灾难来临时的反应。
  
  1.波动性和两极性
  大学时期是人生面临多种选择的时期,社会、家庭、学校及生活事件,都会对大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尽管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自己的情绪已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情绪亦趋于稳定,但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相对敏感,情绪带有明显的波动性。特别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变迁、体制的变革,新与旧价值观的更替,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更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困惑和迷茫,产生情绪的困扰与波动。
  同时,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情绪表现的“动荡”时期,他们的情绪起伏较大,带有明显的两极化特征:胜利时得意忘形,挫折时垂头丧气;喜欢时花草皆笑,悲伤时草木流泪,情绪的反应阴晴不定、动荡起伏。
  
  2.情绪的冲动性与爆发性
  心理学家霍尔认为青年期处于“蒙昧时代”向“文明时代”演化的过渡期,其特点是动摇的、起伏的,他把这一时期称为“狂风暴雨”时期。由于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能够有所控制,但由于他们对外界事物较为敏感,加之年轻气盛和从众心理,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其情绪易被激发,犹如急风暴雨不计后果,带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往往对符合自己信念、观点和理想的事件或行为迅速产生热烈的情绪;对于不符合自己信念、观点和理想的事件或行为,则迅速出现否定情绪。个别的有时甚至会盲目的狂热,而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又会灰心丧气,情绪来的快,平息也快。
  大学生情绪的冲动性常常与爆发性相连的。大学生的自制力较弱,一旦出现某种外部强烈的刺激,情绪便会突然爆发,借助于冲动的力量驱使,以至于在语言、神态及动作等方面失去理智的控制,忘却了其他任何事物的存在,极易产生破坏性的行为和后果。
   地震造成高校学生心理行为反应分析
  
  高校应成立常设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并在地震发生后及时组建震后心理危机干预紧急救援小组。高校心理小组应掌握学生基本心理特征,根据不同情况学生灾后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手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
  
  1.对地震中幸存学生造成的心理行为分析
  经历地震后,人的心理一般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日首先他们会产生一种“不真实感”,不相信发生的一切是真的,认为这只是一场恶梦;在意识到残酷的现实之后,人们会经历一段消沉期,对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麻木不仁,这时的精神状态远没有恢复到可以重建正常生活的水平:一旦他们认识到这些悲剧是真实的,便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疏导,有可能造成长期的,甚至永久的心理创伤。
  
  2.对有家属或好友遇难的学生造成的心理行为分析
  当自己的亲人遇难时,遇难者的亲属会陷入无比悲痛中,不同程度地出现情绪、生理异常反应,认知障碍、异常行为,甚至出现精神崩溃、自伤,自杀的倾向。尤其是与遇难者关系越亲近的家属其症状越明显。遇难者家属经常会把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认为全是自己的过失,而产生内疚、自责心理。还有资料表明,灾害造成的强烈应激或长期应激状态损害健康,甚至造成组织损伤,引发疾病。
  
  3.对一般学生造成的心理行为影响
  一场重大的灾害不仅给幸存者、遇难者家属、救援人员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也会对全社会造成潜在的心理损伤,使得知事件信息的普通群众内心蒙上阴影,同时还会导致公众行为的变化。对于高校的一般学生,虽然表面上地震对他们的直接伤害或是心理伤害似乎不是那么严重,但还是会使许多学生感到焦虑不安,恐惧、无助、甚至惶惶不可终日,少数人会发生精神障碍。有许多学生初次感受到地震,虽然只是有震感。已经吓得大哭;许多学生多日不敢进入室内睡觉,宁愿在操场上打地铺,即使老师宣布没有危险也不回去;有的学生听到一点风吹草动,便成惊弓之鸟,不去辨认消息来源是否可靠,慌不择路;更有甚者在惊慌之中竟然选择跳楼,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多数学生出现精神压力大,失眠等症状。
  
  高校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高校心理干预小组进行心理干预时,干预工作者应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在心理干预中,干预工作者要通晓应激障碍者的痛苦所在,使障碍者通晓灾难与现实,打通应激障碍者的症结。
  
  1.对幸存学生的心理行为干预
  灾难过后,幸存学生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如果得到及时正确的疏导治疗,心理状态将会逐渐恢复正常,否则将很有可能转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造成长期的精神痛苦,所以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
  首先应当采取的一项基本措施是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其次要保持与危机者密切接触,建立沟通关系, 可以派遣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专业的老师倾听他们的故事,鼓励他们宣泄心中的痛苦,给予他们积极的暗示。帮助他们客观地、现实地分析和判断事件的性质和后果,纠正错误和不合理的认知;进而引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技巧;同时应着手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食品、治疗伤病患者等,直到他们逐步树立起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2.对有家属或好友遇难学生的心理行为干预
  灾难中家人和朋友的遇难使学生处于极度的悲恸绝望中,并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心理行为异常,这种心理行为的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将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等。此类学生一般表现为三种情感:悲伤、愤怒或自责。此时首先应引导其将灾害引起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性情绪宣泄出来,在这个阶段里,最主要的是倾听,最重要的是倾听之后,必须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认识、面对、接受失去朋友、亲人的事实,这是成功干预的关键所在。其次,灾难真相出来后,应帮助遇难者家属充分宣泄悲伤的情感,保持遇难者家属之间的信息通畅,使他们相互取得心理支持,这样有利于负性情绪的宣泄。同时,还要鼓励他们进食,避免因身体不适加重悲伤。
  
  3.对一般学生的心理行为干预
  灾害事件对公众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严重时有可能引发混乱,威胁高校的安全稳定,因此对一般学生的心理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心理干预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准确、权威的信息。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的发布,有利于公众了解实情,明确压力源,阻断谣言带给学生不必要的恐慌,稳定学生的情绪。同时要加强有关灾害相关知识教育,普及精神卫生教育,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应对灾害的方法。汶川地震发生后,成都理工大学凭借本校有地震学专业的优势,迅速开展专题讲座为不了解情况的学生讲解地震的成因、四川地理情况、分析本次地震的成因及发展趋势,及时向学生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由于相关知识的迅速补充,相关信息的真实准确,极大地降低了灾难和对灾难的无知给学生造成的紧张心理,稳定了学生情绪。
  综上所述,高校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灾难或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在灾难来临时能够临危不乱,较好地组织疏导学生心理,将灾难带给学生的心理危害降到最低。

推荐访问:波及 干预 地震 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