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 一般心理问题有哪些

  摘 要: 职校生往往是基础教育中经常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职校生心理问题包括学习心理问题、个性心理问题、择业心理问题,应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职校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以使他们健康成长,服务社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学习心理问题 个性心理问题 择业心理问题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高(普通高校)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一般简称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职业校生构成的主要成分。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和主导活动,职校生的身心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职校教育阶段是职校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黄金时期,而学生心理问题也是职校生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
  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
  2.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
  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为厌学、逃学。
  3.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
  相当一部分职校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
  4.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
  不少职校生读不进书但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职校生普遍存在“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
  1.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
  不少职校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
  2.社会适应能力较弱。
  现在的职较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到来自长辈的过分关爱,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难以适应职业学校的集体生活。由于缺乏集体生活的磨炼,职校生社会生活经验比较少,社会认知方式不够合理,往往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分不清哪些是对的或错的,哪些事情对自己人生发展来讲是最重要的,而哪些在目前又是次要的。面对快速多变、纷繁复杂的社会,可以说职校生比同龄优势群体的学生显得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
  3.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
  由于初中阶段学业成绩不理想,不少职校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社会上很多人都忽视职校生,他们成了世人眼中“不上进”的顽劣,是老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是家长眼中“没希望”的一代,是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是现实社会中“多余人”的代表。可以说,与普高生相比,职校生的人格尊严问题比较突出。
  4.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
  从当前职校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孺、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些职校生可以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骗、敲诈或偷盗,“边缘性人格”、“双重人格”、“物化人格”等并不少见,反社会性、分裂性、戏剧性等人格障碍倾向在一些职校生言行举止中也有明显表现。
  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
  择业就业是当前职校非常关心、特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择业就业是职校生人生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抉择,伴随着这种抉择而来的往往是兴奋、紧张、忧虑混杂于一体的矛盾心态。
  1.择业依赖退缩心理。
  虽然现在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但许多职校生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或家长帮助解决就业门路或去向。对于职业学校承诺保证毕业推荐就业的那些专业,职校生往往十分喜爱、情有独钟。这也说明不少职校生在内心深处还是惧怕或不愿意自主择业,更缺乏创业精神和能力。
  2.择业紧张焦虑心理。
  能否顺利就业,成为许多职校生的一大“心病”。一些职校生担心自己的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害怕“毕业就是下岗”,有的职校生甚至为此寝食不安。还有的职校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没兴趣,自己又没有办法改变现实,整天心绪不宁、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3.择业思维定势心理。
  一些职校生为所学的热门专业所困,希望找到有社会地位的、体面轻松的、收入高待遇好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一旦要放弃所学的专业,一些职校生就显得无所适从,心理极度矛盾。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职校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非只言片语所能透析。初中阶段学习生活的不良经历、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方式不当、普遍存在的社会认知偏见、特殊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特别的职业学校专业教育、特定的青春期年龄阶段和独特的身份(如独生子女、特困生或孤儿),再加上一些职业学校所做的工作不尽如人意,都使得职校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多样,更加普遍。这说明职业学校的相关工作必然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通过实施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这些心理问题是完全可以而且能够得以妥善解决的。从存在问题的视野来认识职校生的心理现状,为职业教育寻求心理依据,从而有利于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推进和深化职业学校素质教育。职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觑的社会群体,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2002年8月,国务院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应该说,职校学习时期是职校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关键时期。心理教育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和中介。职业学校心理教育应该如何做?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等文件中有明确具体的指导性要求。现在最为关键、最为迫切的是,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心理教育,科学实施,积极探索,整体推进,狠抓落实,提升水平,创建特色,努力开拓心理教育的新境界,把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技校教学的定位思考和应用对策――(2005年)度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中国教育报,2003-12-23,(第3版).
  [4]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8.
  [5]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等文件中有明确具体的指导性要求.

推荐访问:技术学校 心理问题 中等职业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