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具体表现及其对策|学困生具体表现

  过去许多年的“应试教育”迫使教师注重培养优秀生,设法提高中等生,而忽视学困生,甚至放弃学困生。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教师应重视学困生、爱护学困生、研究学困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相当多的中学生都有物理难学的感觉,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遇到了障碍而又得不到及时解决。时间一长,学生便会觉得物理难学。只有对学困生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做深入的探讨、分析,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出现的思维偏差,才能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一、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由于初中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来源不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有所区别。所以,初中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种。
  1.对物理概念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一些物理概念或规律没有深入理解,不能脱离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难以把握本质含义,认为物理难学,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
  2.忽视隐含条件。
  物理中的某些定义、公式、规律、概念等都有其成立的前提条件,但综合到物理习题中,这些条件或已经给出但不明显,或没有给出却渗透在题意中,称之为隐含条件,解题时由于学生思考问题不够深入,容易忽视这些条件,而导致解题错误。
  3.缺乏分类的物理意识。
  分类归纳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由于初中物理的概念繁多,物理规律抽象,学生容易记忆错误,造成解题的思维障碍。例如: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很多学生不能将凸透镜成像的条件和规律进行分类记忆,导致考试时出现混乱,将照相机的成像条件写成放大镜或幻灯机的成像条件,也将幻灯机的成像规律写成照相机的成像规律,答案五花八门。
  4.受思维定势的束缚。
  思维定势就是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由于经常接融同一类问题或同一种直观模型,因而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有时也会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而产生消极的作用。如在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类题目上改变了个别条件,学生不去认真分析,按习惯的思路求解,造成解题失败。
  5.缺乏生活经验意识。
  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例如:要求学生估算一个鸡蛋的质量时,很多学生把一个鸡蛋的质量写成了500g;把举高1m的鸡蛋做的功为100J;要求学生将电工钳这种常见工具说出它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应用等,结果学生将答案写错,说明学生缺乏生活的经验而形成物理思维障碍。
  二、初中物理学困生学习思维障碍的应对措施
  1.加强物理基本概念的教学,提高思维的免疫力。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结果,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解释概念产生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综含概念定义的本质属性。(3)加强对基本概念的巩固与训练,对学生易出现思维障碍的地方,呈现各种正与误的辩析,让学生在变式和比较中增强免疫力,活化思维。(4)让每个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搜集和整理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多次反复订正,并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切实有效地防止错误的再次发生。
  2.加强学困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困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物理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突破思维障碍,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目标。在例习题中要把解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该做些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有意按学生常见、多发的歧路适当出错,把学生的错误暴露出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从疑难问题引出思考,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分清错误题型,搞清问题所在,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清除病根。在物理练习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细致观察,挖掘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培养学生养成每做一题,反思一下“这样解题有没有错?”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养成追根问底的习惯。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对解错题、漏题的剖析,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有效地突破学困生的思维障碍。
  3.创设问题情境,发展物理应用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延伸性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及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让学生逐渐学会从物理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及社会生产中的现象和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物理应用意识,增强学习兴趣,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4.重视物理模型的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及时向学生强调基本物理模型建立的过程和条件,并要求学生牢固把握住这些基本的物理模型,并且在具体应用解决物理问题时,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题设条件,从物理规律出发,通过分析、综合、类比等,突出对所要研究问题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略去非本质的次要因素,使思维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构造出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然后应用掌握的相关知识予以解决。
  5.设计开放试题、一题多解、求异求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物理问题往往具有多种不同的解答思路、多种解决方法,甚至有的具有不同的答案。我在教学中注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启发和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力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去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逐渐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创新分析,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推荐访问:对策 具体表现 障碍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