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要领【铅球运动员上下肢肌肉力量的试验性研究】

  摘 要: 铅球技术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爆发力,超等长力量训练法是一种发展爆发力和速度力量的方法,本文作者就该训练法对青少年铅球运动员肌肉爆发力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超等长力量训练法 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 速度力量
  
  力量素质是竞技体育运动中的首要素质,在很多项目中,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力量对其它素质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更是掌握技术、实施战术的重要基础。一切体育活动都离不开力量,发展力量是运动员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超等长练习普遍地用于发展肌肉的爆发力。大量的研究证明,这种方法效果良好。它的优点是,既能有效地发展肌肉爆发力,又不耗费大量的时间,还不增加运动员受伤的危险性。
  速度力量是影响很多项目运动成绩的关键问题,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物质基础。有的铅球运动员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都很大,但出手动作却显得软弱无力,这是肌肉缺乏速度力量的表现,铅球出手是靠肌肉爆发力完成的。超等长力量训练法是一种发展爆发力和速度力量的好方法,虽然有些教练员已采用超等长力量训练法,但对该练习方法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理缺少充分认识。为了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一方法,我们进行了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其目的是引起教练员、运动员的重视,并合理地运用它提高运动肌肉的速度力量,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石家庄市体校、保定市体校和河北省体校的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进行2个阶段,共为期12周的实验,第一阶段实验对发展上下肢爆发力的俯卧撑、超等长俯卧撑、蛙跳和跳深等常见训练手段对于发展爆发力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从中优选出效果好的训练手段。第二阶段实验对于使用这种训练手段发展爆发力时采用的训练组数、次数和如何组合进行优选研究。
  试验前,测量投掷的最大距离。然后随机分成4组:俯卧撑组、蛙跳组、超等长俯卧撑组、跳深组。超等长俯卧撑的做法是,在传统俯卧撑的基础上,双手用力推离地面,尽量使双手拍撑,然后支撑地面,支撑时双臂屈曲,不要停顿,继续重复上述动作。受试者进行6周的训练,每周训练3次。具体要求是,受试者第一周所做的2种俯卧撑次数是每人最大次数的90%,此后,每次训练课增加两个俯卧撑。蛙跳和跳深也是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4组,每组练习10次,组间休息3分钟。跳深的高度定为40厘米,根据有关文献和本实验受试者的年龄而起。根据以往文献,跳深训练时的高度一般大于50厘米[2]。考虑到本实验受试者为少年,并有文献指出:年龄较小的运动员最初进行跳深练习时,跳深高度应在30―45厘米之间[2]。因此,本实验将跳深高度定为40厘米。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第一阶段试验结果与结果分析。
  通过表1可以看出,采用俯卧撑、超等长俯卧撑、蛙跳和跳深四种发展力量的训练手段训练6周后,超等长俯卧撑组受试者原地投成绩提高的幅度高于俯卧撑组(P<0.01),跳深组受试者原地投成绩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蛙跳组(P<0.01)。俯卧撑组和蛙跳组受试者原地投成绩提高的幅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以上结果说明,超等长俯卧撑与跳深是本实验几种训练手段中提高原地投成绩的适宜训练手段。
  2.2第二阶段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第一阶段的实验,已优选出超等长俯卧撑和跳深为上下肢较适宜的训练手段。因此,在本阶段实验中,对于进行超等长俯卧撑和跳深训练时采取的适宜的训练组数和每组练习次数,以及如何结合进行优选研究。表2是采用不同的训练组数及每组训练次数进行跳深训练6周前后各组受试者的原地投成绩投成绩。
  
  超等长俯卧撑练习选择了多次数少组数的最大次数的80%×3组和多组数少次数的最大次数的60%×4组。跳深练习同样选择了5组×每组8次和8组×每组5次。
  通过表2可以看出超等长俯卧撑和跳深采用不同的训练组数和训练次数相结合进行训练6周前后,E2组受试者(超等长俯卧撑最大次数的80%×3组与跳深8组×每组5次相结合)和E3组受试者(超等长俯卧撑最大次数的60%×3组与跳深5组×每组8次相结合)的原地投成绩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E1组(超等长俯卧撑最大次数的80%×3组与跳深5组×每组8次相结合)(P<0.01)。E4组受试者(超等长俯卧撑最大次数的60%×4组与跳深8组×每组5次相结合)的原地投成绩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其他三组(P<0.01)。E2组和E3组受试者的原地投铅球成绩提高的幅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以上结果说明,对于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超等长俯卧撑最大次数的60%×4组与跳深8组×每组5次相结合组对于提高原地投铅球成绩是较为适宜的。
  
  3.结论
  
  3.1在采用超等长训练发展少年铅球运动员上下肢力量时,超等长俯卧撑最大次数的60%×4组与8组×每组5次相结合的练习手段对于提高受试者原地投成绩的效果最好。
  3.2本实验结果还显示,在采用超等长练习作为训练手段发展爆发力时,采用相对较多的训练组数结合相对较少的每组训练次数所取得的训练效果优于采用相对较少的训练组数结合相对较多的每组训练次数所获得的训练效果。
  
  4.建议
  
  将超等长练习作为发展少年铅球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手段,并建议练习时采用相对较多的训练组数结合相对较少的每组训练次数。
  
  参考文献:
  [1]许耀球,姚天白.田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北京航空大学出版社出版,1990,5.
  [2]郑彩仕.跳深练习对于增加运动员腿部爆发力作用的研究.体育与科学,2002,5:41-43.
  [3][日]冈野进著.李鸿江等译审.跳远三级跳远[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07-109.
  [4]颜起,吴习东.少年运动员超等长训练可行性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
  [5]卢塞军.不同训练方法对发展弹跳力的影响.中国学校体育,2000,5:34.
  [6]王庆跃.我国铅球技术生物力学分析[M].成都:四川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4:14-18.
  [7]崔允龙.推铅球时间节奏与成绩之间关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2:26-28.
  [9]胡宗好.普通高校男子跳高运动员弹跳力、纵跳能力和跳深能力的相关性研究.教育与现代化,2002,4:19-23.
  [10]Bobbert,O.,M.Huijing,P.,and G.van Ingen Schenau.Drop jumping.II.The influence of jumping height on the biomechanics of jumping.Med.Sci.Sports Exerc,1987,19:339-346.

推荐访问:试验性 铅球 下肢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