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评价工具实践探究

洪良清

华中师大郭元祥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学习,关注学习者高阶思维的发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我们要探究的就是深度学习表现在哪里,学生是否做到深度学习,我们要如何评价,有什么具体的实施方法?下面,笔者以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探索,来谈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一、对深度学习的认识及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内涵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相对应。从内涵上说,深度学习就是触及事物本质的学习,是深入知识内核的学习,是展开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简单地来理解,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中,只是知道南昌起义这一事件是浅层学习,而理解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就是深度学习。

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深度学习的内涵就是要探寻学科的本质。

其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宽广,包含法律、历史、地理等,它是一门综合课,所要挖掘、探究的是知识表面底下更深层次的意义,这就需要深度学习。综合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深度学习的第一内涵。

其二,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生活性学科,它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而存在,而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就是高阶思维发展的必然过程。体现问题性,才能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这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深度学习的第二内涵。

其三,道德、法治两者是相吸又相斥的概念,因而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思辨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同时,足够的思辨空间也能让学生更加投入思考与学习,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所以,思辨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深度学习的第三内涵。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深度学习评价目标及内容

课堂学习评价的目标是观测、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落实教学目标,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从道德与法治学科深度学习的内涵上看,评价的内容也应针对综合性、问题性和思辨性三个方面。

1. 综合性:评价其维度。

学生懂得新旧知识关联、课堂学科学习与生活实践关联、多重故事前因后果关联等多维度的学习,才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也是评价的内容。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中的“虎门销烟”为例,“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学生知道后还要把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及香港回归这一系列事件进行多维度链接,更要在侧面理解林则徐,了解正是因为林则徐能开眼看世界,才会有虎门销烟的壮举;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林则徐这样的爱国人士,中国才能最终迎来新的崛起,才会有香港回归。这就是学生多重素养的体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这样的综合性评价。

2. 问题性:评价其深度。

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是现代学生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道德与法治学科亦是如此。让学生提出问题,梳理问题,再用学生的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展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愿意去深入思考,挖掘事物的本质,再从本质的点上推出问题,这就是深度学习,就是高阶思维。如教学统编版五年級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中的“甲午风云”,教师可设置英雄人物对应英雄事迹的课堂连线检测题,就是检测学生能否把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成相关问题,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以问题推进学习的步步深入,最终学生也就能顺利完成这道题。

3. 思辨性:评价其韧度。

道德与法治学科可以说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典型的教育土壤。如“虎门销烟”中《南京条约》里“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与我们现在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区别?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流砥柱”中“西安事变”中中国共产党为何要从中周旋,让事件和平解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置辩论环节、组织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等,让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思辨与表达的空间,从而呈现出评价的韧度。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深度学习的评价工具开发实践探究

评价工具是落实评价目标和内容的载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了解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学习井冈山精神,又可细致地分为“收集历史史料、学习历史分析方法,介绍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况提炼学习井冈山精神”三个目标。为保证目标的落实,检测学生深度学习的情况,笔者制订了“课前导学卡——问题梳理单”“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记录表”“深度学习评价表”三个评价工具。

1. 课前导学,自学检测。

课前导学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一项常态化方法。“课前导学卡”则是更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帮助学生在课前就能对整节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而“问题梳理单”,就是要让学生提前梳理所搜集的资料,为课堂的深入探究做好准备。在导学单中,笔者设置了“对教材中哪些内容比较熟悉”“你还想知道一些什么(提出5个问题)”“我最大的疑问”三个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检测学生深度学习的工具,因为我们能看到学生对课程、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自主探究情况。

2. 随堂观察,合作提升。

合作学习,创建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用小组合作法来进行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笔者在分小组学习的同时,设置了一张学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记录表”,表格从“耐心倾听、参与交流、鼓励他人、组织任务、辩证理解和梳理总结”六个维度进行观察,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观察范围内。在验证课堂上,笔者还给每个小组找了一位观察员(教师、听课人员都可以,如果有简易录播室也可以用录播的系统来观察)深入学习小组的随堂观察。如此,便可以较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3. 反思评价,学习自检。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对于其终身学习、深度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在这节课中,笔者设置了“深度学习评价表”,其中有“历史知识、合作能力、历史素养、解决问题能力”四个评价指标,包含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隐性教育目标,每个目标都有3个等级。它能够让学生在提高反思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课堂学习品质,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深度学习是导向,学科本质内涵是目标,而评价工具就是方法。在明确导向和目标的同时,提升工具的实用性就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课前导学卡——问题梳理单”“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记录表”“深度学习评价表”……这一系列工具的不断优化和有效运用,必能更好地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深度内涵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北京支部生活(2022年5期)2022-05-24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2022年16期)2022-05-01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浙江人大(2022年4期)2022-04-28深度思考之不等式新高考·高三数学(2022年3期)2022-04-28理解本质,丰富内涵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135期)2020-12-07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有理数的数学内涵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6年7期)2016-12-07木木相册作文大王·中高年级(2014年5期)2014-08-07

推荐访问:学习 探究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