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理论视域下美术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 要: 混合学习是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最新动向之一,对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因此,结合混合学习理论,设计一个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美术课程教学学习体系,对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混合学习理论 美术教育 美术课程教学 体系构建
  
  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在教学中的普及,对我国美术课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技术手段的突破,更是基于网络教学环境的教学结构与过程的转变。重新审视和理解网络环境下的美术课程教学对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一、混合学习理论与美术课程教学
  混合学习(Blend-Learning)的混合有很多种理解方式,包括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与E-Learning学习方式的混合,多种学习媒体、多样学习资源的混合,不同学习情景的混合,不同学习理论的混合,不同学习目标的混合,等等。简单而言,混合学习可以看作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价最小,取得的效益最大。但混合学习的定义都是围绕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学习内容等要素及其展开的有关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等来探究其内涵,而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学习内容是教学系统论的核心要素,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针对传统教学和E-learning的利弊,综合国内外关于混合学习的研究成果及对相关的理论基础的分析,建立了基于美术课程教学设计的要素的混合学习体系。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教学环境、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采用主导—主体双主教学结构,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提供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协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得到更大的拓展,情感体验更加积极鲜明,认知投入更加深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美术课程体系教学构建
  结合混合学习理论构建美术课程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学习交流、课程资源、作品展示和学习评价等。
  1.课程内容。现阶段,课堂上常用的课件有两种:一种是Power Point软件和Flash软件。Flash软件主要用于传递课程的学习内容,通过流媒体技术使用图文并茂的视频来呈现的课程内容,学生主要通过视听双通道来实现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控制学习的时间和进度,独立思考,构建知识结构。课程内容偏重于传统课堂所不便表现的和需要突出的知识点,如情境的构建、知识结构的表征等。采用树形知识结构的组织形式,这种结构形式不仅使课程具有良好的内容组织结构,便于学习者对知识结构的掌握,而且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地制宜地根据课程内容精心捕捉教学信息,理智地选择多媒体的手段,使制作完整的美术教学课件,既能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充分展示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又能亲近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展示美术作品,集图像、色彩、文字、声音于一体,容易引起学生自觉学习的心理状态,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好地进入角色和特定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
  2.学习资源。学习资源作为学习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混合学习理论应用美术教学,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美术教学中的学习资源一种是教师把课本里的作品图片通过多媒体课件以Power Point软件和Flash软件的方式播放出来;一种是教师自由组织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条件、学生实际和教师自身的素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好教材,甚至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要知道他们也是课程资源。因此,学习资源内容包括课程背景资料、课程课件、精彩案例、电子书、图书库、图片库、视频库、音频库和相关的精彩网站。方便学生自主选择丰富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做学习笔记,学习者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自定学习步调,给个体更多的选择自由度,实现个体的主动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能获得亲自参与的积极体验,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交流。美术教与学的多元互动强调,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主动性,不仅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而且强调学生与学生等的互动。结合混合学习理论,依托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课后,可以申请开通QQ群、博客、威客、微博等交流工具,与学生一起交流互动。首先,学生可以随时对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教师或其他访问者针对学生的问题展开讨论,不断发展而形成一个师生和生生交互的动态记录,学生的思维动态性就通过这些交流得到保留和展现。其次,学生通过反思、管理、调整自己的博客或微博,对自己的整个学习进行元认知水平的思考。最后,学生的表述机会和表述方式的增加和丰富,使得知识的共享和互相启发的传递增多,有助于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展认识。博客或微博更关注个性化,记录个人的成长过程,宣扬个性化的网络空间;而威客更关注共享性、合作性,关注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和看法。
  4.作品展示。美术教学必须提供直接的视觉观察,使学生产生直接的美术体验,所以制作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品展示模块的设计主要是利用赏识激励机制,促进学生的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注重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接受和掌握一定的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通过自身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会越来越深刻地理解美术作品,乃至艺术作品,从中得到美的感受和启迪。在美术教学中审美理解力的培养,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普通教育层面,即学习和运用观察、认识、记忆、训练、理解等一般认识方法,掌握一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另一个层面是运用艺术教育的特殊方法,即符合审美活动规律的方法,达到对审美意蕴的理解。这两个层面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两者的相互协调和推进,最终形成完整的审美理解力。美术是视觉形象,通过作品展示,学生能清楚辨认材料性能、操作方法、制作步骤、作品效果等。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作品展示活动。作品展示的内容有每周之星、每月之星,优秀案例、创意之作等。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作品设计情况来每周评比一次,选择出每周的学习模范作为每周之星,同理每月选择出的学习模范作为每月之星。将优秀的设计、创意等在博客、微博等交流工具平台上给予展示,以资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美术意识。
  5.学习评价。对混合学习理论应用于美术课程教学中的成功与否,教师与学生应作出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软件技术建立不同学生的电子档案,搜集学生学习美术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如作品、作业等,并及时作出评价。在作品展览中,教师对学生的典型作品进行展示,是对学生作品的一种认可评价;在课程内容和资源学习中,对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学习笔记等。同时,学生也应不间断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如美术教学目标是否偏离大纲,所有评价内容教师与学生均要认真对待,发现不足,及时更正,提升美术教育绩效。
  三、结语
  混合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应用于美术课程教学,有利于增强美术教育教学效果。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美术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好的信息组织方式、多重的交互方式等功能,从而更有效地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实现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优势互补,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互补,同步学习与异步学习互补,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互补,课本资源与网络资源互补。要多角度、全方位熟悉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表现,感受和体验作品的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美术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艺术思维,并为实现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2]朱晓.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与剖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1).
  [3]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李勇.美术教育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5]何齐宗.教育原理与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推荐访问:视域 课程教学 混合 构建 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