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五”计划的历史意义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一五”计划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一五”计划确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国特色的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形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面的经济现代化。
  [关键词]“一五”计划;历史意义;中国特色;工业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3-0102-03
  
   新中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转折点。如何从农业国到工业国?如何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核心问题成为当时的最大课题。中国人在摸索中前进,探索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化道路。虽然以“苏联模式”为范本,但是中国工业化道路并没有完全照搬苏联模式,而是注意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在探索道路中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一五”计划的历史转变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的真正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基本任务,中国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大转变。中国开始改变工业和社会落后的局面,中国开始全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迈进,依靠自己走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
  1 “一五”计划确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虽然社会主义经济的比重有较大增长,但农业、手工业的个体经济还占有绝对优势,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要完成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任务还很艰巨。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中既包括实现工业化,也包括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关系的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党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基础开始从以‘共同纲领’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转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不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制度,以逐步消灭私有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到议事日程,列入‘一五’计划”。
  通过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进一步解放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上解决了以前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某些环节之间越来越突出的矛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城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完成,全国基本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把私营工商企业加以利用、限制和改造,纳入国家计划发展之中。到1956年年底,全国私营工商业户数99%,私营商业户数82.2%的手工业改造基本完成,使手工业生产走向了合作化,可以组织起大规模的分工协作生产,并逐步从手工生产转向了机器生产,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在农村,农村的生产力由于合作化得到了巨大的解放。由于打破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的限制,农业生产合作社可以更合理地使用土地、牲畜等生产资料,也可以顺利的进行各种生产建设,有利于把农业生产纳入国家的发展计划。因此,“我国计划经济的建立过程,不仅决定于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发展。对各种非社会主义经济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把它们逐步纳入计划轨道的过程”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贯穿于“一五”计划的全过程之中,“一五”计划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 “一五”计划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要把我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一个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首要任务,当时中国“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在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以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一五”计划开始,中国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依据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百五十六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百九十四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大型骨干企业。
  “一五”计划,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战略,既是学习苏联经验的结果,也是基于我国当时的国情而做出的冷静选择。“为了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中国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大规模进行投资建设,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力争尽快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在旧中国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合理,大多偏重于沿海工业,内地工业很少。在工业部门内部,主要为轻工业,重工业所占的比例相当小。经过“一五”时期的建设,原来工业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的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些工业基地得到了进一步地加强,原来工业不发展的内地,工业有了更迅速地发展,一些新的工业基地正在形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已经基本上建成,上海和其他沿海城市的工业基地也都已经大为加强;同时,在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北地区,新的工业区正在形成;在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也开始了部分的工业建设。
  “一五”计划胜利完成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推动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基本建设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基础工业得到加强,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开始建立起来,例如飞机设备制造、精密仪器加工等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布局、部门渐趋合理,沿海与内地地区分布、重工业和轻工业结构更为合理,一些工业基地建立起来,以采掘、原料工业生产、机器制造为主的重工业部门的比例上升到45%左右,独立的中国工业体系已现雏形。“一五”计划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设计划。它的实施,将使中国在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向前迈出坚实的一步。这一步,将超过前人近百年走过的路程。
  3 “一五”计划奠定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一五”计划的完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经济调节体系以及政企合一的企业模式。“一五”计划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巨大,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以重工业发展为龙头,发展速度快,工业建设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管理为前提。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经济体制。20世纪30年代,苏联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特征。制定一份比较完备的全国性的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步骤。”这一计划经济体制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经济模式和现代化的经济体制。

推荐访问:历史意义 一五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