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管理体制发展趋势及变革方向


  [摘要]研究生管理体制是面对学生和导师的重要窗口,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对当前研究生管理体制进行调研分析,看到问题、总结经验、调整对策,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
  [关键词]研究生 管理体制 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牟晓璐(1978- ),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研究生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吉林  吉林  13201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2-0034-03
  管理体制是基于国家经济、政治以及科技发展构建的一种层次结构、形式及管理模式。高校研究生管理体制是一套符合研究生实际且相对稳定的办学、教学以及管理模式,其在国家经济、政治、民族、科技以及历史传统等多方面因素下形成和发展,并随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与变革。纵观当前世界各国管理体制形式,早已突破原本的内涵,发展成包括管理、办学、投资以及就业等多项内容、彼此间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综合协调各项内容与研究生管理质量、院校发展密切相关,也是各大高校需要正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文献法、调查法、定性分析法对研究生管理体制发展趋势、变革方向进行总结,并选取5所二本院校作为案例,结合其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对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及变革方向作进一步分析,旨在为我国研究生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改革提供参考。
  一、研究生管理体制研究现状及演变特征
  (一)研究生管理体制研究现状
  1998年,徐芳在研究中指出,以培养基地建设为中心,改革研究生管理体制。其改革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符合当时社会人才需求。2007年,杜朝辉等指出,研究生管理涉及的内容已发生变化,其管理体制需要协调校内、校外双环境,应结合研究生与学科结构进行多元化教育管理。2009年,茶世俊分析到,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受“怕乱”影响,如预期教育乱象的不确定性,在当时的乱象约束下应通过预先约束策略空间、选择性激励、多元监控等渐进主义策略来应对。2010年,郝晓岑将我国研究生管理体制与美、日、英、俄、德五个国家进行比较,指出管理体制受各国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影响各有不同。同时,该学者还指出就我国情况来看,应结合当前市场机制与教育经费情况,逐步向“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发展。2012年,姜荧荧对导师责任制下的研究生管理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导师责任制权责分明,将研究生管理理论及实际进行了有效结合,效果显著。2013年,牛跃对研究生两级管理体制的形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该体制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显著作用。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演变特征
  从以上学者研究情况来看,我国研究生管理体制随社会人才需要以及研究生问题而发展、变革,每个阶段的情况不同,其管理体制的重点及方向也不同。研究生管理体制的变革需符合当前实际。
  1.分散权力,将组织分层。增加管理层次,实施学院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大多数高校都采取的是两级管理体制,分别设置为校、系。这种体制下的管理重心往往偏上,行政权力成为学校管理权力的主导。到20世纪80年代,伴随市场、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学校不断扩招,以往以单科为专业组成的系(所)已无法满足市场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为改变这一现状,不少高校都在校系之间设置了学院,以此来实现中间环节的管理。学校层次的逐渐设立和责任的明确,为高校权力的解放提供了最佳的机会。在这种体制的影响下,管理的重心也从以往的系发展为院,学院成为大学组织结构中的中间管理体系,为提高管理效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降低管理幅度,建立省级学位委员会。在恢复研究生教育后,研究生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对一些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培养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省级政府的权力职能非常低。为了提高省级政府的管理权力,1991年四川、江苏、陕西等六个城市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省级学位委员会,而后全国各大城市陆续成立了省级学位委员会。随着省级学位委员会的成立,学位授予单位以及中央的两级管理幅度过大的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研究生教育工作以及地方学位工作的统筹权和决策权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对社会的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的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3.权力下放,管理重心下移。在经费投入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了对财政体制的监督管理,财政均是统一管理,这些经费项目自然包含了教育经费。1980年,中央对财政体制进行了改革,从以往的中央政府集中管理逐渐转变为由地方分级或者中央分级管理,完善了新财政体制。高校办学经费管理也逐渐从政府单一拨款或包办的方式,转变为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为辅的经费投入体制。在学位授予审核体制改革方面:通过国家的审批,再由各地方省级政府各自完成审批。一方面,逐渐向学位授予单位下放审批权力;另一方面,加强了省级学位委员会授权审批试点工作。在研究生就业方面:我国加强了对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全面改革。1985年国务院按照“简政放权”的原则,提出了“供需见面”的方案。随着该方案的执行,一年后,当时的国家教委随之出台了研究生分配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了“供需见面”方案的执行。在此后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供需见面”方案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执行。在此基础上,国家教委再次提出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使得研究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变革。在硕士生入学考试方面:1985年我国加强了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试点工程,参与该工程的学生主要是各高校的优秀应届毕业生。这一措施迅速推进了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使得研究生的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推荐的比例通常较低,往往不足应届毕业生总数的5%。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硕士生规模也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每年的报考人数不断增加,这给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和考试组织带来了非常大的负担。为此,自2003年开始,教育部适当减少入学考试中初试科目的门数,但在复试中重点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全面考核,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硕士生招生质量。此外,提高了高校在研究生招生中的自主权,不仅增大了各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力,也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推荐访问:发展趋势 管理体制 变革 研究生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