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的摇篮里守护初心

红色熔炉 地处革命摇篮井冈山的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是党性锤炼的不二选择,是补足“精神之钙”的最佳基地,也是为理想信念立根铸魂的红色熔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却留下了光荣的奋斗史,孕育了井冈山精神和优良作风,成为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干部教育培训的永恒教材。
  “立足井冈、突出特色、形式多样、注重实效,是党性锤炼不二的选择,是‘补钙’的最佳基地,是铸魂的红色熔炉。”21天的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是现场教学点的鲜活震撼,教师的透彻解析,体验式教学的艰辛感悟,仍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以下简称“中井院”)2016年第五期厅局级干部党性修养培训班一班学员赵迎红的脑中发酵。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或许就是中井院干部培训的力量和温度。
  讲好井冈山故事
  中井院位于距离井冈山市新城区半个多小时车程的茨坪镇西北角,沿着学院门前的红军路,一边是一些培训机构和宾馆,另一边是名为“天街”的商业区和一个红歌广场。
  茨坪北山,松柏叠翠,林木葱郁,井冈山著名革命人文景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便坐落于此。
  6月13日,在这里,赵迎红带着一种向往和崇敬之情,开始了她的红色之旅,同时也是她的寻根铸魂之旅。
  这天的讲解内容是革命烈士刘仁堪的刑场血书。
  1929年5月,残阳似血。因叛徒出卖被捕,刘仁堪就义时痛斥敌人,被敌人割去舌头。他用脚趾蘸着自己流下的鲜血,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六个大字。牺牲时年仅34岁。
  “那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又是怎样的忠诚坚定、勇敢顽强?”刘仁堪,对于赵迎红而言,这不是个熟悉的名字。出于对英雄前辈的崇敬与仰慕,赵迎红开始了解他。
  刘仁堪,江西莲花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以教书、行医为掩护,秘密组织农民协会,进行革命宣传。1927年9月,随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组织委派他回到莲花县开展工作。1928年9月间,湘赣边界局势突然恶化,莲花县城为敌所占。在严酷的斗争环境里,刘仁堪接任莲花县委书记,紧紧依靠全体党员,依靠革命群众,与敌斗智斗勇。
  1929年5月19日,刘仁堪被捕,被押到县城南门大洲上斩首示众。这个地方刘仁堪并不陌生,之前他曾多次在这里开过群众大会。只是没想到,时隔一年,这里反成了自己被害的刑场。
  手脚上的镣铐踉跄作响,不过,刘仁堪对革命事业向往的呐喊更是响彻群山,“怕死不当共产党员,革命的人民是杀不完的,井冈山的星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你们就要完蛋了,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站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铭刻着一万五千多名英烈名字的碑林前,聆听着革命先烈在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上为崇高信仰献出宝贵生命的故事,赵迎红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井冈山历史之前基本都知道,但身临其境后的震撼是难以忘怀的。”
  现场教学是中井院党性教育的“拿手好戏”,中井院常务副院长梅黎明告诉《小康》记者,“大家来到井冈山学习,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性修养。而一个现场教学点就是一部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不过,练就这个“绝活”并不容易,它来自多年的积累积淀,来自丰富确凿的第一手资料。课内一分钟,课外十年功。为了讲好井冈山革命烈士的故事,据中井院教务处主任郭小强介绍,中井院制定了一个“三个一千万字”的庞大史料收集计划:一千万字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料汇集与研究”;一千万字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主要革命根据地史料集成与研究”;一千万字的《红色中华报》的整理出版。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全院教职人员,包括常务副院长梅黎明,都在寒暑假外出调研,搜寻史料,采集口述史。目前中井院图书馆已经收集到约2600个县级行政区的县市区志,占全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的90%以上。
  从精品到经典
  除了现场教学,中井院还有很多“绝活”,精品课程——访谈式教学便是其中之一。
  7月3日8:30,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访谈式教学《井冈山精神代代传》在中井院学员2号楼准时开始。
  台上,两张沙发,呈八字形摆放。沙发前有个简易的茶几,上面放着两杯清茶。“主持人”与“嘉宾”,或者你问我答,或者我动情诉说,你微笑点头。背景是个大屏幕,有时播放历史照片,有时播放影视片段。
  台下,坐着一群人,聚精会神地聆听。动情之时,擦一擦湿润的眼睛。偶尔还要拿出手机,拍下珍贵的史料。有不明白的地方,举手示意,直接发问。“主持人”、“嘉宾”皆不介意,坦然“接招”,答疑解惑。
  “妈妈是山东人,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可是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没有一个普通话说得标准的,全是一口莲花话(即江西省莲花县所使用的汉语方言)。她不仅没有时间教我们,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很少。”甘祖昌将军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女儿甘公荣在访谈现场讲述着她眼中的妈妈。
  访谈式教学,是中井院最受欢迎的精品课程,由革命前辈的后代讲述长辈的事迹,从身边点滴说起,由家事到国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为学员们勾勒出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激情的共产党人。每当听到这些英雄前辈的感人事迹,很多学员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推荐访问:初心 守护 革命 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