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义务教育部编教材改革


  “天、地、人、你、我、他……”当今年9月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翻开崭新的语文课本时,他们会发现,第一课将不再是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而是内涵丰富的汉字。
  从教育部获悉,自2017年秋季学期起,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将使用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教育部和专家表示,即将使用的新教材将加大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力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统编统用,“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并重,彰显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和中华传统文化
  “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随着新教材的投入使用,此前义务教育阶段在各地使用的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将被逐步取代。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杨建国教授说,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先识字再拼音,降低了学习难度,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二是增加了革命传统教育文章的选入,《朱德的扁担》等篇目又回来了。三是注重中华经典传统文化诵读,增加了古诗词、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让孩子更好地接受传统和经典。
  同时,新教材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语文素养”重在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能力,“人文精神”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以文化人。
  “思想品德”改为“道德与法治”,语文先学认字再学拼音,历史课本里的“红色革命”部分更系统了……9月1日,由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三科教材将在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投入使用。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社会科主任沈林说:“这三科教材的修订是一脉相承的,它们的核心是一致的,都更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和中华传统文化。”
  “《思想品德》改为《道德与法治》,不仅仅是改了名字这么简单。”沈阳市浑南一中政治教研组长苏玉敏说,政治新教材注重突出法治教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注入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科的新教材则强化了革命传统教育。
  二、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我们的新编教材,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打好“中国底色”,使我们的孩子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古诗文是古人留下的璀璨文化瑰宝,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但是,近年来,随着“减轻学生负担”的呼声一再高涨,关于教材中古诗文应該学多少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
  “主要是学生学起来比较难。”1993年开始参加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教育部《语文建设》编委、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语文科主任王土荣分析原因说。
  翻开新教材我们发现,教材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体裁多样——小学有古诗文129篇,初中有132篇;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现。同时增设专题栏目,如小学的“日积月累”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友”“信”“和”等传统文化关键词,设计了一系列专题活动。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郑富芝说:“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我们的教材,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打好‘中国底色’,要使我们的孩子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编辑部 整理)

推荐访问:教育部 聚焦 义务 教材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