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的社会问题思考


  重庆市涪陵区农调队对卷洞乡悦来村一社、珍溪镇东桥村五社及百胜镇齐曲村四社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大量劳动力向外转移,农业人才、子女教育、养老、婚姻、土地流转、农业发展后劲等诸多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社会各届的高度重视。
  
  一、劳动力转移引发的主要社会问题
  
  (一)农业人才流失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而是农业生产主力军,不论是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强者。在调查的三个农业社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45.8%,平均年龄达49岁,而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2.3岁。从文化程度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的181名劳动力中文化程度是小学及以下的达79人,占43.6%。而外出务工人员中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达90%以上。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单向流出必然会影响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农业与非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差距。
  
  (二)子女教育缺陷
  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不但留下了孤独的老人,不少的家庭还留下了未成年的子女,那么这一部分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凸现出来。本次调查的三个农业社156户中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103户,其中有31户属夫妻双双外出留下未成年子女委托父母或其他亲属代管。据调查代管也只是对生活上的管理,而学习、思想上的教育则往往推给学校,造成了这部分学生受到的教育上有缺陷,如卷洞乡悦来村几个小孩长期无人管教,导致发生偷盗行为幸亏发现及时,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但仍有一父母外出无人照管的小孩因上网已失踪近半年杳无音信。
  
  (三)养老面临两难
  在本次调查的三个农业社中所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49岁,其中年龄最大的高达82岁,50岁以上仍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现状极为普遍。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流出省外的务工人员或许一年回家一次甚至几年也不回家,有的会寄钱回家也有不少的分文未交,据本次专项调查外出务工人员中未寄带回现金的占30%以上。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仍为传统的家庭养老,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不仅给老人们留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还留下精神上的孤独,特别是本身需要照顾的有病痛的老年人更是如此。而农村养老院容量又特别有限,根本无能力接纳这一部分有子女的老年人,所以造成了这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面临家庭与社会均无力承担的两难境地。
  
  (四)土地流转困难
  据本次调查百胜镇、珍溪镇属沿江乡镇,土地利用率相对较高,大多数农户不愿土地荒芜,全家外出后土地流转一般以私人协商为主,免收代耕费请他人代耕待返回时再收回。而卷洞乡悦来村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因为现在已取消农业税、提留款等税费支出,大部份全家外出的务工人员不愿免费把土地让人代耕而宁愿让土地荒芜,据调查一般农户要求代耕户支付80—100元/亩的代耕费,而大多数农户均不愿支付代耕费,所以造成土地流转困难,荒芜现象严重,因为有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所以基层干部对土地荒芜现象也倍感头痛而又显得无可奈何。
  
  (五)滋生“厌农”思想
  尽管国家取消农业税、提留款,但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小、比较效益较低仍是不争的现实。被调查地区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农业生产只能是以手工耕作为主,机械化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受限,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工序只能以“肩挑背磨”的重体力劳动来完成。所以很多青年劳动力根本就看不起农业生产更不愿意从事这类劳动。据本次调查这类因“厌农”而外出的务工人员占15%左右,其中绝大多数为家庭责任感较差的未婚青年。
  
  (六)婚姻基础不牢
  本次调查的103户外出务工家庭中,有21个家庭因健康、子女教育以及外出工作难找等原因,夫妻双方只一人外出务工,占务工家庭的20.4%。婚姻关系应该是建立在长期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基础之上,对于这种长期分居的家庭来说婚姻关系无疑是暗藏危机。
  
  二、几点建议
  
  (一)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职业教育要办好两件事:一是办好职业教育学校;二是扩大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招生规模,让农村孩子学到一技之长。此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电大、函大等学校通过低收费的办法吸引农村青年就读,鼓励农村青年参加自学考试。实用技术培训重点抓好几件事情,一是继续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二是注重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切实抓好新型实用科学种养技术的培训,特别是要针对农业就业劳动力文化低、年龄大、农活重等特点,培训要做到集中培训与上门服务、印发资料与现场示范两结合。
  
  (二)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让土地流转活跃起来
  在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同时又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既要有鼓励政策,同时又要有约束手段。只有这样, 才能让农村土地流转活起来, 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土地逐步向种植大户集中。
  
  (三)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
  当前正在推行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革深得人心,广大农民希望政府在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妇女儿童权益、农村最低生活等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有更多的好政策惠及他们。
  
  (四)大力抓好农村普法和道德教育工作
  调查中发现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农村居民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形成的。广大农民真诚地希望了解有关农业税减免、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知识。
  
  (五)增加教育投入,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
  各级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农民工子弟校建设并真正做到收费低而教学质量不低,从而使举家外出的农民工能够搬得出、安得稳。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供稿)

推荐访问:涪陵区 重庆市 社会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 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