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留守妇女精神生活缺失现象探析


  摘 要:当前,许多山区留守妇女已摆脱了贫穷的困扰,却依然生活在精神的荒原之中,她们精神生活不仅贫乏,且层次较低。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对这一群体精神生活的忽视,也有山区经济文化落后,基层文化建设内容和留守妇女对文化的需求之间的不协调等问题。
  关键词:山区;留守妇女;精神生活
  中图分类号 C913.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04-05
  Abstract:In the contemporary,many Left-behind women in mountainous area have got rid of perplex of poverty,but still have lived in the the wilderness of spirit.Their spiritual life is not only lacking,but also is low. The Reason is not ignoring their spiritual life by society,but is backward of economy and culture in mountainous area, and inharmonious of the contentcultural construction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between the demand of the Left-behind women for the cultura.
  Key words:Mountainous area;Left-behind women;Spiritual life
  “留守妇女”是系指丈夫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经营活动而留居农村的已婚妇女。我国目前对留守妇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1)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压力增强;(2)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3)婚姻危机、性压抑和性骚扰;(4)生理健康和疾病的治疗;(5)心里压力;(6)政治参与问题。在本项目组长期跟踪、问卷调查、入户访谈中发现,以上问题随着新生代农民打工收入的增长、社会各界对留守妇女的关爱和留守妇女自身意识的提高,在山区,已经不成为主要问题。如生产、生活压力增强问题,事实上随着城镇化、农村住房用地不断扩展和退耕还林,农民的地愈来愈少。加之男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留守妇女耕种能力的有限和丈夫外出打工收入的提高,农村土地的抛荒和隐性抛荒现象的日益严重,不完全是“衣食不用愁,住着小洋楼。田地不用兴,处处麻将声”。但留守妇女已摆脱了沉重的劳动却是个不争的事实。至于婚姻危机和性压抑、性骚扰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入户访谈,只有极少数人承认有一点,其他的认为没有任何影响,和丈夫在家一样。生理健康和疾病问题,随着国家每年对农村妇女免费体检和免费给药及全民医保的实现,农村妇女健康意识的增强,这一问题也不突出。就笔者看来,目前留守妇女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其精神生活的缺失。当前,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研究多集中在从普遍意义上的人,或者对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研究,而广大的山区留守妇女精神生活却长期以来被广大学者和人们忽视。基于以上几点,笔者在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写下此文。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全社会对山区留守妇女精神生活的重视与关爱,使她们精神生活充实,快乐幸福。
  1 商洛山区留守妇女精神生活缺失现象严重
  商洛市位于秦岭山脉主脊南麓,陕西东南部,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就在这样适合人居的地方,当地的人们却因为贫困,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来欣赏如画的风光,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常年辛勤劳动,还是不能解决温饱,无奈之下,他们和千千万万农民工一样扛起了行李,离开了优美的家乡,外出务工,却把妻子儿女及老人留在了家里。2011年商洛总人口247.87万,其中男性130.74万人,女性117.13万人,而因丈夫常年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留守妇女竟然有2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3%。据《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报道,我国农村留守妇女人数4 700万,以全国13亿人口计算,我国农村留守妇女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3.62%。相比起来,商洛农村留守妇女人数比例大得惊人,远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所谓精神生活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享受的活动,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理想的选择、道德品质的修养以及兴趣、信念、社交、爱情和对知识的追求与文化娱乐享受等。高长江指出:“农民文化重构的文化政治学思维,即国家的公共政策与公民文化凸显出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其中,‘幸福’与‘公平’尤为重要;农民文化提升的文化人类学思维,即通过农村文化生活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为农民创造幸福生活、提供文化资本;生活环境艺术化的文化生态学思维,即通过引导农民从审美的角度来观察生活、创造生活,使村容村貌艺术化,使农民诗意的栖居[2]。”然而留守妇女们不知道什么叫做诗意的栖居,也不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生活得幸福与不幸,更不知道未来应该是什么,只是简单而有茫然地生活着。
  德谟克利特说过,幸福的居处是在我们的灵魂之中。因此,人对生活的良好感受和深刻的幸福感是与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紧密相连的。它可以通过快乐不快乐、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等来表达。据《人民日报}2012年3月16日载《留在村里的女人们》,我国目前留守妇女不良情绪现象突出,这种不良情绪直接影响着在她们对幸福的体验。见表1。
  在项目组问卷调查中,“在您感觉幸福吗?”一问中,回答一般有229人,占82%;不太幸福22人,占7.7%;很不幸福的不到6人,非常幸福的只有4人。比较幸福的10人。非常幸福的4个人,都集中在商洛市丹凤县龙驹寨东河村。东河村紧邻县城,交通便利,靠丹江漂流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农民家庭普遍比较富裕。这4户留守妇女家庭,每家都有几层楼,现代化的家电一应俱有,妇女穿着比较时髦,丈夫又在西安打工,离家较近,交通便利,逢年过节丈夫也能按时回家,家里有急事丈夫也能及时赶回。老人还都在45岁左右,能帮家里干活,身体健康。留守妇女年龄24岁左右,每天的家务就是照顾年幼的孩子。其中3个妇女只有1个小孩,只有1个妇女有2个小孩。在比较幸福的10人中,大都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且丈夫每年回家次数普遍在5次以上。很不幸福的六位,这六位妇女家庭经济情况都相当好,丈夫因有手艺,务工收入较高,妇女穿金戴银的,且都只有1个孩子。她们在家除过照顾小孩外,也不干其它家务。她们觉得除过照看孩子,内心很空虚,而且丈夫常年在外,夫妻感情也日渐淡漠,心理感到很恐慌有不知道如何面对,很痛苦。大多数感觉一般的,都集中在偏远地带,且经济情况一般。当我们在访谈中问起她们为什么感到幸福或不幸时,没有1个人能够回答上来,说她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知道什么叫做快乐,什么叫做不快乐,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不幸,只是我们问起,才说而已。她们的要求仅只是不愁吃穿,日子平定。

推荐访问:精神生活 探析 留守 缺失 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