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让人担心的人


  没有人知道我们将变得那么好
  
  一直以来,整个社会对“独生子女问题”都非常关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更是掀起了一阵热潮。
  1993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孙云晓发表了他的报告文学作品《夏令营中的较量》,文章矛头直指1980年前后出生的中国独生子女。一些孩子在夏令营中表现出的娇生惯养、生存能力差,与日本孩子的独立、坚韧和富于生存智慧形成了反差。
  文章很快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大讨论。有人忧心忡忡:这代人以后怎么办?
  1997年,作家陈丹燕出版了《独生子女宣言》。书中那些根据少年听众的来信整理出来的感人故事,第一次让世人真真切切地触碰到独生子女们脆弱、敏感、困苦、骄傲的心灵一面。与《夏令营中的较量》不同,《独生子女宣言》似乎给人带来了希望,正如书中最后一个女孩子所说的:“没有人知道我们将变得多么好。”
  事隔多年后的今天,当那些当年的孩子已经一个个成为了社会的白领精英、青年才俊,并开始担负起照顾上一代孕育下一代的责任和义务时,一些人的担心是否变成了现实呢?令人感兴趣的是,这群特殊时期形成的年轻人是否会带着他们特有的脾气和习性参与到中国社会的发展中来呢?
  
  并非独生子女的特有
  
  一提起独生子女,相当多的人脑海里常常会出现一些类似娇生惯养、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等等的形容词。但《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独生子女在成年后会比较注意这些问题,而且,即使有无意识的发作,他们也会在比照下一代独生子女身上的类似问题时提醒自己,从而形成一种习惯性自律。
  长期研究独生子女问题的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风笑天教授认为,他在研究过程中的感觉就是,独生子女在年龄小的时候,问题可能会多一些,但等他们慢慢长大成年了,就普遍会得到好转。
  “很多人对独生子女的印象还都停留在十年前媒体热炒的一些问题上。事实上,在很多社会事务中,成年独生子女的综合处理能力是相当不错的。或者这么说,当他们必须自己面对问题的时候,他们虽然不如上一代来得纯熟,但花些时间和功夫就能迎刃而解了。”风教授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他们都很聪明,但就是比较懒,有人愿意替他们做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不会去主动承担。”
  风笑天曾在《中国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的报告中,依据对全国12个城市1786名在职青年的抽样调查资料,从工作、恋爱婚姻、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自我认知等方面考察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状况,结果表明:除了未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独立生活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外,两类青年在社会适应的各个方面都不存在明显差别,认为“独生子女不适应社会”的看法没有获得实证。
  但也有一些专家指出,近年来在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月光族”(每月收入全部花光)、“啃老族”(高学历不工作,仍然依靠上一代养)、“寄身族”(成年后跟父母同住,衣食料理由父母照顾),以及“丁克族”(不生养下一代)、甚至“丁狗族”(夫妻以养狗代替养小孩)等等奇特族群,都是从第一代独生子女那里衍生出来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两代独生子女的相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却常常可以感觉到一种隔阂甚至是抵触。
  “这些问题的确是相伴着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但就此认为这是独生子女所特有的,就片面子。”孙云晓认为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独生子女问题,是因为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教育制度却没有完全跟上。
  陈丹燕也认为,当年在提出独生子女问题时,对他们不太公平。因为当时中国社会正在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这么一个过程中,很多成年人身上都会出现巨大的落差。而把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简单地归结为独生造成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是在新的情况下,我们社会自身还没有充分准备好。”
  另一篇名为《不同背景条件下的独生子女社会化》的调查报告也得出了结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两类青少年在社会化发展上不存在显著差别”。它揭示出这样一种现实:被目前一些研究所描绘的众多“属于独生子女的”特征、现象和问题,实际上是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社会巨大变革一起成长着的新一代城市青少年的整体特征、普遍现象和共同问题。
  “所以,正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急剧变迁的中国社会产生、包含、影响和造就了这一代新的中国公民。”风笑天教授说。
  
  为什么会有些孤独和冷漠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青年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委员会主任沈之菲认为,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群体,其实无所谓好不好,总体上不会比非独生子女差,而群体内部出现的问题也只是任何一个群体都会出现的问题。
  “不过我们现在从整体上讲,其实已失去了比较对象,很难说如果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这个时代所孕育的孩子会和现在的孩子是不是有多大的差别。”
  那么,在那些惯有的形容独生子女的词藻之下,新一代独生子女又到底被烙上了什么样的“特征”呢?
  这不禁让人想到12岁的于漱秋那篇被评价为“逻辑混乱”却记录了他的感受的文章——我如此孤独。
  为什么在物质生活已经比从前丰裕了不知多少倍的今天,一个小小的孩子会有孤独感呢?
  “应该说现在十多岁的孩子的生存环境比上一代独生子女好。他们的父母不再像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那样,因为‘文革’等原因失去了很多机会,有很多理想不能实现,就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一代人的父母压力相对较小,文化水平比较高,所以对孩子也会放松一些。这些孩子自己也可以比上一代独生子女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对社会的思想文化感知度也更加丰富。”陈丹燕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但是,他们也有处境更紧迫的地方,比如社会竞争更加激烈,教育压力更大,这些都促使他们变得更加现实。上一代独生子女处在他们现在的年龄时,还比较理想主义,而现在这些孩子就更多地想着竞争,想着有更好的挣钱机会。其实,人在青少年时代没有梦想,或者过于现实,是可惜的。”她说。
  和陈丹燕的判断吻合的是,大多数与两代独生子女相处过的人通常的感觉是,虽然都现实,但现在的孩子似乎比以前的孩子更现实。
  美国莱斯大学学者裘斯洛·埃格研究中国独生子女现象已有十年了,作为一个从未来过中国的西方人,却这样来形容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及孩子。
  “他们是被放置在一个超常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而城市和社会因为发展的需要,反复强调的就是铁面无情的市场经济法则。所以,因为这个整体目标的设置,在幼年,这些孩子

推荐访问:的人 让人 年后 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