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教育应注重多元文化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摘要: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民族、不同国籍族群的相互交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少数民族群体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顺利融入真正的多元文化社会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培养他们正确处理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矛盾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多元文化思维方式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族教育;多元文化;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127—05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城市少数民族移民群体,从一个均质、相对单一的社会进入急剧变迁中的城市,生活在一个跨文化、异质、多元的社区,他们面临着调适各自的社会交际网络、双文化认同的尴尬处境。”作为少数民族群体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也将面临同样的环境,让这一群体顺利融入真正的多元文化社会是我们民族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今天的少数民族教育应该把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社会这一能力作为中国民族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全球化视野下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进入21世纪,全球一体化进程在各个领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相互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在这一汹涌澎湃的潮流面前,国人更多关注的是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从中寻找着契合点。然而,却很少意识到在我们的身边,中华民族自身也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混合体,构成整个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之间仍然存在着许多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社会上的很多群体,从民族角度看,主要是少数民族群体,在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中极易被忽视,因此产生很多的不和谐音。当这些少数民族中的部分成员进入相对发达的东部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时,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凸显,矛盾浮出水面。这些在异文化地域留居的少数民族人员,在面临最直接、最频繁地与当地文化接触与碰撞的过程中,处在既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要接受新的文化观念以适应新环境的两难选择中,矛盾重重,承受着主流群体所无法察觉的焦虑。
  “历史和现实的研究已经表明,跨民族的个体或群体交往以及族际文化互动,对于促进民族间稳定、友好、良性的族际关系可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理解的前提是了解,要想促进不同文化民族间友好和谐的族际关系,“文化交流与文化适应从实现途径上应是双向性”的,即在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中国社会,要实现各民族和谐相处,不仅要在少数民族中普及各民族文化,在汉族中也应普及各民族文化。“立足全国,占全国92%的汉族人口有必要从孩子开始普及一下民族文化知识。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生活在汉文化的海洋中,虽然一些民族地区也在开设本民族文化的课程,但这些课程的推广更多的是为了让这些民族自己熟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而不是在进行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如果在中小学时期就开设一些民族文化课程,将在根本上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而不必等到产生民族文化冲突的时候才进行对话与沟通。”针对这一问题,少数民族学生一方面应加强主流文化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增进他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能力。因此,今天的民族教育应该把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社会这一能力作为中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带着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入社会
  什么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指传统的具有该民族社会性和群体性的文化,狭义的民族文化专指精神文化,它包括一个民族的伦理道德精神风貌等。这种文化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对本民族有着较强的凝聚力。例如勤劳、质朴、勇敢、好客、诚信等,这是许多少数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同样,饮酒过量、大男子主义等,也是一些民族同志存在的不足之处。
  拿北京为例,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如何较快地融入北京社会,这不仅是少数民族在京者面临的一大问题,同时也是包括汉族在内所有“外地人”的一大问题。首先要过语言关。其次,必须在人才聚集、竞争激烈的北京舞台上展示、证明自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有一新疆乌恰县柯尔克孜族女同学,她普通话很好,文章也写得好。2005年上半年在一出版社实习期间,她诚实、吃苦、与人相处好的特点很快被出版社同仁认同。实习结束,出版社即与她签约,留京工作。她说:“我是我们宿舍最早找到工作的。”其激动、自信溢于言表。在北京,你的族属、地区是次要的,你的工作能力是首要的。还有,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民族文化特点。例如,回族的宗教,在西北地区每周至少做礼拜一次,甚至几次。而在北京,做礼拜就有一些问题。不是说没有清真寺,也不是说别人不允许你去做,而是你所处的工作环境使你自己就有所放弃。又如婚姻,少数民族多愿找本民族者通婚,父母也是这么想,但在北京大都市的环境下,就会出现在民族聚居地区意想不到的困难。诸如此类,如何处理?我们应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以现代人科学的发展眼光来看待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离开了故乡,离开了民族聚居地,来到大都市,从本身角度来讲,应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摈弃不合时宜的一些东西,更好、更快地融入北京社会。正如《中国民族报》上“一位独龙族在京者所说:‘北京和独龙江,都是我的家。’北京和民族地区,都是每一位少数民族在京者的家。让我们较快地融入北京这个家,紧张而和谐地工作和生活着。”
  
  (二)在差异中寻求和谐
  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向城市,而他们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除了存有一般流动人口面临的各种困难与烦恼外,还存在特殊困难和心理适应问题。一方面,大城市的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汉文化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对少数民族来说,许多城市不具备他们必需的生活设施和条件。另一方面,对一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而言,语言的障碍同样存在,大大影响了民族间的交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使得民族关系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低、人口多、民族多、各民族间发展极不平衡,民族关系较为复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民族在相互联系和交往过程中,难免出现直接的利益摩擦,加之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使民族关系更加复杂。有些民族关系方面的问题,一开始并不直接表现为民族关系问题,而可能表现为不同民族成员间的一般摩擦,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往往成为影响民族关系的不稳定因素。
  “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承认那些产生不同文化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基本前提具有同等合法性既是正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就使得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成为可能:这是在一个具有文化多样性的世界上保持和平和生存下去的基本的先决条件。”正如宋代翰林学士王珪言:“昔之作乐,以五声播于八音,调和谐合而与治道通”。中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对

推荐访问:中国 适应能力 应注重 培养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