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的军事谋略运用


  近代以来,日本长期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生存危机日益加剧,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在这场关系民族存亡的抗战中,中国军民上演了一幕幕高超的谋略活剧,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用众——上下同欲、谋力于民、谋民于战
  战争是谋略、政治、国力、军力和民力的总体较量。面对贪婪、凶恶、疯狂、小而强的日本帝国主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国家中国,如何战胜之?作为上个世纪中国历史舞台上核心政治力量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不计前嫌、二次携手、一致对外、共赴国难,率领中国人民上下同心、戮力御敌,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殊死决战。中国共产党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武装抗日的爱国主义主张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并成为这条战线的最先发起者、有力组织者和可靠领导者。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抗战中,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先后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共产党适时运用“又联合又斗争”的谋略,对其尚能抗日的方面加以联合和鼓励,对其坚决反共反人民的方面加以斗争和孤立,以斗争求团结。在斗争中,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在每一具体斗争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后发制人,斗则必胜,适可而止,处处以民族大义为重,极力维护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直到抗战胜利。
  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路线,是实行单纯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还是全民族抗战的人民战争?在这一点上,国共两党之间存在着较大分歧。
  与蒋介石不同,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对力量根源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谋略思考。他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主张发动民众实行人民战争。在抗战中,共产党通过团结国民党实力派和国民党内部要求抗日的地方实力派壮大抗日力量。同时,通过在敌后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既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广大群众抗战到底的热情。
  运筹——审时度势、谋势造势、巧于乘势
  在抗日战争的历程中,合理地分析敌我双方优劣,预测战争进程,描绘战争发展的基本轮廓,是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的基本依据,是自觉地把握战争全局的重要前提。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很快攻占了平津地区,并分别向华北、上海大举进攻,企图迅速占领上海,威胁南京,迫使国民党政府就范,实现其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图谋。但发动战争规模的大小、时间的长短、攻城掠地的强度和战争发动者国力的消耗是成正比的。日军为求速胜,每战必出重兵,每夺一地必用重力,每占一城必重杀戮,这样就必然加倍消耗其军力国力,必定加速其失败的进程。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召开国防会议,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应邀与会,并向会议提交《确定全国抗战之战略计划及作战原则案》。经过研究和讨论,会议认为抗战应采取持久战略,以空间换时间,逐次消耗敌人,以转变优劣形势,争取最后胜利。1938年5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深刻阐述了抗日战争要经过三个阶段,并具体论述了各个阶段敌我双方力量消长的可能性以及应采取的战略战术,清晰而完整地描绘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大致进程和轮廓,极大地增强了战胜侵略者的信心,对引导抗击日寇起着重要作用。
  造势谋略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劣势装备和弱小的我军,能占据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环境,能使自己的力量增值,能在战略防御的不利态势中创造有利的态势,并最终在战略上造成有利于我的态势,彻底歼灭敌人。国共两党的战争指导者们从实际出发,根据敌强我弱、敌小我大等特点,认真分析敌我双方的战略战役态势,以“持久作战”的总方针对抗日寇“速决战”,造“先为不可胜之势”;运用优胜劣败规律,造战役战斗我强敌弱之势;着眼整体效益,造全局协调之势。在具体的战争指导上,成功地谋划了陷敌于中国民众汪洋大海的“民势”,陷敌于全局被动的“位势”,占据战场有利地形的“地势”等。
  1938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相继失守,中国抗战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被迫放弃速战速决的方针,停止战略进攻,改取战略持久作战,对国民政府采取以政治进攻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对正面战场实施局部有限攻势,不再以攻城掠地为主,而以打击和削弱中国军队的“反消耗战”为主;积极扶植伪政权,巩固占领地区的统治,大力扫荡占领区内的抗日游击部队,并实行经济掠夺政策。针对日本“以战养战”、“以华制华”图谋,中国军队以“面势”制约敌之“点线势”,扩大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
  同时,中国军队以我之“联网势”破坏敌之“联网势”。1938年11月下旬,国民党统帅部在湖南的南岳衡山召开了有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参加的军事会议,要求“对敌主动发动有限度的攻势或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队,加强敌后方之控制与袭扰,化敌后为前方,迫敌局限于点线,阻止其全面统制与物资掠夺,粉碎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企图”。正面战场先后发起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随枣会战、南宁会战、中条山会战等战役。敌后战场以华北、华中为主战场,华南和东北敌后战场为两翼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消耗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特别是从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军开展了105个团参战的“百团大战”,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击破日军“囚笼政策”,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政府巧于“乘势”,积极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战线。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四国领衔的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从此,已坚持多年并已进入战略相持的中国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善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巧妙配合
  抗战之初,经过国共两党郑重磋商取得共识和谅解,确定战略分工与战略部署:国民党军担任正面战场作战,以打正规战为主;八路军担任侧面及敌后作战,以打游击战为主,并且在总的战略下进行独立自主的指挥。在长期的抗战进程中,中国军队逐渐实行了正面战场的内线持久防御作战和敌后战场的外线速决进攻作战,采取正规战与游击战两种基本作战样式,互相支援,互相配合,从而陷敌于两面作战、腹背受击的被动局面。
  正面战场抗击日军的较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22次会战,“以空间换取时间”,战线从华北、华东一直移至华南和西南,后撤几千公里,失地100多万平方公里,分散了敌之兵力、消耗与迟滞敌人、掩护大后方,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决战”企图。同时,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使其迂回敌后,灵活出击,力求使战场态势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完成在敌后战场的战略展开。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隔甚远。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干的敌后抗日部队在敌人的深远后方,紧紧依靠民众,注重扬长避短,以长击短,对日军发动猛烈的游击战争。你打你的正规战,我打我的游击战;你打你的步步为营,我打我的诱敌深入;你打你的分进合击,我打我的各个击破;你打你的扫荡战、围剿战,我打我的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始终牢牢把握战场的主动权。
  (作者系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

推荐访问:谋略 抗日 军事 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