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场景赏析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tkcl/tkcl201308/tkcl20130814-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tkcl/tkcl201308/tkcl20130814-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tkcl/tkcl201308/tkcl20130814-3-l.jpg
  模型场景是一种表现瞬间的模型艺术。一件优秀的模型场景往往能通过一个静态的、定格于瞬间的场景传递给观赏者丰富的信息,比如精彩的观感和特定的知识,更能引导观赏者通过模型场景的情境代入感迸发出意味深长的自我思索。本文介绍的模型场景由模型玩家Dietrich Wolf制作,其背景取材于1945年爆发的重大战役——“冬季春醒”行动。该场景模型毫无疑问是一件精品,凝聚了优秀模型场景作品所应有的成功元素。
  “冬季春醒”行动
  如果单就模型场景而言,纳粹德国的装甲部队无疑是胜利者,庞大威猛的“虎王”式坦克在半履带式装甲车的环伺下雄踞于路口,颇有高歌猛进的豪迈;而被击毁成“身首异处”的苏联红军T-34-85战车则散落在“虎王”式坦克的对面,已经无力再战。不过,对“冬季春醒”行动稍有了解的朋友们知道,那场战役的结局与本模型场景表现的情况是相反的,此战是纳粹德国装甲部队的绝唱,纳粹德国从此再无力进行大规模作战。笔者认为,Dietrich Wolf通过这种现实与模型场景形成的反讽效果表达了其对“冬季春醒”行动的个人看法:这是纳粹德国发动的一次得不偿失的战役。
  “冬季春醒”行动可以被视为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战役,该战役是希特勒不顾其军事将领们的反对而强令发动的。实际上,二战末期,希特勒对争取战争的胜利已经不抱希望,但他仍然决定尽可能把战争长期推延下去,以等待苏联和西方国家的联盟出现分裂,从而为纳粹德国的东山再起赢得机会。鉴于纳粹德国在东、西两线的总体实力已经全面处于劣势,所以希特勒选择以向对手薄弱方向发动强力反击的形式来“以攻代守”,企图达到拖延战争的目的。纳粹德国在1944年底的西线发动阿登战役,在1945年初的东线发动“冬季春醒”行动,均是基于上述目的。而之所以选择在匈牙利战场发动攻势,一方面是因为在该方向的苏联红军实力相对较弱并且已是经过“布达佩斯战役”的久战疲惫之师,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匈牙利是德国当时仅存的石油供应地,一旦全面丧失匈牙利,德国的战争能力将迅速枯竭。所以,纳粹德国于1945年3月6日,以“南方”集团军群所属部队及匈牙利的军队在匈牙利的巴拉顿湖地区向苏联红军的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展开了亦称“巴拉顿湖战役”的“冬季春醒”行动。纳粹德国此次大规模进攻的目的是力图通过集中使用装甲部队来突破苏联红军的防线,之后向苏联红军纵深进攻以包围、摧毁苏联红军第26和57集团军,然后在战役下一阶段,相机夺取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不过,纳粹德国“冬季春醒”行动的攻势并未取得预计效果,而是被苏联红军严密的防御体系所阻挡,损失重大,无法达成战役预定目标。而在“冬季春醒”行动发动后的第10天,苏联红军即发动了全面反击,在24小时内就将纳粹德军驱逐回“冬季春醒”行动发起时的战线。随后,苏联红军乘势将纳粹德军逐出匈牙利国境并将东线战线持续向纳粹德国境内推进。因为“冬季春醒”行动中的战损及苏联红军随后的反击和追击,参与本次攻势的纳粹德国精锐军事力量——包括武装党卫队师和国防军在内的11个装甲师单位,几乎丧失了全部作战能力。
  从“冬季春醒”行动的结果来看,诚如Dietrich Wolf在其模型场景中给人的感受,这真是一次得不偿失的攻势战役,或者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次战役不仅是希特勒军事冒险策略的最终破产,而且将纳粹德国继续顽抗的战争资源也消耗殆尽。同时,阿登战役及“冬季春醒”行动表明,纳粹德国因实力大大削弱,不仅在战略上已经无法对抗苏联及西方国家联盟,并且由于其精锐作战力量的骨干成员不断被战损消耗,纳粹德国的官兵无论从军事素质还是士气上已经大大降低,使得其原来在战术层面所拥有的优势也不可逆地丧失殆尽,从战役层面也已经无法对反纳粹德国的国家联盟构成威胁了。
  主角:“虎王”式坦克
  在模型场景中威风八面的“虎王”式坦克,以其伟岸的身姿让人印象深刻。“虎王”式坦克的研发始于1943年1月,其目的是生产一种新式重型坦克以取代已有的“虎”式重型坦克。经过纳粹德国陆军兵器局对波尔舍、亨舍尔、MAN三家公司提出的4种设计方案和样车的审定、测试,最终选中了亨舍尔公司的VK4503(H)方案作为纳粹德军装甲部队的新一代重型坦克。亨舍尔公司的VK4503(H)于1943年12月开始批量生产,定名为“虎王”(或称“虎”2)式重型坦克。“虎王”式坦克的产量很少,自1943年12月投入量产至1945年3月停止生产,共生产了约489辆。
  “虎王”式坦克安装了1门威力强大、射击精准的88毫米口径KwK43L71型坦克炮,该炮采用71倍径,身管长为6.3米,比“虎”式重型坦克所使用的56倍径坦克炮更长,并安装有炮口制退器,以平抑该炮巨大的后坐力。该火炮在使用Pzgr.39/43型穿甲弹时能在2000米的距离上击穿132毫米垂直装甲板,在1000米距离上能击穿148毫米的垂直装甲板;当使用Pzgr.40/43型穿甲弹时能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193毫米的垂直装甲板,在2000米距离上能击穿153毫米的垂直装甲板(以上靶板均为2200k硬度的装甲板)。最初版本的“虎王”式坦克安装的是双目TZF9b/1型观瞄镜,后来换装为单目TZF9d型观瞄镜。得益于德国在光学设备领域的优良工艺水准,上述观瞄镜使得长身管KwK43L71型坦克炮可以精确地观察、瞄准超过3000米外的装甲目标,充分发挥该炮的远射优势。KwK43L71型坦克炮所使用的弹药重量能够达到20千克,使得在狭窄坦克炮塔内人力装填弹药成为了一项令人精疲力尽的重体力劳动,直接影响了坦克炮的持续发射速度,不过由于采用整装弹药并配有专职装填手,其发射速度还是能够满足坦克战需要的,远超同为重型坦克的苏联IS-2(“斯大林”)重型坦克的2发/分的火炮发射速度。由于具备适合远射的超长身管、精良的观瞄设备、不错的发射速率,KwK43L71型坦克炮在远距离坦克炮战中占据明显优势,甚至可以在3000米的距离上命中和击穿苏联T-34系列中型坦克和美国“谢尔曼”系列中型坦克的正面装甲,而在此距离,上述两种坦克所装备的坦克炮,则很难命中“虎王”式坦克,更不用说击穿其装甲了。而当KwK43L71型坦克炮使用Pzgr.40/43穿甲弹时,“虎王”式坦克可以在1000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上击穿同为重型坦克的美国“潘兴”式坦克或苏联IS-2式坦克的炮塔。

推荐访问:赏析 模型 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