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令在我国的适用和执行的思考


  摘 要:《刑法修正案(八)》对我国非监禁刑制度提出了禁止令这项创新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各地法院纷纷发出了“禁止令”。禁止令作为一种新制度,其适用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新课题。
  关键词:禁止令 适用 执行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中对缓刑和管制罪犯进行的规定,犯人一旦被宣告缓刑或者是管制,就要依据犯罪的实际情况对其活动、所到场合进行严格控制,避免与特定人群有任何的接触。公安局、检查机关、法院以及司法部门联合颁发了这个规定之上的禁止令,以强化对缓刑犯罪分子及其他犯罪分子的管制。“禁止令”目前在我国各级法院的判决中均有体现,并且越来越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禁止令作为一种新制度,其适用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并将其作为一个新的课题进行探究。
  一、我国禁止令制度的规定
  1.禁止令的含义及法律依据。为了进一步完善对犯人及缓刑犯人的监管,我国对《刑法》做了重新的修正,在原法律法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制定了新的“禁止令”制度。这个制度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犯罪分子和管制分子。人民法院在做出禁止令判决时,要根据实际犯罪的程度,对犯人管制及缓刑期间从事的活动、活动范围等做出明令的说明和禁止,防止与特定人群接触导致严重后果的出现。《刑法修正案(八)》在2011年重新进行了修改,主要针对的就是禁止令,并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在重新调整的规定中,要求禁止令在判決前,法院必须对犯罪分子犯罪原因、性质和不法手段进行确认,并结合犯罪分子对于罪行的认罪态度、个人长期表现等做出禁止令的判决,使其在管制或缓刑期间,在一定活动范围内从事特定活动,避免与特定人群有所接触导致严重后果的出现。
  2.禁止令的性质及特点。禁止令指的是。法院以罪犯的犯罪事实为依据,防范犯罪违法行为出现为目的,对罪犯管制、缓刑考验期间,做出的依法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义务。增加禁止令这个立法内容,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对罪犯的改造,并最大程度的防范罪犯的再次犯罪。从法律性质上对禁止令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尽管禁止令是人民法院作出的具有一定的惩罚性质的判决,但并不符合刑罚的特点,仅是确保刑法顺利进行和达到目的的一种保障措施。这样看来,禁止令制度主要针对的就是管制和缓刑两种刑罚,其他刑罚当中是不能适用的。从法律相关规定出发,可以对禁止令的特点进行总结和概括,主要包括:
  2.1附带性特点。犯罪分子在管制或缓刑期间,法院将根据其犯罪的情况、性质等添加合理的附加使用。禁止令是不可以作为单独刑罚来进行执行的,但在法院作出管制或者缓刑判决后,作为附加来使用。这样来看,法院司法实践中作出的禁止令判决,只可以针对被判处管制和缓刑的罪犯进行,不能单独采用,也不能应用在其他刑罚的判处上。
  2.2惩罚性特点。从法律属性上分析,强制性是本质的属性,对于禁止令也是同样的,因此在法院判刑后一旦罪犯不执行禁止令时,就一定要接受法律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对违反禁止令执行的做出了相关的处罚规定,视情况给与犯罪一定的行政处罚,但如果情况严重,行政处罚之外还要追究刑事责任,缓刑撤销维持原判刑罚。
  2.3补充性特点。管制和缓刑考验期内的罪犯要根据法院的判决遵守禁止令规定。判处管制或者缓刑的罪犯,除了要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一般义务之外,还要遵守禁止令的相关规定。因此,案件会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一般义务和特定义务相结合的判决。这样看来,禁止令起到了对刑法规定的补充作用。
  二、禁止令的适用条件和执行
  1.适用禁止令的条件。禁止令在适应方面没有明确的具体条件的规定和限制,但有学者以学理为依据对禁止令适应条件进行了总结:第一,法院做出了管制或者缓刑判决,这是禁止令执行的前提;第二,根据犯罪情况是必须履行的,这是禁止令执行的决定性条件。在禁止令适用方面,相关部门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并做出更细致的解释。在关注管制和缓刑分子的禁止令中对禁止令的本质要求有明确的说明:人民法院做出禁止令的判决必须从犯罪的实际情况出发,并本着教育、矫正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对犯罪分子在管制或者缓刑考察期间的活动、场所做出明确的规定,避免与特定人群有任何的接触,这是满足禁止令颁发的必要条件。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禁止令的适用必须掌握两个方面:第一,要分析犯罪分子的情况,包括过去的行为、犯罪情况、通过案件反映出的人身危险性;这里的人身危险性质的就是再次犯罪以及对社会造成威胁的可能性。针对人身危险性的分析,一定要客观,必须结合社会的实际,也可以从犯罪的动机、对象、方法以及造成的恶果等对人身危险性进行分析和认识。当然,在真实的案件之中,行为人的相关信息如年龄、性别、经历等等,也同样可以对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有所反应。因此,“犯罪分子的情况”不仅包含了真实案件情节,还应包含案件以外的一些情况,必须将两者综合考虑,全面考察。第二,要从禁止令对犯罪分子起到的作用上分析,看是否能够起到矫正和预防再犯的作用。在禁止令执行中,具体的执行首先就是要对罪犯的犯罪行为、起因、性质方法等进行分析,明确矫正的主要方向和目标,这些也是禁止令执行的根本依据,体现了禁止令的矫正性和防范性。例如,犯罪分子沉迷网络,最终导致了犯罪行为的发生,禁止令就要对网吧等场所有明令的禁止,不允许再次进入;犯罪分子如果有严重的酗酒行为并导致了犯罪行为的发生,禁止令就会对犯罪分子饮酒做出明令的禁止;如果犯罪分子有吸毒行为并导致了犯罪,那么犯罪分子就会别明令禁止与相关人群的接触,也不得进入类似场所等。
  2.禁止令的执行。2011年我国对《刑法》做出修正,并将《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实施,禁止令也在全国各地广泛适用,但形式多样,且效果欠佳。为此,如果能使禁止令避免成为纸上谈兵,就一定要加强落实和制定,通过配套制度和措施的制定,工作人员的全力配合,从物和人两个方面实现有机结合,才能将这项新刑法效果发挥出来,体现出真正的立法目的。

推荐访问:在我国 禁止 执行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