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至此读《随笔集》


  面试结束后,我沿着苏州河边上石板夹着砖块的小道走了好几圈,看着老师家以及其他各幢小洋房的外墙上爬满了蔓藤,心想,这些建筑置身于上海这座喧闹的大城市之中,显得那么宁静,那么高贵典雅,以前都是在小说电影里才能看得到的场景,离自己从小一直生活的农村环境是那么遥远,而现在却是这么近,就在眼前,自己再往前跨上一小步,就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这是梦境还是现实呢?——何勤华
  《随笔集》
  何勤华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简介:何勤华,1955年生于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中国人的信仰
  作者:葛兰言(法)
  译者:汪润
  出版:哈尔滨出版社
  探讨中国人的信仰,是一个大课题。如何评价传统意义上中国人的信仰特征,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汉学家葛兰言有他的观点:在宗教信仰方面,他认为没有任何一种宗教的复兴能够颠覆中国的古老信仰。中国人采取的是一种迷信的实证主义,即接受所有宗教形式中他们认为可能有效的方面,并在某种程度上加以运用。除增加了神灵的数量外,它们增加的仅仅是对教义的漠不关心。所以,我们就很能理解,同样的一个中国人可以去道观求真人保佑,也可以到教堂求上帝庇护,也可以去佛堂求升官发财。但是,葛兰言在本书的最后强调,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关心的还是传统。
  信仰、道德和教育:
  规范哲学的考察
  作者:沃夫冈·布雷钦卡(德)
  译者:彭正梅 张坤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沃夫冈·布雷钦卡通过对宗教教育、世界观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分析,从规范的角度上探讨了欧洲一些具体国家的信仰教育实践。其中,区分了宗教信仰和世界观信仰,使得我们对信仰的认识更加清晰和全面。我们可以对先验或超验的宗教进行虔诚的信仰,我们也可以通过理性的认识,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信仰。持批判理性主义立场的布雷钦卡,在对规范哲学的教育探讨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即共同理想不仅扎根于知识和认识,还扎根于非理性主义的价值体验。
  “做梦,人类进步的开始!”他的《随笔集》以这样一句话开始了。
  他于1955年出生于上海市川沙县王港乡何家宅。他说:“我的少年时代,也是一个做梦的时代……梦幻尽管梦幻,现实终究是现实。我的少年时代,实际上是在穷困、平淡和疯玩中度过的。”
  “文化大革命”爆发时,他在唐镇中心小学读小学四年级,当时造反派问他,外公外婆家是否藏有金银财宝,单纯的他坦承外公家里的确有十几块银元,导致外公外婆遭到批斗。外公胸前被挂上一块黑板,上面写着“严顺奎必须老实交代”,这件事给年幼的他良心上造成了很大的刺激,也让他在学校备受歧视。那时就连学校边上的教堂也变成了批斗老师和干部们的场所,批斗会上所见到的悲惨场景让他认识到人性中恶的一面。“文革”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社会和生活秩序,摧毁了原有的制度和价值理念,而且扭曲了人们的心灵。
  1971年中学毕业后,他回到生产队里务农,身体羸弱的他不得不从事苦役般的体力劳动,那是一种超出体力极限的劳动,每年冬天的挖河更是到了令人恐惧的地步。很多年后,当他向女儿讲起这段经历时,女儿问他为什么必须要去挖河,他回答道,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民是人民公社这个集体组织中的一员,其人身是不自由的,如果你不服从安排,被开除出生产队,那生活的一切就没了依托。而这种情况现在的孩子们无论如何是不能真切体会的了。
  他不到二十岁就担任了大队政宣委员和治保主任,负责处理基层的一些纠纷和案件。“法律是关于善良与公正的艺术”,尽管当时的他还不知道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这句名言,但他已凭着本能去依据这个准则来处理问题,凡事以当事人的利益和前途为重。
  从初中毕业失学到1978年2月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他在农村劳动了六年半,在这段时间里,他牢记一位恩师的嘱咐,哪怕劳动再苦再累,也坚持自学。他把读书当做生活中最大的乐趣,读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书籍,既有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著作,也有哲学经济学历史学书籍,还有中学教材和《青春之歌》等小说。在读书中,他忘却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带给他的艰辛和痛苦,忘却了人际关系的复杂,还有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读书也让他看到在狭小的农村劳动生活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农村的这段经历对一个人来说在当时肯定是苦不堪言的,但从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的人生道路准备了丰厚的滋养。“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1977年在国家恢复高考时,持之以恒的自学显出了效果,他顺利考上了北大,虽然这并不是他当初所能预料到的收获。所以,当学生们如今请他写些勉励之语时,他总是会写下“天道酬勤”等。
  1978年2月28日,他坐了28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北京大学,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后来他撰文深情回忆“北大法律系77级——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他遇到了那么多令他感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恩师,他把自己日后在专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归功于他们的提携和鼓励,比如鼓励他坚持自己论文立场、但也批评他文章段落之间逻辑不够紧密的李志敏老师;讲课时激情澎湃、才华横溢的孙国华老师;深入浅出、论证严谨、说话平和的蒲坚老师;儒雅清高、专注于学问而又耐心释疑解惑的沈宗灵老师;在这里,他遇到了日后成为终生挚友的同学,他们和他一样珍惜得来不易的求学机会,刻苦学习,以此弥补被时代耽误了的光阴。他们在生活中彼此照顾,在学问上相互砥砺。同学直言不讳地指出他文章中的缺陷,他听到批评意见后,并未感到沮丧,而是予以虚心接受。
  本科毕业后他回到上海,跟随徐轶民老师读研,徐老师在专业训练和外语上严格要求,为的是让学生们在以后的教学和科研方面走在同龄人前面。徐老师在闲谈中希望他做一个有心人,记录下所参加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的点点滴滴,于是,就有了他在“法史三十年记忆”这一部分对法律史学科前辈和同辈学者为人为学的介绍,清晰地展现出一个学科薪火相传的发展史。
  不久前,我在新浪微博看到一名华政的学生发布了其在地铁九号线上偷偷拍下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正是他,他正在认真读着一本书。少年时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死”之后,内心产生的恐惧感让他督促自己始终不敢懈怠,一直保持勤奋学习的劲头,希望在死之前,把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件件做完。他就是我的导师何勤华教授。我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若非老师不断督促、耳提面命,工作的繁琐让我差一点想放弃论文的写作。后来我将初稿交给何老师后,仅过了几天,他就交还给我,在上面一一批注了错别字和不合乎写作规范之处,我既感动又羞愧。此刻读《随笔集》,我明白了他这样做的缘由,因为他的老师正是这样对待他的。也许我这一生都没有机会专门从事学术研究了,但老师的言传身教一样让我受用无穷,无论在为人处事上,还是在日常工作上,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尽到自己的本分,善良地对待他人,做更好的自己。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不同的际遇和挣扎,他用朴实的文字写下奋斗和求索的历程,以及他生命中的“这些人,那些事”,让我们得以了解一位法学家和教育家的“法律人生”,让我们回忆起我们曾经的梦想。
  栏目主持人: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随笔集》以平实温和的文风叙述了作者人生历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充满着深刻的历史自觉与深沉的人文情怀。作者“笔端常带有感情”,兴之所至,娓娓道来,在跳跃与游散的微观叙事间,在鸿爪雪泥的肖像速写中,生动地烛照了新中国法制史宏大画卷的细部,令阅者感喟与快意兼之,具有较高的法制史料价值。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 张海斌
  读何先生的回忆录,就像是看电影《阿甘正传》一样,励志只是表象,它透露出的历史细节和典故,才是最吸引人的。看过,我就再也不会忘记。何先生是个有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激励着我虔诚地从事外国法的翻译工作。我佩服先生惊人的记忆力、丰富的人生履历和充沛的精力。他的伟大,就在于带给学生心灵上那种永恒的影响。
  ——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 屈文生

推荐访问:至此 深情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