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格心理学看《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人物形象


  摘要 《威尼斯商人》是威廉·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可是这部作品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喜剧效果,更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这一角色,从人格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夏洛克的人物形象。根据之前对夏洛克这一人物分析与研究的相关资料,利用人格心理学对夏洛克形成这种人格心理的原因以及其表现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格心理学 夏洛克 社会现实 形象
  威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诞生以来。很多学者都以不同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考察和分析探讨,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殊途同归,都在这部作品给人们带来什么启示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通过这部作品,对社会和个人有更深一层的见解和认识,使自身能够明确未来的发展道路。
  传统的对《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角色的评析,一般是安东尼奥等基督徒的对立面。随着人们对这部作品的深入研究,夏洛克也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关注点。夏洛克这个人物性格复杂,个性鲜明,大多数人们都将他的性格定位在贪婪、自私、仇恨、残酷等方面,认为他是在宗教和民族冲突下的受害者,但是对待别人又非常残酷,或者认为夏洛克是犹太民族的代表,在输赢已定的情况下仍然与基督教徒做抗争。不论是哪种想法,其出发点都是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依据的,只有极少数的人会从这个社会现实给夏洛克带来人格心理上的影响进行解读。基于这种现状,本文以人格心理学的角度重新解读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当然,以这种角度进行解读并不是要推翻之前人们对其的见解,只是以另一种新的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夏洛克的人格心理如何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发生异变的。
  一 《威尼斯商人》的时代背景和剧情表现
  1 时代背景
  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非常黑暗的,不管其它的社会因素,单单就犹太人来说,中世纪就不只是代表了黑暗,更代表了残酷。教会在1096年到1291年大肆煽动发起了“十字军东征”,杀害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致使生灵涂炭。甚至教会将1331年突发的麻风病和1248年的黑死病都栽赃给犹太人。这部作品被创作出的前40多年,罗马教皇就曾经发布命令,在其所统治的范围内对犹太人的居住地进行限制,强令犹太人佩戴其标志,限制其他人与犹太人交往,随后犹太人被迁入“隔都”,并且用墙将这一地区围住,将这里与其它地方隔离,这一现象不仅传承了埃及、巴比伦等国家对犹太人实施虐待的传统,更是开启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先河。由此可知,欧洲人对犹太人的偏见、歧视和敌意早已根深蒂固。到十四五世纪,欧洲展开“文艺复兴运动”时,几乎将所有的犹太人都驱逐出英国境外。而莎士比亚出生时,犹太人仍然在英国境外,他几乎没有能够接触到犹太人的机会,因此,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中,对夏洛克形象的描述展现的是当时社会的价值观,是社会偏见和成见。
  2 剧情表现
  《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是以爱情和借钱为主题来展开对故事情节的构造,展现了当时社会中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发生的冲突和矛盾。基督教徒以安东尼奥为代表,展现了其占据的强势地位,犹太教徒是以夏洛克为代表,展现出其养尊处优的性格和强势者的心态。
  剧中巴萨尼奥身无分文,但是他要追求的女孩鲍西娅是一位富家嗣女,因此他向好朋友安东尼奥借钱,可是安东尼奥将钱都投资到了海上运输,没有钱借给朋友,安东尼奥为了成全朋友的爱情,就将自身信用作为担保向夏洛克借钱。但是,在此之前,安东尼奥和他的朋友曾经因为夏洛克是犹太人而辱骂、羞辱过他,夏洛克对这件事一直很介意。因此,夏洛克提出了非常苛刻的借钱条件,即若安东尼奥在三个月内无法还清债务,就要割下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后来巴萨尼奥用这笔钱完成了求婚,可是,由于船队没有按期归来,安东尼奥没有在三个月之内偿还债务,夏洛克坚持要安东尼奥割去身上的一磅肉,最后他们因此事对薄公堂。这时,鲍西娅假扮律师,在法庭上精心布局,最终使夏洛克放弃割肉的要求,安东尼奥转危为安。
  基于《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复杂的剧情,人们对其的争议较多,但是,不论用什么的方式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都不会偏离其自身的含义。因为,如此成就的文学经典,它不会只有一方面的含义,其会对整个人类都有着借鉴意义。
  二 以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夏洛克的人物形象
  1 人格心理学
  现代的心理学学科中,人格心理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格心理学是围绕人性来对现实中的人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它是唯一以整体的层次对人的需求、感情、行为、认知和意志进行探讨的组织较为复杂的在心理学的领域中是最为综合的学科。人格心理学有两个主要任务:第一,对个体差异进行描述和解释,也就是说探讨展现出每个个体差异化的表现形式;第二,是对影响环境和个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综合,以达到对人的整体进行综合描述的目的。人格心理学的重心就是人格,但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人格”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人格”。
  在人格心理学中,“人格”这个词的涵义抽象且广泛。《人格:一种心理阐释》中从历史、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和法律等方面对人格的意义分别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一共总结将近五十种定义,每种定义都分别体现了对人格研究的倾向和态度。J·M·伯格又根据理论倾向的不同,将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了六个流派,分别是:特质流派、人本主义流派、精神分析流派、认知流派、生物学流派和行为主义流派。
  2 以精神分析人格心理学解读夏洛克
  精神分析流派不仅是人格研究的方式,更是重要的心理学的理论。这种流派的创始人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生命中的原始冲动、基本要求和内驱力都是来自本能,他将本能分为了两种:生本能和死本能。夏洛克在安东尼奥和其朋友的侮辱之下,主要表现了本能中的死本能,因此,本文主要对死本能做一详细解释,即死本能可以使人变为生命之前的状态,死亡是这种无生命的无机物状态稳定的表现,其代表了生命中的自毁性、破坏性和攻击性。

推荐访问:洛克 中夏 威尼斯 心理学 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