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购物走向规范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jrd/zjrd201901/zjrd20190131-1-l.jpg
  历经五年、四审草案最终定稿的电子商务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有声音称,电商法落地,海外代购“压力山大”。那么跨境购物究竟将受到怎样的影响,代购时代真的要终结了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优质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因此越来越多国外的优质产品进入国人眼帘。
  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上)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进口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4%,国内经常进行网上跨境购物的人数达到7500万人。
  面对这样一个日益扩大和增长的跨境购物市场和需求,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对这个市场进行规范,以及如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这个角度而言,电商法的落地,恰逢其时。
  “海淘”的兴起与发展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和交易规模。
  不过,有过海淘经历的人都有一个困惑,那就是跨境购物靠谱渠道的缺乏。这个“靠谱”,包括几个维度。首先是商品靠谱,与当地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是一样的品质,得到的是一样的服务;其次是价格靠谱,不会高出市价太多;再次是物流靠谱,除了保证時效之外,还应保证商品的安全完好,不出现包裹损坏、丢失等情况;最后是售后服务靠谱,退换货、保修等方便快捷。
  然而,国内的购物渠道能够在以上各个方面都做到的并不太多。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跨境购物人数的增多和交易金额的扩大,近年来“海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突出,涉及跨境购物的消费类投诉占整个网络消费投诉的比重不断上升。
  以2017年“黑五节”期间中国消费者海外购物的情况为例。2017年11月1日至30日,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接到的全国网络消费用户维权案例同比增长109%,增速明显。其中,跨境进口电商占比为17.01%。跨境进口电商由于“黑五节”网购,正成为仅次于中国“双十一”网购节的第二大消费投诉热点。
  首先是假货问题。由于网络购物无法看到实体,消费者往往只能凭借网络上有限的信息做出判断,一旦这些信息存在虚构成分,例如卖家有“刷信誉”“刷评价”的行为,那么消费者很容易就会上当。
  其次物流也是问题高发领域。由于海外购物的商品递送往往涉及多个环节,有不同的物流服务商参与其中,同时还要经过海关,所以一旦出现包裹损坏和丢失,消费者很难找到责任人。
  最后是售后服务问题。由于商品是在境外购买,即使有售后服务,国内消费者也很难享受到。
  问题多多,但一个尴尬的现实却是,由于目前国内跨境购的主要模式有海外代购、直邮、保税仓发货等几种主要形式,消费行为地不在国内,所以不在本地监管部门消费投诉受理范围。也就是说,消费者海外购物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向消费行为发生地的相关管理机构投诉。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障碍,这类维权行动往往耗时耗力,成效也并不显著。对许多消费者而言,一旦出现问题,实际上很难进行有效维权。
  这些不靠谱的现象也让许多消费者对跨境购物心存顾忌,从而制约着跨境购物市场的健康发展。
  电商法“应运而生”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明确将个人代购纳入监管范畴,要求实质上是从事跨境购物经营活动的要纳入电子商务经营者范畴,“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报送身份信息和纳税相关信息。
  这也意味着,电子商务法施行后,代购将要以商务经营者为主体运作,而且需要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
  不过,电商法也明确了适用除外的情况,即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除外。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汉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海外代购进行的是大规模的商业行为,就是市场主体,超过一定数额需要依法纳税;如果是偶尔出国帮家人朋友代购少量东西,则不需要登记。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子商务法正式施行前,国内已经对“海淘”“代购”行为加强了监管。2018年7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海淘”走私案做出终审判决,被告人游某因走私进境的服饰偷逃税额共计300余万元,被法院以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刑10年,并处罚金550万元。
  游某从香港多家服装公司大量采购各种服饰,然后通过快递邮寄、雇请“水客”偷带及自行携带等方式带至境内,之后通过其在淘宝上设立的进口高档服装店进行销售。
  经统计,被告人游某在香港刷卡购买并走私进境的服饰金额共计人民币1140余万元。经核定,上述服饰偷逃税款共计人民币300余万元。该案一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也对整个海淘、代购行业从业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代购在境内外也引发了很多其他问题。香港严查代购引发洋奶粉涨价;韩国第二大航空公司韩亚航空此前表示,出于安全原因,自2018年10月22日起,将不再为飞往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乘客提供“以商业为目的”的行李托运服务;日本旅馆提出代购人员给旅馆带来大量垃圾的意见等等。
  那么,在电商法实施之后,从事海外代购的个人将何去何从?
  电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表示,目前看来,要么转型为从事跨境电商的小微企业,要么偶尔少量进行代购。
  他分析说,目前代购们的利润点在于免交关税、消费税,这与以往的执法依据不够明确、执法程度不够到位有关,“现在立法已经明确,执行上也没有技术阻碍,一旦成本上去了,代购们的优势就会不复存在”。
  “因此从长远来看,个人代购生存的空间是越来越小。”董毅智说。

推荐访问:跨境 走向 规范 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