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配额期中国和印度纺织业发展趋势比较


  作为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印度以其充足的纺织原料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被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是2005年后中国纺织业最大的竞争对手。文章对后配额期中国和印度两个世界纺织大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纺织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为保持和进一步增强中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思路。
  As one of the main beneficiaries of removal of global quotas on textiles, India’s textile industry is regarded as the largest competitor of China because of its abundant raw materials and low labor costs. It’s beneficial for us to deeply recogniz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and offer countermeasures for keeping and enhancing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trends on China and India which are two big world textile countries.
  
  全球纺织品贸易正式取消配额制后,世界纺织业进入“后配额时代”。尽管世界贸易组织(WTO)当时在全球贸易分析中指出,中国将成为后配额时代主要的受益者之一。然而事实证明,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纺织品能够自由地进入国际市场,欧美设限、反倾销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措施逐渐成为国外限制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重要手段。同时,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劳动力成本、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等因素,使得后配额期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充满变数。在此背景下,同为后配额期的主要受益者印度,以其充足的原料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被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是2005年后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笔者主要从纺织原料供求、劳动力成本、技术、产业链、纺织品服装出口及盈利水平等几个方面,探讨和比较后配额期中国和印度纺织业的发展趋势。
  
  一、原料产量及供求变化趋势比较
  
  纺织工业的稳步快速发展离不开纺织原料的同步供应,纺织原料的供给状况对于一国纺织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纺织原料生产大国,分别是棉花的第一和第二大生产国,化纤的第一大和第四大生产国,蚕丝的第一大和第二大生产国,以及黄麻的第二大和第一大生产国。后配额期,中国和印度主要纺织原料的产量都呈迅速增长的趋势。以棉花和化纤两大主要纺织原料为例,2005年后中、印棉花和化纤产量保持逐年增长(2008年除外),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也节节攀升,2008年中国棉花和化纤产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 30.3% 和 53.7%,印度分别为20.1% 和 5.71%(表 1)。
  
  尽管从总量上看,中国的纺织原料产量大大超过印度。但从供给角度而言,由于中国纺织业的规模庞大,对纺织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相当一部分原料必须通过进口来满足。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和化纤原料进口国, 2005 — 2008年中国每年需进口棉花约 250 万 ~ 350 万t,进口依存度达 30%;化纤原料每年进口超过 1 000 万t,达总需求量的 2/3。相比之下,印度的棉花供给充足,目前已成为全球主要的棉花出口国之一,2005年后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年均出口增速;化纤原料也能基本自给。由此可见,后配额期,印度在纺织原料供给方面保持和扩大了对中国的相对优势。
  
  二、劳动力成本变化趋势比较
  
  劳动力成本是纺织品服装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成本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价格,并最终影响到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中国纺织业劳动力成本也不断攀升。全球权威纺织服装专业研究机构Werner International 2007年的报告表明,2006年中国纺织工业的劳动力成本增长迅速,尤其是沿海地区纺织工业的劳动力小时工资达 0.85 美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幅度超过 10%。而同期印度纺织业劳动力小时工资增长较为缓慢,2006年印度工资水平只有 0.69 美元/h,与2004年相比仅增长 2.99 个百分点,比中国沿海低了 0.16 美元(表 2)。由此可见,近年来中国纺织业劳动力成本与印度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后配额期印度纺织业劳动力成本的相对优势将更为明显。
  
  
  三、技术进步变化趋势比较
  
  纺织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是纺织品服装价格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高技术水平意味着产品的高附加值和更高层次的竞争力。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和印度的纺织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但后配额期两个国家均非常重视纺织业的技术改进,因此技术进步的步伐都较快。
  
  纺织机械的进出口状况可以反映一国纺织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的变化趋势,2008年中国纺织机械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为 38.53 亿和 15.64 亿美元,净进口额为 22.89 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净进口额下降了 40.82%;而同期印度的净进口额由 3.85 亿美元上升到 14.53 亿美元,增长了 277.4%(表 3)。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中国纺机国产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纺机出口额保持稳定增长,对进口的依赖逐渐减少,而印度仍处于主要依赖纺机进口来改善国内技术水平的阶段。同时,印度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纺机出口的最大目标国,这也说明印度纺织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要逊于中国,后配额期中国纺织业相对印度仍然保持了技术上的相对优势。
  
  四、产业链发展趋势比较
  
  产业链是一种企业合作的体现,供应链各节点通过可靠的合作伙伴,逐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避免恶性竞争,提高沟通效率,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益水平。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中国的纺织产业链齐全,涵盖了纤维、纺、织、染整、辅助材料、服装加工等任何一个环节,行业规模和生产能力突出,供应能力、服务水准、反应速度、配套规模和基础设施等综合竞争力在世界上位于前列。而印度纺织业则缺少完整的产业链,存在物流链条过长,产业链配合不协调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其纺织业的快速发展。
  事实也证明了中国纺织业在产业链方面的相对优势。2005年由于欧美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再加上中国劳动力成本的节节攀升,部分国际采购商纷纷将订单转移到了印度、越南等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但一段时间过后,考虑到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和更为成熟的加工环境,包括沃尔玛在内的零售巨头,却扩大了对中国纺织品的采购,原本转移的订单也相继回流到中国,2007年沃尔玛更是决定把原本在印度进行采购的近 80% 的纺织品订单转移到了中国。
  
  五、纺织品服装出口占世界份额比较
  
  后配额期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占世界份额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从2005年的 24.03% 上升至2007年的 29.34%,继续巩固了全球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的地位;尽管印度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也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但其所占世界份额却逐年下降,从2005年的 3.52%,下降至2007年的 3.27%(表 4)。可见,后配额时代开始之初,印度并没有像多数人预料中那样,迅速抢占中国纺织品服装的世界份额,而是进入一个调整期,这主要是因为卢比的大幅升值、国内通胀加大中间投入成本及较差的基础设施使得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了印度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竞争力。

推荐访问:印度 纺织业 配额 发展趋势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