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产业转型“断档”风险与升级方向研究


  摘 要:文章着眼于东北地区产业转型问题,从全国雁阵式产业升级特征出发,分析东北地区在全国雁阵式产业升级中的位置及扮演的角色,并根据东北地区优势产业演化趋势及产业转型的“断档风险”,分析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的方向,为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提供新的视角。研究发现,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的目标为中技术,向高技术升级则会出现“断档”风险,并且中技术的中连通和高连通是产业升级的目标,渐进式的小幅度跨越发展对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东北地区;产业升级;断档
  作者简介:刘晓静,长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长春 130117),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 130024);李春艳,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 130024)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基于市场化进程的吉林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4号);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科研项目成果调查、评估及转化实证研究”(JJKH20170741SK);吉林省科技厅项目“传统优势产业依靠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及政策研究”(20150418075FG)
  DOI编码:10.19667/j.cnki.cn23-1070/c.2018.01.010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重点支持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产业升级的实质就是改变比较优势,使其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比较优势不同,其未来的演化路径及升级路径也有所差异,并且产业升级路径不一定是线性的、连续的,也有可能出现分岔和断档。
  一、产业升级方向的理论模型发展
  地区产业的生产结构直接影响着地区的经济,生产结构的成功转型或者成功转型所需要能力的积累过程直接体现其经济发展。[1]传统的产业升级理论是建立在假定地区产业空间是连续并且同质的基础上的,所研究的产业升级路径也认为是线性且连续的。如Grossman和Helpman、[2]Aghion和Howitt[3]认为产品空间中各个产品之间是完全独立的,不同产品之间的距离完全相同,并且产品的初始状态对未来产品的状况没有任何影响,即产品的升级与初始状态无关,并且是逐级实现的。之后,Young[4]和 Matsuyama[5]首次提出产品存在异质性的可能,认为产品空间中各产品自身存在显著差异,但对产品的异质性问题并没有给出详细的判定标准。Jovanovic和 Nyarko[6]在研究产品升级时发现,原有产品与新产品之间技术上的相似程度会影响产业升级,新老产品相似程度越大,转移到新产品的过程越容易。Hausmann[7]和Hidalgo[8]运用国际贸易产品出口数据详细地研究了地区生产结构,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产品空间,指出产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知识、能力、技术的载体,反映其要素禀赋的综合特征,在产品空间中,地区所积累的生产能力越大,其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的可能性越大,进行多样化和高端化发展的机会越多;反之,如果积累的能力较少,则很难进行多样化或者高端化发展,不同地区在产品空间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产业升级状况和方向也有所不同。张其仔[9] [10]对我国产品空间及产业升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绘制不同时期的全球产品空间,发现世界范围内各个时期的产品空间都存在异质性的基本特征,并对潜在比较优势产业的筛选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指出地区的产业空间受其各产业比较优势影响,地区各产业比较优势不同,其未来的演化路径也有所不同。
  1. H-K产业转型升级模型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要素禀赋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产业升级应遵循比较优势,但对于具体的产业升级的方向、幅度等却没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2006年,Hidalgo、Hausmann和Klinger等研究发现,初始分工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会影响地区的经济结构以及地区经济发展路径。产品代表着企业的生产能力,它包含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人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禀赋,以及政府政策等环境因素。产业的成功升级体现在向新产业的成功转换,而产业间生产能力的相似程度会影响这种转换的发生,相似程度越大,产业间的转换越容易;反之,相似程度越小,由旧产业向新产业的转换越难发生。根据国际惯例将这种结构转换模型称为H-K模型。
  2. 扩展的H-K转型升级模型
  H-K模型所体现的是产业线性的發展历程,但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不都是沿着线性发展的,出现分岔的可能性更高。2008年,张其仔扩展了Hausmann等人的研究,提出了扩展的H-K产业升级理论模型,[9]引入产业度的概念,认为产业后续的发展机会越多,其被“套牢”的机会越小,越容易向该产业升级,同时,也解释了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投资的“潮涌”现象。[10]发达国家凭借其知识能力的广泛、信息技术的领先等,成为世界市场的开拓者,企业未来的产业升级方向和结果均未知,在进行产业升级时各企业很不容易达成共识,其未来也向多元化发展,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产业未来的可能结果是可预见的,在进行产业升级时,其升级方向很容易达成一致,从而导致投资大规模涌向某一产业的“潮涌”现象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潮涌”现象会较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原因。
  3. 引入创新的H-K转型升级模型
  2013年,邓向荣对H-K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将地区生产能力积累引发的产品创新纳入到扩展的H-K模型中,提出含创新的扩展H-K产业升级模型。[11]认为,一方面创新会增加产业空间节点,使产业在进行升级时有可能发生突变,形成一条新的产业升级路径;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往往由于“成熟技术不可能存在追赶机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创新会使企业进入技术前沿领域,晋升产业价值链高端,实现经济增长和“陷阱”跨越。

推荐访问:东北地区 断档 转型 方向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