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缩表前提下把脉经济走向


  聪明的投资者是要把资产转成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寻找结构性机会,快进快出,是最佳选择
  面对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的压力,宏观利率不断上升,如何把握房地产、股市、债市、汇市和实体经济投资的机会与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高中速度增长,我国金融也处于持续扩张状态,而且金融扩容速度要高于经济扩容速度,在商品货币化减速情况下,多余的金融被房地产涨价所消化,出现了房地产绑架宏观经济的“金融房地产”危局。
  我国经济已患有严重信贷依赖症,目前一年必须投放6个单位的货币信用,才能够产生1个单位的产出的增加。如果要保持GDP一定的速度,比如要保证6.5%,那么货币信用只能往上走,短期内很难往下走。
  一季度宏观经济走势不错,2016年GDP增长6.7%,一季度6.9%。我们认为这是结构性下行压力下的周期性反弹,二季度果然经济反弹已经露出了疲态,印证了我们的判断。投资、消费、出口、企业利润、工业增速及制造业PMI回落,贸易顺差小幅改善,金融数据表明货币乘数下行,经济数据及企业利润回暖持续性堪忧。
  尴尬的是,经济下行压力是常态,需要扩张信用支撑,而我国面临着高杠杆和过剩的压力,又必须紧缩信用。我国还有贪污腐败、环境污染、收入差距三大社会毒瘤需要治理。况且,好用的宏观政策逐渐失去了它的效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治本但有刮骨疗伤之痛。
  高层“缩表”政策意图十分明确,就是通过泡沫收缩,重振实体经济的资本回报率。目前人行实施MPA(广义信贷约束),真正按部就班地执行资管新规以及银监会推出的“三套利”,我国面临明确的信用收缩也是一定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是指增长率减速,二阶的缩表。实际上,金融扩容速度仍在继续,只是幅度有所收敛而已。
  表外、表表外、委外、资金池以及灰色的抽屉协议,这是一个巨大酱缸,里面有各种各样非常复杂的套利交易结构,监管到位着实不易。
  国外看,特别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使我们必须实行资本管制,建一道防火墙,不让钱出去,不让资本流出。
  预计2017年经济增长前高后低,但整体形势仍好于2016年。货币紧平衡,大周期中货币政策仍应保持相对宽松,然而非极端情况下,政策主角已让位于具有结构性调控优势的财政政策。一二线城市地产调控或空前持续。减税、基建或持续发力。一季度财政支出超预期,但盈余为负,令财政政策后劲存有隐忧。
  减持新规及可转债信用发行有助于缓解流动性紧张,但6月MPA考核在即,全年流動性紧平衡。债市、股市人气仍显低迷,商品市场有所企稳。
  国际经济增长预期调高,但仍属弱复苏。国际货币政策料将相对经济增长保持宽松,但已出现边际收紧的迹象。美国经济弱复苏持续,加息预期上行。税收优惠或成为各国竞相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发力重点。在复苏乏力下,货币政策收紧趋势或放缓,而财政政策加码或更有效。
  实体经济需求不振,基本金属及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短期价格仍取决于供给端调控力度。主要汇率走势增长顺序或为:美元、人民币、欧元、日元、英镑。中国股市、债市仍有小幅反弹空间,信用利差仍存上行空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中长期支撑金价,但加息预期增强或限制金价上行空间。中国房价料短期有下行风险、中长期仍坚挺,短期投资价值回落。美国房价在当前风险增加及加息预期增强的形势下承压,中长期若经济持续向好则仍可保持缓升。
  政策收紧(尽管是二阶的),考虑到总量、结构,短期、长期,国内、国外,不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对楼市、股市、债市、汇市,还有实体经济,影响是不同的。
  我国偏积极的稳健货币政策(杠杆上升,资产负债表膨胀)已经持续了四到五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现在正从左侧翻越一个拐点进入右侧,未来及可能偏收缩地运行相同时间周期,左右两边应该是对称的。
  非市场力量的干预可能导致价格的变化更加平缓,但趋势的力量会以资产的另外一种状态释放出来。比如说资产变得不那么活跃,交易频率可能从高频很明确地往低频走,这个市场变得有价无量,它会把时间拉长,让时间去慢慢地消耗被高杠杆推上去的虚高的价格。
  先前投资于房地产、股票、信用债、PE、VC等,闷在里面了,失去流动性,这些钱已经很难交换出来了。价值投资实际上完全是一个被动的选择。慢刀子割肉,多数人都是难以逃脱的,大家都是风险的分担者,虚高的、多余的货币会慢慢的蒸发。当然这是政策决策者更希望看到的局面,这样的调整逐渐释放风险,就是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这时候,聪明的投资者是要把资产转成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寻找结构性机会,快进快出,是最佳选择。
  大家都追求流动性,使得整个市场的可交易的品种越来越集中。比如,二级市场的股票简单的分成两类,一类叫做漂亮50,还有一类叫做要命3000。要命3000其实就是靠流动性溢价来支撑估值的品种,比较虚幻。
  宏观政策尽管效用越来越弱,还不得不用,聊胜于无。经济形势趋好,流动性会进一步收紧,更需要追逐流动性资产,寻找结构性机会,快进快出。房地产、股票、债权、汇市、理财等,大体都是这样一个投资策略。
  实体经济情况较为复杂,从投资角度需要长远布局。传统产能过剩钢铁、水泥等行业肯定不能沾。医疗、养老、旅游、文化体育等所谓幸福产业大有前途;高大上(高品质、大价值、上品牌)产品,衣、食、住、行、用等,越来越受青睐;互联网+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应用、智能制造等领域正在孕育巨大机会;城际交通一体化、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城市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空间巨大;此外,像可燃冰类的新能源、大飞机、现代农业、发动机、芯片等短板行业,前景也十分看好。
  当然,不确定性永远存在,以上按逻辑线条勾勒的方向,只能是投资参考。

推荐访问:把脉 央行 走向 前提下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