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不差钱”的市场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ica/yica201308/yica20130830-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ica/yica201308/yica20130830-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ica/yica201308/yica20130830-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ica/yica201308/yica20130830-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ica/yica201308/yica20130830-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ica/yica201308/yica20130830-6-l.jpg
  出自《英才》杂志2013年8月刊
  拥有世界上最高额的外汇储备,中国并“不差钱”。但是GDP的增速却在不断下滑,制造业PMI指数也在逼近荣枯线。
  实体经济可谓是水深火热,中小企业的钱荒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钢铁、水泥等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新一轮的投资无人问津。但与此同时,房地产、创业板却热度不减,大量资金仍然择优而选,追逐高额回报。
  “金融热、实体冷”的现状,迫使政府出台了针对金融领域的“国十条”,意图促使并不缺钱的中国,能够让资金真正惠及实体经济。“激活存量,用好增量”的口号已经提出,很多深层次的改革可谓迫在眉睫。
  那么,来自政府、银行、券商的经济学家是如何理解“国十条”的?哪些领域的改革是他们最看重的?哪些问题是亟待解决却没有触碰到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政策研究室主任 陈道富
  资源错配严重
  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政府信用、银行信用被大量用于隐性担保,甚至滥用。因此,即使现在推行利率市场化,资源在风险收益的诱惑下,仍然难以流向真正缺钱的领域。
  现在的情况是,很多时候,利益的获得者与风险的承担者出现了错配,银行变成了最终承担风险的一方。比如很多理财产品事实上并没有银行的担保,地方的城投债也并不允许地方政府进行担保,但是他们都得到了银行或者政府的隐性担保,继而使理财产品等同于银行的存款,城投债可以不停地发。
  这种现象必然导致产生大量收益不好或者是不在乎资金成本的企业、项目,因为有了政府信用及银行信用的隐性担保,仍能不断地获得资金。这种现象扭曲了整个市场的风险收益体系,出现了严重的资源错配。
  因此,最迫切的改革就是纠错实体经济层面上市场发出的扭曲信号。只有市场释放出的信号是对的,资本市场才能根据这样的信号正确配置资源,从而实现有效供给。
  金融热实体冷的问题,其核心解决思路是确立风险分担体系,理顺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风险分担界限。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资金仍然会向传统领域进行配置。其次是可以通过利率市场化来推动资金进行有效的配置。
  实现改革最有效的路径就是需要允许市场上出现违约、破产等一系列风险事件,通过市场对这些风险事件的消化,逐步确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权利边界以及银行的救助边界,最终通过法律的修改,使三者的权限在这些风险事件中得到具体划分。
  最后,改革是有难度的,很多企业确实很难让其破产倒闭。但是如果这些企业没有任何倒闭或退出,那么现在的所有投资就都可以称之为合理的、正确的、理性的。如果不解决这些困难,风险意识就没有办法市场化,资金仍然不能流向缺钱的领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
  小心给僵尸输血
  因为过去的宽松政策使得目前政府的负债已经不低,货币的存量也已经不少。所以增量再多给,压力就会很大,风险就会上升。这也就是政府为何要提盘活存量的原因。
  究竟什么是存量?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其含义不尽相同。对于银行而言,就是银行放出的贷款,逾期未兑付就是死的;对于企业和政府而言就是项目,项目不赚钱就是死的。怎么才能盘活存量资金?那就是让这些钱兑付,让项目挣到钱,否则盘不活。
  但现在出台的政策并没有明确提供让企业赚钱的办法。如果此时企业无法赚钱,货币政策再宽松,银行再贷款,那就是给僵尸输血,最后风险将会越来越大。
  对于企业而言,赚钱的方向无非就是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如果现在认识到刺激有风险,那就应当让企业合理地利用海外市场去赚钱。
  但是从2011年开始,人民币有效汇率就存在着高估的情况,这对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兵,广东、浙江、江苏这些过去发展最好、活力最强的地区都已经身陷囹圄。江苏1—5月的新增坏账率达到了40%,浙江的温州更是在前两年爆发了系统性风险。
  我们可能观察到,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是呈反向变化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越高,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越低。
  因此,破解盘活存量资金问题的改革关键就是应当加快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让企业赚到钱。一旦企业赚到钱了,银行的欠款就可以偿还了,政府就不需要额外的刺激经济,相应的,花的钱就少了。
  虽然人民币在美元走强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升值,但其原因已经不是简单的热钱推动了。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根本因素还是央行的人民币/美元中间价,而中间价仍在往上走。随着美国经济的向好,热钱开始流出,新增外汇占款从之前的千亿级别回落到了3位数。因此人民币走向贬值是具有趋势性的。
  非常令人遗憾的是,新国十条竟然完全没有提及“尽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修正高估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问题。由于对国际问题有意无意的忽略,也直接导致了在“严密防范金融风险”条目下仅明确提及了地方负债、理财、银行坏账、民间集资与非法集资等,但却对国际资本流向逆转与人民币刚性汇率未置一词,在美元即将迎来转折的关口,这无疑是非常严重的缺失。前面都是内债,内债易控,但美元升值下不能贬值的汇率意味着外债。
  中银国际证券研究部主管 程漫江
  反而惩罚先进
  中国经济中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货币的供给总量和增量均偏高,而实体经济中的公司与项目却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
  货币的供给是经济增长中的一个变量。货币供给的增长,在宏观层面应对应一定的经济增长,在微观层面应产生一定的产出和现金流量,即货币的增量应拉动整体经济的增长。
  所谓以存量盘活增量,我理解应该对应着对相应资产的处置和重组。
  最简单的办法是变卖资产,在现实层面可以反映为兼并和重组,也可以反映为破产。在经济调整的过程中,上述情况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让货币投放到最有效率的领域,让投进去的钱真正产生价值增量和现金流。
  严峻的事实是——大量的货币投放并未能有效带动很多具有附加值行业的发展。一个显而易见的实事是目前的资金配置方式正在强化我们经济结构中一些既有的缺陷,资金价格的双轨制具有奖励落后、惩罚先进的特点。
  在当前的这种困境下,理顺资金的价格机制,应当主要依赖市场的功能,银行的表外资产也是一个市场,但相对欠发达和缺乏监管的市场。展望未来,最重要的还是让资本市场,或广义的金融市场来承担资金配置和定价的功能。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恢复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同时进一步加速改革,发展债券市场,通过这些市场为所谓存量资产定价,为企业创造新的资金来源。
  虽然A股市场的发行机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总的来说,市场是一个相对公开透明的平台,投资者有用脚投票的机会,因此市场在长期上肯定是有效的。那些有活力、创造力的企业一定能够通过市场生存下来。其次就是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一定要建立退出机制,让投资者看到确实存在投资风险。这样市场的定价机制就会逐步完善。
  虽然资本市场的改革存在困难,比如股市低迷,投资者信心不足,市场的流动性越来越差等,但在经济的下行过程中,市场受到挑战是很正常的。面对挑战,搞市场封闭是没有出路的。说得严重一些,如果投资者看不到任何未来,那么市场有可能就会死去。通过市场封闭来维护投资者的利益,这样的逻辑与市场本身的逻辑是背道而驰的。因为市场是买未来的,是需要希望的。在新的经济周期,会有新的投资热点出现。

推荐访问:盘活 不差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