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地区资源产品出口下的外贸可持续问题探讨


  [摘 要] 九江地区历来以初级加工的资源产品作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项目。由于这类出口产品耗材多、污染大,造成当地较为严重的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地区内外贸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本文结合九江地区具体问题,在分析资源产品出口与外贸可持续发展间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并逐步向生态城市转型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资源产品 出口创汇 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 外贸可持续
  
  在我国各级城市中,资源型城市占有较大比重,九江市具有这类城市的典型特征。尽管通过资源产品的加工生产和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该市的经济增长,但由于多年的过度开采、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该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质量下降、治理困难等问题。因此,如何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是九江地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九江地区资源产品加工出口现状分析
  九江市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尤以矿产资源和淡水资源为主。长期以来,当地居民以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和淡水渔业养殖出口作为传统的创汇项目,以此带动地区内的外贸增长。
  1.矿产资源开采及出口
  九江市是江西省著名的矿产资源大市,矿产丰富且种类繁多,已探明储量居全省前两位的包括铜、钨、锡、花岗岩、板岩等24种金属及非金属矿产。以这些资源作为原料开创的加工业和制造业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占相当比重,相关产品的出口市场也十分红火。
  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存在着可观收益,致使区域内出现了一些无序采矿问题。以东牯山一带石材开采为例分析。东牯山位于星子县境内,是庐山山系的余脉,其内花岗石、青石为主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广、储量大、易开采,于是成为许多企业竞相采石的目标,并很快形成市场。其石材产品自1984年起就销往日本,现出口市场已扩大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全县有数十家石材出口企业,每年为地方政府贡献税收数百万元,创汇达180万美元,成为当地公认的“创汇型”富民产业。但正是这种富民产业造成了当地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在东牯山山体上,有大小上百个采石坑口,正在开采的矿口和未加修复的毁弃矿口使完整的山体形成一个个巨大窟窿,同时,几乎所有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炸裂方式采石,炸石产生的强烈噪音破坏了庐山原有的幽静,这些都会使对面庐山景点的游客游兴尽失,给庐山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星子县内采石企业之间缺乏统一有序的管理,大家争先抢选好石料山段开采,竞取巨石,对炸出的碎石不加利用,造成石材资源的大量浪费。
  2.鄱阳湖淡水渔业养殖及出口
  九江市下属湖口、永修、都昌等沿鄱阳湖地区多年以淡水渔业养殖为业,鄱阳湖得天独厚的水产养殖条件带来了我市水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我市沿鄱阳湖区县已和江西省内其他沿湖市县一起,形成了环鄱阳湖区域水产品出口加工带,淡水鱼、大闸蟹等鲜活水产品出口成为我市农产品出口的主导产业。
  沿湖居民在开发利用鄱阳湖淡水资源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湖区内逐年加重的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给渔业养殖和出口带来严重危机。随着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工业“三废”大量排入湖体,鄱阳湖水质污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赣江、信江等江河入湖口,局部水域污染嚴重超标。湖区河道内无序采矿猖獗,据2003至2004年间抽样调查显示,一些水域每平方公里密布10多艘采砂、运砂船,采砂船挖沙深度达30多米,采砂区湖水透明度几乎为零。这些因素致使水生物生态环境极度恶化,由此造成湖区内渔业资源严重衰退,许多珍惜鱼类濒临灭绝,青、草、鲢、鳙等大型经济鱼类数量逐渐减少,虾、蟹产量明显下降,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我市水产品的出口规模。
  二、传统的出口增长方式加剧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外贸发展面临可持续性难题
  当前,九江地区的外贸增长主要是通过初级加工的资源产品出口实现的,这种增长方式的核心是以数量的增长换取外汇收益的增加,是建立在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基础上的。尽管九江是个资源大市,但储量有限,对于矿产类不可再生资源,如不科学规划,提高开采的集约化程度,最终将导致资源枯竭;即使是淡水类可再生资源,如不合理开发利用,也会危及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因此,初级加工的资源产品虽能带来绝对数额的增长,但效率太低,代价太高,难以为继。
  由于我国资源型城市为数众多,类似问题并非罕见。为此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减缓资源枯竭的目的,近年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抑制“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出口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初级加工或半加工的资源产品从降低出口退税率,到取消出口退税,再到开征出口关税。由此可见,国家明显不支持初级加工的资源产品出口。对于相关企业来讲,不利的宏观政策直接增加了产品的出口成本,致使以初级加工和出口为主营业务的资源型企业进入微利经营时代。
  三、在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九江地区的外贸可持续发展
  1.通过联合发展、集团化经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产品的加工出口是我市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要在短期内彻底放弃这一产业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行业向深加工转型是目前我市资源型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联合发展,集团化经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鼓励我市优势企业以产权为纽带,走联合、联大、联强的发展道路,能够提高我市相关行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并能积极引导中小型企业规范生产经营。如蕴藏着近百亿元的钨、铜、铋、银等金属矿产的修水县香炉山,通过与全国百强企业——中国五矿集团整合后,2004年实现销售总额2.15亿元,上缴利税6976.88万元,分别比整合前增长了2倍和3倍多。2005年中国五矿公司又在修水投资1.5亿元建设赣北年产一万吨的钨业深加工项目,产生了较大的规模效益,并有力地推动了香炉山矿区的有序开采,此等成功经验值得我市同类企业借鉴。
  2.创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从企业角度看,我市目前尚未建立一种较为完善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一直以来,资源产品的生产者只负责生产,出口商只负责对外销售,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主体对资源开发后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负有明确的法律责任。制度上的不完善蕴藏了一定风险,再加上我市的资源生产及出口企业以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为主,客观上这类企业通常缺乏产品深加工和废料回收利用的技术实力;主观上他们往往极度缺乏环保意识,贪图眼前利益,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企业责任,认真贯彻“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资源与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法案件;可效仿其他地区经验,对资源型企业开征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履约保证金,促使相关法人履行环保义务;同时广泛发动当地群众,充分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性环境破坏问题,鼓励群众对违法开采、破坏环境的企业进行举报,与地方政府形成合力,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力度。
  3.调整外贸商品结构,逐步向生态城市转型
  2005年统计的九江港进出口商品中,原油、金属及非金属矿石、煤炭等资源产品占进出口商品总量的93.92%、其他仅占6.08%。可见,该地区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外贸发展对资源产品的依赖十分严重,从长期看这种外贸发展方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必须逐步调整九江地区外贸商品结构,向生态城市转型。在我国众多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因地制宜,找准本地区具有优势且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业替代传统的资源产品出口是转型成功的关键。九江市地处京九铁路枢纽处,并与长江水域相接,地利优势十分明显,可仿效其他港口城市,大力发展包括多式联运在内的物流运输业;不断美化市容环境,并利用庐山的天然优势,发展附加值较高的生态旅游业及附带第三产业;借助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向中西部转移部分工业的契机,加快九江出口加工区建设,制定更多引资的优惠政策,有选择地引进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替代部分传统资源产品的加工出口,逐渐实现外贸商品结构多元化,促进九江地区外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立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2
  [2]卢煦林:九江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J].江西有色金属,2005(3)
  [3]王碧淼: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J].价值工程,2006(12)
  [4]黄秋萍 黄国勤:鄱阳湖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7 (4)

推荐访问:可持续 产品出口 探讨 外贸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