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传奇 [美国强力阻挠蒋介石组建“成功军”]

  20世纪50年代初,蒋介石曾计划在台湾筹划组建一支反攻大陆的精锐部队――“成功军”,因遭美国的强力阻挠,未获成功。蒋介石集团内部还为此发生了摩擦。因海峡之隔,加之台湾当局的高度保密,此事过去五十余年,祖国大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面的内情。前年,笔者在一台湾友人处得知此事的秘闻,现将这一内幕的来龙去脉披露出来。
  
  蒋介石拟建“成功军”
  
  1949年末,蒋介石集团在大陆战败,带着六十三万残兵败将、近二百万党政官员逃往台湾。不甘失败,并急切想反攻大陆的蒋介石感到,逃台的官兵大多被解放军打怕了,已成惊弓之鸟,一时还难以形成战斗力。要重新打回大陆,必须在台另外组建一支精锐之师,作为日后反攻大陆的先头部队。
  经过反复思考,蒋介石决定这支部队的名称为“成功军”,士兵主要在岛上征集。
  一天,蒋介石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亲信陈诚。陈听了极力赞成,并对蒋说:“你的考虑很英明,反攻的先头部队如单靠大陆带来的这些人承担,确实有问题。如用未与共军交过手的台湾青年官兵去开路,其战斗力一定会强很多。”
  蒋介石见陈诚很赞同自己的主张,当即指示当局的有关部门着手征兵,并在内部的高层会议上宣布组建“成功军”一事由陈诚主抓。
  1949年11月26日,新成立的“东南长官公署”在陈诚的主持下,在台北举行了政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根据蒋介石的指示,讨论了1950年在台湾岛开展征集新兵组建“成功军”的问题。经过一天的讨论,会议决定1950年在台籍青年中征兵三万五千人,组成一个军(三个师),名为“成功军”,请秘密来台的日本战犯冈村宁次、根本博等人进行强化训练,训练完毕再配备美式武器,使其成为反攻大陆的主力部队。
  “成功军”的军长一职,蒋介石初定为曾在新七军任过军长的李鸿担任。李鸿系湖南湘阴县人,生于1903年,1927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过去长期在孙立人手下任职,抗战期间随孙立人赴印缅作战,任新三十八师师长,1944年11月率部在缅甸八莫与日军第二师团激战一个月,12月5日攻克八莫要塞,消灭日军五千余人,击毙日军守城司令原三好大佐。为表彰他的功绩,缅北盟军最高当局还将八莫市中心马路改为李鸿路。1946年春,李鸿又随孙立人的新一军到东北打内战,1947年秋出任新编第七军军长兼长春警备司令部司令。1948年10月,李在辽沈战役中走投无路,被迫与曾泽生的第六十军一同在长春市向东北人民解放军投诚。1949年夏,李因念念不忘所谓的反共大业,率少数旧部辗转到台湾,投奔过去的老长官孙立人,孙颇念旧情,将其接纳。
  李鸿初到台湾时,蒋介石很高兴,认为对他很忠诚,抽时间专门接见了他,当面对他有颇多嘉许,说自己不会亏待每一个对党国忠心耿耿的部下,并许诺过一些时候安排他出任新组建的“成功军”军长一职。
  李鸿对蒋的接见十分感激,当即起立向蒋介石表示:决不辜负蒋介石的信任和期望,一定努力带好“成功军”,使这支部队成为反攻大陆、勇于杀“匪”的急先锋,为那些在内战中死去的无数军人“报仇雪恨”。
  
  军饷告急
  美国阻挠蒋扩军
  
  蒋介石极想征兵组建“成功军”,却又遇到经济方面的困扰。
  据台湾近年公布的数字,1949年蒋介石集团逃台时,从上海带往台湾的黄金是二百七十五万两,另从美国、日本及厦门运台约一百万两,总计达三百七十五万两。
  当时,台湾军队每月耗费黄金约十八万两。到1950年6月,蒋介石带往台湾的巨额黄金只剩下五十四点二九万两。台湾省银行也只剩下三十八万两。照此下去,“中央银行”的黄金只能运行三个月。
  就在蒋介石为经济问题苦恼万分时,其“中央银行”又给蒋呈送来一分紧急报告说,国民党军队从海南、舟山群岛撤退后,对岛上的人心影响甚大,连日到银行兑换黄金的老百姓大为增加,门一开就排起了长龙,有时一天之内兑出的黄金达万两。如果这样兑下去,“中央银行”就难以支撑下去,所存不多的黄金甚至有可能在半个多月就被兑空。
  蒋介石得到此报告,感到事态严重,决定赶快采取措施。
  1950年6月10日,他特地召开紧急财经会议商讨应对办法。会上,气氛很沉闷,大家都感到没有好的办法,故不愿意发言。直到会议结束,才由蒋介石匆匆宣布两项决定:其一,黄金剩得不多了,要设法维持库存,不在不得已时,不得动用;其二,军费支出不能全靠“国库”,要采取自筹自给的办法解决。
  与会人员听了蒋介石宣布的上述两项措施,感到蒋想得太简单,也行不通,如军中官兵薪水问题,要是不能按月发放,官兵就食不果腹,这样的部队能上前线打仗吗?
  果然,军中薪水拖了两个月,官兵们就怨声载道,还有人弃枪逃跑。蒋介石无法,又赶快恢复逐月发薪,才好不容易将部队官兵的情绪安定下来。
  后来,台湾银行为应对党、政、军的巨大开销,数度悄悄印制纸钞发行于市,结果又造成台湾市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怨沸腾,美国驻台人员也因此颇有怨言,多次找台湾当局商讨平抑物价的办法。
  为了稳定物价,平息民怨,1950年11月15日,蒋介石又在“总统府”召开会议做出三项决定:一、停止自由外汇政策;二、台湾银行对台币的准备金必须维持在六十万两;三、军队适度参加工程建设,每月创收台币六百万元,以缓解当前的经费困难。另外,台湾当局还通过各种渠道向美国政府请求紧急援助。
  美国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要。鉴于台湾当局的一再要求,也鉴于过去的教训,美国政府决定先派人到台湾做一番考查,看蒋介石集团的要求是否真实,是否合理,然后再定援助资金和项目。
  美国政府派到台湾考查的代表是美经合署官员穆懿尔。
  穆懿尔是个相当精明的政客。他调查了蒋介石集团的经济状况后,认为台湾经济最大的问题是通货膨胀,通胀的主要是两个问题造成的:其一、军费开支过大;其二、“政府”官员太多。这两大问题导致当局每月支出超过收入、经援款达三四万元。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从裁军、精减官员着手。穆懿尔将自己考查的意见写成了报告,并传回美国国务院。
  穆懿尔离开台湾前,还会见了蒋介石。蒋介石假惺惺地问他对台湾有何好的建议,穆懿尔直言不讳地说,台湾现在是官员多如牛毛,军队也多得老百姓养不起,希望蒋尽快裁减党政官员、简编部队,以缓解当前的经济压力,蒋当场夸穆懿尔意见很好,并答应可予以考虑。穆懿尔走后,蒋介石并未采纳穆的建议。
  到台湾不久的美国驻台“大使”兰钦、美国军事援助顾问团团长蔡斯二人住了一段时间就发现,国民党的大小官吏、部队官兵的生活极度困难,一些高级官吏也经常在他们面前叫苦连天。他们觉得,台湾面临的问题确是军队数量过于庞大。一个小小的台湾岛,难以承担六十多万部队的开销。
  一次,蒋介石宴请兰钦、蔡斯时,又一次要求美方提供紧急援助,以帮台湾渡过目前的难关。兰钦、蔡斯二人没有答应,反向蒋介石提议赶快裁减部队,以缓困难,不然,台湾经济有可能要崩溃。
  蒋介石说,对“匪”作战未胜是他的一大过失,也很愧对先总理孙中山。他和全体国民党党员的历史使命是反攻大陆,没有其他路可走,反攻又要靠部队去完成,目前的几十万部队系他和国民党的命根,一个也裁减不得。不但如此,“政府”还要在岛上再征兵组建一支能攻善战的“成功军”。
  兰钦听了一惊,问道:“你们的经济这么困难,哪来的钱养那么多的部队?”
  蒋介石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慢慢想办法。”
  兰钦、蔡斯不赞同蒋介石的说法,认为国民党军队能守住台湾岛就很不错了,反攻大陆是不切实际的。蔡斯还对蒋介石说:“我是一个军人,恕我直言,你们当务之急是要精减党政官员和多余的官兵,然后把留下来的部队管理好,训练好,再集全岛之力,把台湾岛守卫好。至于组织部队反攻大陆的问题,你们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以后再不要喊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做不着边际的事。”
  蒋介石对蔡斯的上述言论很不高兴,不愿再往下谈,这次会面在不愉快中结束。
  1951年7月5日,蔡斯向陈诚递交美军顾问团训练国民党军队的方案时,又当面对陈诚说:“我们顾问团反复研究过,台湾目前保持六十多万人的部队太多了,你们再在岛上征兵组建新的‘成功军’更是错上加错。我们认为,能打仗的军队不在人数多,而在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因此,我们建议你们走精兵之路,赶快将原来的部队,特别是那些七拼八凑的、没有什么战斗力的部队减掉十个师,同时取消组建‘成功军’的计划。我们的这一意见,你们必须做到。如果你们不听我们的建议,我国的军事、经济援助有可能来不了。以后再对你们有没有援助,也很难说。”
  当时,美援对台湾极其重要。蔡斯的话虽然说得很不客气,陈诚却半句也不敢争辩,只说马上去与蒋介石商量,并建议蒋采纳蔡将军的意见。
  同时陈诚还告诉蔡斯,精简部队、取消组建“成功军”对台湾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美方不能逼得太狠了,逼急了蒋介石受不了,有可能适得其反。
  蔡斯听了,马上起了气,并很不满地说:“我们提的意见,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是为了你们好哇!你们要搞清楚,是你们求我们还是我们求你们?你们到底要不要我们的援助?如果要,我们就不能由你们乱来!”
   陈诚见蔡斯发了火,再不敢多说,借故提前结束了谈话。
  
  美国国务院出面干涉
  
  陈诚回到家里后,想想在蔡斯那里受的气,寝食难安,反复思考如何将美方的意见如实告诉蒋介石。因为,他知道蒋介石对组建“成功军”相当坚持,如果将美方的意见马上报告蒋,蒋也可能要大发脾气,甚至骂人。
  过了几天,陈诚考虑美方的意见不告诉蒋介石也不行,决定硬着头皮到蒋介石那里去一趟。
  1951年7月10日,陈诚面见蒋介石,将美军顾问团的训练计划呈递给蒋,并向蒋建议,美军顾问团对裁军和组建“成功军”盯得很紧,而且态度非常坚决,是否考虑暂缓组建“成功军”。因为此事处理不好,恐影响与美国的关系,美对台的军援、经援,包括原已做过的其他承诺,都有可能落空。
  组建“成功军”对蒋介石来说,是很大的一件事,美国方面却又极力反对,蒋介石为此颇为头疼。因为裁掉十个师,再加上取消征兵组建“成功军”,反攻大陆就是一句空话。陈诚见他坐在椅子上久不作答,心里忐忑不安,但又不知说什么好。
  两人在一起坐了个把小时,因心情不佳,始终没有扯出个具体意见。
  又过了几天,一心要反攻大陆的蒋介石考虑扩充军队是国民党的头等大事,决定不理会美方意见,仍按原计划在全台征兵组建“成功军”。至于组建“成功军”引发的社会问题,包括与美方产生的摩擦将如何消除,蒋介石就没有怎么考虑了。
  蒋介石的态度使兰钦、蔡斯十分恼火。他们多次在美台军事会议上指责蒋对美国军事援助顾问团不尊重,甚至阳奉阴违,已对他们在台湾的工作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并扬言要采取措施教训不真诚合作的台湾当局。
  7月18日,兰钦在“大使馆”内召集美军顾问团团长蔡斯等人,研究对付蒋介石的办法。
  会上,他们都认为,已多次当面向蒋介石、陈诚等台湾要人表达了美国方面的意见,蒋介石集团却充耳不闻,我行我素。在原部队还未裁减、消化的情况下,台湾当局不听美方意见,要继续在岛上征兵扩军,违背了美台合作的有关协议。会议决定,将此情况火速报告给美国国务院,请求美国国务院出面干涉。
  美国国务院对兰钦、蔡斯的报告极为重视,当即起草了一份给台湾当局的《备忘录》,表达对蒋介石在台湾岛上强行组建“成功军”的关切和不满。7月19日深夜,美国国务院将备忘录传到台湾,并要求其“大使馆”在20日将这份《备忘录》转交给台湾当局的“外交部”。
  第二天,美国驻台“大使”兰钦与台湾当局的“外交部长”叶公超会面,兰钦将美国国务院的《备忘录》当面交给叶公超,并对叶说:“我国政府对你们不听我方劝阻,执意扩军组建‘成功军’很有意见,故今以《备忘录》的形式,表达我方对此事的关切。希望你们在此问题上就此而止,不要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真诚地与我方合作。”
  叶公超接过《备忘录》一看,只见上面写道:“美国政府目前正在研究经济、军事援助台湾及远东其他区域的计划。但美国政府认为,在未获得我政府决定与美方切实合作,将台湾军事及民政开支纳入计划管制之内的保证以前,对援助计划之有效实施,自感难以着手。”
  很显然,美方是在磋商无效后,再用停止“援助”这根大棒来敲打蒋介石集团。如蒋介石集团再在裁军、组建“成功军”问题上不听话,就休想得到美援。
  叶公超看完《备忘录》,心里颇不是滋味。这么大的事情他不敢做主,只向美方表示马上将《备忘录》呈报给最高领导人,待高层有了正式意见后,再转告美方。
  
  “成功军”终成泡影
  
  美国政府的意见,蒋介石意见甚大,决定暂时不理。陈诚对此有不同看法,想用“暂缓组建成功军”答复,因未获蒋介石同意又不敢。
  他还认为,蒋介石在此问题上太死板,不晓得变法与美方周旋。台湾的安全全靠美方保护,经济上又有求于人家,这样与美方硬顶,对台湾绝没有好处。
  又过了十天,台湾当局仍未给美方答复。
  一直盯着“成功军”问题的兰钦见蒋介石集团迟迟未作复,心里极其不满。
  1951年7月31日,兰钦亲自给蒋介石写了一信,很不客气地指出,他和蔡斯将军屡次向蒋提议取消征兵组建“成功军”,未受到蒋介石应有的尊重,令人遗憾。他们的建议是为了台湾政权能够正常运转,不致因沉重的军事包袱造成经济崩溃,可惜还未被重视。为使美台合作顺畅,美方再次重申:台湾地区不应再征兵扩军组建“成功军”,而且此一政策应无限期延缓实施。
  蒋介石接到兰钦的信,更为生气。他在办公室大发牢骚说:“娘希屁,这些美国佬真是混账,我们也未在你美国的土地上征兵组建部队,为何要扯淡管闲事,如此横蛮干涉我方内政?”
  骂过之后,他又想:台湾目前处境不好,对岸共军磨刀霍霍,天天叫喊一定要解放台湾,如把美国佬得罪了,谁来保护“中华民国”呢?
  8月2日,他召见亲信、“行政院政务委员”兼秘书长黄少谷时,为此事又发了一顿牢骚,说美国政府在台湾征兵组建“成功军”问题上做得太过分,是地地道道的干涉台湾内政,令人难以接受。
  黄少谷向蒋介石建议,美方做法虽然不妥,但台湾现时又不能离开美国的帮助、支持,更得罪不得。为了处理好此事,可找有关的党政要员开会商量一个应对办法。蒋介石仔细一想,觉得黄少谷的建议可行,当即叫侍从人员通知陈诚、周至柔、严家淦、叶公超、吴国桢、张群等人到“总统府”开会。
  他们到齐后,蒋介石将美国政府的意见和兰钦的信在会上说了一通,然后要求与会人员为此事发表意见。
  张群首先发言说,美国人的霸气和老大习惯是实力所致,台湾没有办法改变。他们到台湾来了,今后的麻烦事肯定还会有很多的,大家在心里应有足够的准备。我的意见是,应先与美方商讨如何全面合作的问题,以免日后再有枝节问题发生。因为大的方向和原则确定下来了,其他枝节问题就好办了。至于组建“成功军”的问题,因美方人员没有切肤之痛,也未吃过共产党的苦头,自然不知我们蒋“总统”的心情。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宜再委婉向美方说明台湾方面的立场,争取他们的理解。
  陈诚对张群的发言很有看法,认为张在美台关系已陷入十分紧张的时刻,还不说真话,还在曲意逢迎蒋介石,十分可恶。这样的做法,表面拥护了蒋,实则害了蒋,害了台湾。想到这里,他再也忍不住了,并起身发言建议一定要将组建“成功军”的事稍迟缓一下,征兵数额也可减少一些,以后组建的部队也不再称呼“成功军”,以缓和美方的不满。
  其他人虽说了一些意见,都是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蒋介石甚不满意。
  散了会后,蒋介石觉得没有好办法,只有暂时顺从美方的建议,对组建“成功军”的政策作些调整。后经周至柔、叶公超、严家淦反复磋商,并经蒋介石同意,决定减征新兵三千人,另将陆军总部台籍军官教导团及教导总队的约五千人裁掉,老部队适当缩编,有关“成功军”的话题,以后在美国官员面前尽量不提,以免引起他们的反感。
  美国驻台“大使馆”和美军顾问团认为,蒋介石集团的措施还不够,还不彻底,要求台湾当局不要再征兵,而且是一个也不征,老部队裁减的人还应再多一些。
  后来,在美方的一再强力干预、阻挠下,蒋介石又决定裁减一部分部队,台籍新兵再减征一千五百人,征的新兵不单独成军,分到各老部队去,组建“成功军”的计划也予以取消。
  由于部队缩编,造成将官人员过剩,蒋介石决定部分将官提前退役。
  1952年9月17日下午,蒋介石在“总统府”召见国民党高级将领何键、林蔚、朱绍良等二十三人,告知部队因美方一再施压,不能征兵扩充,造成相当大的一部分将官无兵可带,希望他们体谅“国家”的困难,接受命令提前退役。蒋介石讲完,有几个将领当场哭了起来,说跟随蒋介石打了一辈子的仗,对部队很有感情,心里也做好了继续带兵反攻大陆的准备,没有想到以这样的场景结束军事生涯。人们注意到,那几个将领放声大哭时,蒋介石眼中也含着泪水。
  10月20日,阎锡山、徐永昌、何键等一百二十七名高级将领及数百名中下级军官被迫办理了退役手续。
  蒋介石集团征兵组建“成功军”被阻,部队缩编,美国才兑现承诺,对台的经济、军事援助陆续到位。
  至于李鸿望眼欲穿的“成功军”军长一职,也因美方的阻挠而打了水漂。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1955年8月“孙立人案”爆发时,蒋介石对李鸿及其部下陈鸣人、曾长云、彭克立、钟山、刘益福、孙蔚民及李的妻子马贞一等人也起了疑心,怀疑他们到台湾追随孙立人系图谋不轨,下令将他们一同逮捕,然后以“不遵中央电令突围,而向‘匪’接洽,将所部交付‘匪帮’”和“阴谋颠覆、策反孙立人将军”罪名起诉判刑,李鸿先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又减为二十五年,李夫人马贞一也被莫名其妙地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直到1975年蒋介石因病去世,蒋经国感到再将李鸿等人关押下去实在说不过去,才将他们释放出狱。1988年,身体极度虚弱的李鸿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出狱不久的孙立人将军得知李鸿死去的消息时,极度悲伤,特含泪送长联一副,以表达自己的哀思,长联全文为:
  六十年亲似兄弟,善训善哉。本望长才大展,精练雄师,奈竖子预定阴谋,消我股肱,构陷诏狱;
  常胜军纵横南北,能守能攻。那期上将平庸,牺牲劲旅,愿“总统”未遭蒙蔽,还君清白,洗尽沉冤。■
  (责任编辑/刘晨芳)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