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了梅兰芳京剧事业的齐如山] 京剧 十大名段

     电影《梅兰芳》中,邱如白一角因为是对帮助梅兰芳取得旷世成功的齐如山先生的形象的严重歪曲而广受指责。那么,齐如山先生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说没有齐如山,梅兰芳就很难会有那么大的成就?
  
  齐如山其人
  
  齐如山,1875年生,河北高阳人,出身官宦书香门第,祖父和父亲都是晚清进士。齐如山幼年受到了扎实良好的国学教育,但他却没有继续走科举之路,而是在十九岁时进入晚清培养外语人才的同文馆。五年后,他开始游学西欧,学习和考察欧洲的戏剧。
  同文馆的毕业生大多居官,是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至北洋政府外交人员的基干力量,但是齐如山没走这条路,而是转为经商。因为他的家庭当时已从居官逐步转为经营实业,其企业甚至扩展到国外――与晚清显宦李鸿藻的公子、国民党元老李石曾一起,在法国开设了豆腐公司;而在国内则经营农场、粮食企业。七十年前,坐落在西珠市口大街路北、北京最大的剧场“第一舞台”东侧著名的大和恒粮店,就是齐家的产业。由于家道殷实,文化底蕴深厚,齐如山游学归来后,一边在京师大学堂和北京女子文理学院担任教授,一边随心所欲地钻研他所喜爱的戏曲――京剧,广泛结交京剧老伶工,随时随地向他们访谈求教,搜集各种资料。
  齐如山的家乡高阳,是活跃了几百年的北方昆曲以及河北梆子的故乡,他从小耳濡目染,对戏曲非常熟悉。有了这个基础,加上之后在北京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结交了谭鑫培、田际云、王瑶卿、杨小楼、尚和玉、萧长华等清末名伶朋友。通过访谈(据说几十年达三四千人)、读书,齐如山积累了大量第一手京剧艺术资料。
  但是对于当时的京剧,他并不是全盘肯定,照单皆收。他认为新兴的京剧还有很多不足,丢掉了不少戏曲传统的好东西,还大有改进提高的余地。为此,他曾在京剧艺人组织的“正乐育化会”做过讲演,很得梨园大佬谭鑫培、田际云的赞赏。他树立了雄心:希望在京剧恢复优良传统和更新发展上做一番事业。
  
  遇到梅兰芳
  他走上一条创作助梅之路
  
  齐如山研究京剧,必然经常看戏。京剧从1845年左右在徽班中脱胎而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到清末谭鑫培时代,已经成熟,名角辈出。其中不到二十岁的梅兰芳出道后,人缘极好,叫座力很强。齐如山看了梅的戏,觉得梅的基础、天赋极为出众,便很想与梅兰芳面谈沟通,他认为梅兰芳还恪守着青衣老规矩,重唱工不重表演,这样下去会阻碍他的提高发展。而且梅兰芳还拘泥于当时刚被禁止的“相公堂子”遗风――过去没有女伶唱戏,都是男演旦;男旦少年时,一面学戏,一面还要陪酒侍客,充当“歌郎”,继而难免要充当男妓。梅兰芳也有此经历:1902年八岁时,按旧例入姐夫朱小芬的“云和堂”学艺,师从吴菱仙,同时还要充当“歌郎”。这段历史在京剧正史上都被回避,在电影中有提及:梅的表兄拉他去陪酒,他打了表兄一个耳光,以为反抗;表兄立即回敬了一个耳光,这是责罚梅破坏了“规矩”。齐如山与很多伶人为友,却因为对年轻的旦角梅兰芳不太了解,不愿立即公开接触,怕“相公堂子”遗风影响自己的名誉。他采取了一个特殊的办法:通信指导,不见面来考察梅。1912年齐看梅的《汾河湾》演出,薛仁贵在寒窑外叙述往事的大段唱时,柳迎春面朝里坐,毫无反应。齐认为不合情理,就给梅写了一封长信,没想到梅再演出时立即做了改正,配合唱词,加了身段,获得观众好评。齐如山见他虚心听取意见,之后梅兰芳有戏他就看,看一出戏就写一封信评点,两年中写了近百封信给梅,梅大多虚心接受,使齐如山感到“孺子可教”。后来,应梅兰芳具函邀请,齐如山才到梅家拜访。梅兰芳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谦虚稳重,而梅家女眷也是贤淑贞静,很有教养。这下子促使齐如山下决心与梅兰芳交往、合作,做一番事业。这样做与其说是帮助梅兰芳,还不如说是他认定梅是有心胸的可造就之才,同时齐如山想通过帮助梅兰芳来展现自己的理想:改革京剧,丰富戏曲发展,将之推向世界;而梅兰芳未来可以担当此任。
  在民国元年前后,梅兰芳周围就有一批朋友,帮他评点台上得失,已形成“梅党”雏形。领袖人物是冯耿光。冯是清末日本士官学校留学生,民国前后担任军职,后来袁世凯图谋帝制失败后,冯国璋继任总统,理财能力很强的冯耿光转职银行界,先后出任中国银行及多家银行董事、总裁等职。冯与梅兰芳的伯父、谭鑫培的琴师梅雨田相熟,才得以认识梅兰芳,时为1908年,梅十四岁。冯凭他看戏多年的眼力,料定梅兰芳天赋、才华过人,将来必成大器,愿全力扶持他。抱有同样心思的还有一批清末民初的大知识分子、银行家、留学生,他们在各方面全力扶持梅兰芳,使他大步成长、成才、成名。齐如山加入梅党大约在1914年左右。由于他的年纪大,学问深,又主要负责梅兰芳新剧的创作排演,成为梅党中又一位领袖人物。“梅党”各有分工,冯耿光是“钱袋子”,主要在经济上运筹帷幄;齐如山是“戏袋子”,梅兰芳绝大多数新剧的创作排演,都出自齐如山之手。
  民国初年,梅兰芳两次去上海演出,对海派京剧的革新精神感受很深,很想在这方面也做些努力。这就需要排演新剧目。首先要有新剧本,还要有高手给排。齐如山把这一艰巨任务承担下来。这样,由齐如山构思创作、梅兰芳带头创演了京剧古装戏的艺术新品种,唱腔、表演、舞蹈、服装、造型、化妆焕然一新,赢得观众的热烈赞赏,演出大获成功。梅兰芳声名大噪,带动了一代青年男旦竞相排演新作,其中歌舞表演占有相当比重,如此一来大大提升了旦角在京剧中的地位,京剧由过去旦角只是挑班老生的助演,一跃而成为班社的挑班头牌。1922年,梅兰芳自组“承华社”成功,是这一巨大变革的标志,也为后来出现以梅兰芳为首的四大名旦奠定了基础。
  齐如山作为一个非职业的剧作家,在不到二十年中,创作改编了近五十部剧本。这些剧本,几乎囊括了梅兰芳1935年前的所有新戏。
  
  
  携手梅兰芳 把京剧推向世界
  
  在齐如山的帮助下,梅兰芳的艺术快步发展。当时到北京的外国人,不少以看梅兰芳的戏为幸事。这样梅兰芳对外的交往增多了,去国外演出就逐渐提上了日程。
  “梅党”的朋友有不少是留学日本的,与日本文化界人士交往比较多。一次,日本财阀大仓喜八郎和文学家龙居濑三来北京,看了梅兰芳的戏,赞赏备至,前来拜访梅,当时齐也在座。经过他们的极力相助,终于有了1919年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之行,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事。此次齐如山陪同前往,演出非常成功,尤其《天女散花》类的歌舞戏更受欢迎。日本研究中国京剧有成、出版了《中国京剧之二百年》的波多野乾一先生始终相陪,热情相助,与梅、齐成为好友。
  到了20世纪20年代,梅兰芳的国际活动日益增多。他在北京无量大人胡同五号的豪宅内不断会见来访外国友人,其中包括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瑞典王储等。他们广为赞扬梅兰芳代表的中国京剧。齐如山这时考虑设法把京剧推向欧美,完成他的京剧世界之旅的理想。梅兰芳对此深表赞成。齐如山通过朋友积极与美方联络,争取机会。同时积极着手准备必要的宣传,写了《中国剧的组织》等介绍中国京剧艺术特点的小册子,还制作精美的画图,译成英文备用。
  1929年,在齐如山多方联系、筹措下,梅兰芳得以访美演出。齐如山终于完成了通过梅兰芳把京剧推向西方最大国家的心愿。
  之后,1935年梅兰芳去前苏联访问演出,也是齐如山事先帮助策划的,不过他没有同去。1933年,梅兰芳因要解决与孟小冬的婚姻问题,舍弃北京的三世基业而南迁上海。齐如山不赞成,认为北京是京剧的基地,懂的人多,而移居上海,可能会使梅兰芳的艺术发展停滞。梅兰芳则希望齐如山同去上海,齐还是婉言谢绝留在北平。此举直接影响了梅兰芳去欧洲的访问演出,也结束了他们之间长达二十年的艺术合作。
  
  惜别梅兰芳 天南海北终生憾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7月29日北平沦陷。朋友紧急相告:日本方面的逮捕黑名单上有齐如山。齐如山开始有些惊愕:自己未任公职,也没有参与过抗日活动,何以如此?但继而他想到:他对日本的侵略很为不满,难免有言论被人告密,自己又小有名气,可能被日本人盯上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他先住进法国医院半年,见风声稍松,就回到东单西裱褙胡同家中,在最里面的一个小院中躲起来,足不出户,埋头写作。
  1945年抗战胜利后,齐如山复出得见天日,这时他已是七旬老翁了。他又见到了京剧界的老友尚和玉、萧长华、王瑶卿等,与远在上海的梅兰芳也可以正常联系了。他精力尚好,本想再做一些事情,不想内战爆发,物价飞涨,他的心又凉了下去。1948年初冬,解放北平的战事即将打响,齐如山以七十三岁高龄,决定只身离开北平赴台湾。这其中没有什么政治原因,而是他的三儿子在台湾高雄造船厂任厂长兼总工程师,儿媳是德国人,有了孙子,想去看一看,同时也避一避战火。他把夫人、子孙都留在了北京,准备将来叶落归根。
  他先坐飞机到上海,再转道台湾。不想南去的人多,机场紧张,很多人的行李因上不了飞机而丢失。他穿着大皮袄,装着几件换洗衣服的小皮箱也丢了。他打电话与梅兰芳联系,梅马上来旅馆看他,见他如此狼狈,立即让梅夫人福芝芳把自己还没上过身的中式单夹衣服送过来,让齐如山换用――齐先生一生都穿中式衣服。
  二人欢聚了几天,终日畅谈,实在不忍分别。但齐如山行期已定,无法再留,二人挥泪而别,没想到这一别便是相交四十年朋友的永诀。
  齐、梅二人是君子之交。二十年合作,齐先生是无偿奉献,从没有与梅兰芳有过金钱来往。
  1961年8月8日,六十七岁的梅兰芳因心肌梗死不治。噩耗传到台湾,八十六岁的齐如山惊呆了。他找出当年梅兰芳给他写的条幅中堂,再悬挂起来,对之老泪纵横,之后身体每况愈下。转年3月,齐如山先生在剧场观剧时,心脏病突发而魂归道山。齐、梅这对忘年的君子之交,到泉下相会去了,留给人们的是一片惆怅。
  齐如山先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研究戏曲理论、进行戏曲革新实践的大家。20世纪的前六十年,他一面实践,一面不停地写作,以戏曲理论著作为主,兼及北京文化、民俗的归纳总结,在大陆留下了近八百万字的著作。古稀之年到台湾,又有二百多万字的作品,堪称“著作等身”。■
  (责任编辑/金 翎)

推荐访问:梅兰芳 京剧 如山 成就了梅兰芳京剧事业的齐如山 梅兰芳的事业成就 梅兰芳的事业与成就